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

文档序号:29295457发布日期:2022-03-17 01:5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2.脑内微量注射是研究药物脑部特定作用及特定脑区功能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外针对于实验脑内显微注射给药装置的研发生产,扔处在探索阶段,常用的脑内显微注射装置是超微量专用定位注射泵(qsi),可用于单一药物的给药;但是以往脑内给与多种药物需要反复插拔给药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机械损伤和炎症反应等,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例如在微量注射被广泛运用到将特定物质注入大小鼠不同脑区的实验中,若不重新拔插针头,将无法进行多种药物给药;或者混合用药可以部分弥补上述问题,但很多药物由于溶媒不同或相互反应等无法混合,并且混合给药无法判断药物时效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包括三向连接管、注射器、注射针、第一微阀、第二微阀和微电极丝,三向连接管的三个通口处分别连接有软管,其中两根软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注射针,另一软管上设置第一微阀,与注射针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第二微阀,所述微电极丝对应设置于注射针处。
6.优选的,注射针的外部套设有套管;更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注射针的长度,且注射针的针头突出于套管的首端;更优选的,所述套管与注射针之间设置有热熔胶。套管用于固定和保护注射针,防止在进入体内、尤其是脑部时出现针头弯曲,造成其他损伤。
7.优选的,微电极丝设置在套管的内部或外部,更优选的,微电极丝和套管之间设置有热熔胶,实现在给药同时监测药物药效、记录神经信号的功能。
8.优选的,第一微阀或第二微阀分别位于对应的软管上靠近三向连接管的一端处。
9.优选的,所述软管为pe软管。
10.优选的,所述注射器为微量注射器,所述微量注射器的容量优选为25μl以内。
11.优选的,所述注射针为微量注射针。
12.优选的,所述三向连接管为液体转换三向管。
13.优选的,设置有第一微阀的软管的另一端为换药出口,更优选的,换药出口处配合设置有容器,用于盛接从换药出口处流出的液体,防止液体外泄造成污染。
14.优选的,所述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还设置有夹持柱,用于将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夹持于立体定位仪上,方便固定,增强稳定性;更优选的,所述夹持柱设置于三向
连接管上,通过固定三向连接管进而将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夹持于立体定位仪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能够实现在不拔插针头即给药装置留置在脑内的情况下,实现方便快捷多种药物给药的目的,同时不会造成额外的二次伤害,并能够通过监测及记录神经信号从而监测药物的药效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三向连接管,2、注射器,3、注射针,41、第一微阀,42、第二微阀,5、软管,6、套管,7、微电极丝,8、夹持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19.实施例:
20.如图所示的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包括三向连接管1、注射器2、注射针3、第一微阀41、第二微阀42和微电极丝7,三向连接管1的三个通口处分别连接有软管5,其中两根软管分别连接注射器2和注射针3,另一软管上设置第一微阀41,与注射针3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第二微阀42,所述微电极丝7对应设置于注射针3处。
21.其中,三向连接管1为液体转换三向管,注射器2为微量注射器,注射针3为微量注射针,软管5为pe软管;
22.注射针3的外部套设有套管6,套管6的长度小于注射针3的长度,且注射针3的针头突出于套管6的首端;所述套管6与注射针3之间设置有热熔胶,通过热熔胶将套管6固定于注射针3的外部。套管6用于固定和保护注射针3,防止在进入体内、尤其是脑部时出现针头弯曲等现象,并造成其他损伤,且反复拔针会引起不必要的震动,导致神经信号记录不稳定甚至信号脱落;
23.微电极丝7通过热熔胶设置在套管5的内部或外部,微电极丝7的一端突出于套管6的首端,另一端连接相应监控设备,实现在给药同时记录神经信号、监测药物药效以及生物体的相关反应的功能;
24.第一微阀41或第二微阀42分别位于对应的软管上靠近三向连接管1的一端处,用两个微阀作为药物进出的开关;且设置有第一微阀41的软管的另一端设置为换药出口,换药出口处配合设置有容器,用于盛接从换药出口处流出的液体,防止液体外泄造成污染;
25.还设有夹持柱8,夹持柱8设置于三向连接管上方便夹持于立体定位仪上,方便固定,增加稳定性。
26.注明:注射器和软管、注射针和软管、三向连接管和软管、第一微阀和软管、第二微阀和软管、夹持柱和三向连接管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注射针刺入目标位置后,第一微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微阀(即与注射针处于统一软管上的微阀)处于打开状态,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并通过注射针最终将药物注射到
目标区域;如需更换药物,则关闭第二微阀,打开第一微阀,将管内残留药物冲出换药出口;再次给药时,关闭第一微阀,打开第二微阀,重复给药流程,从而实现不拔插针头的情况下多种药物给药的目的,且配合设置有微电极丝,可以监控实验效果并进行实验验证。
2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向连接管、注射器、注射针、第一微阀、第二微阀和微电极丝,三向连接的三个通口处分别连接有软管,其中两根软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注射针,另一软管上设置第一微阀,与注射针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第二微阀,所述微电极丝对应设置于注射针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针的外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注射针的长度,且注射针的针头突出于套管的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注射针之间设置有热熔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电极丝设置在套管的内部或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电极丝和套管之间设置有热熔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微阀或第二微阀分别位于对应的软管上靠近三向连接管的一端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pe软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为微量注射器,所述注射针为微量注射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向连接管为液体转换三向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夹持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多种药物组合给药的微电极神经信号记录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脑内留置给药装置包括三向连接管、注射器、注射针、第一微阀、第二微阀和微电极丝,三向连接管的三个通口处分别连接有软管,其中两根软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注射针,另一软管上设置第一微阀,与注射针连接的软管上设置有第二微阀,微电极丝对应设置于注射针处。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内留置给药装置,能够实现在不拔插针头即给药装置留置在脑内的情况下,实现多种药物给药的目的,同时能够记录神经信号、监测药物的药效作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正浩 王珂儿 周佳 温成平 施晓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