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6622发布日期:2022-05-06 06:4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


背景技术:

2.鼻塞是一种常见的鼻腔不适症状,常见于感冒或者鼻炎群体,或是在环境恶劣的空气刺激下引起的鼻腔不适,缓解鼻塞的方式并不多,常见的通过喷剂的方式来缓解,当对患者进行鼻腔直接给药时,可使用软体瓶通过挤压药液或粉末状药物使之缓慢进入患者鼻腔内部;有时为了方便还可把粉末状药物置于手指上并瞬时吸入鼻孔内。以上常用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各自存在较大的缺陷,即由于呼吸导致药液自然蒸发的原因,药物并不能长久的停留在鼻腔内粘膜上,导致鼻腔粘膜对药物的吸收太少,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3.因此,如何使得药物能够长久的停留在鼻腔粘膜上,成为本技术方案重点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解决了如何使得药物能够长久的停留在鼻腔粘膜上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通气管特定的结构,使得医用棉不会从通气管上轻易地脱落下来,加大了鼻腔粘膜对药物的吸收量,使得疗效更加稳定高效。
5.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包括两端开口且连通的通气管、筒状的医用棉、分别设置在所述通气管两端的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通气管的侧部设置有若干的通孔,所述医用棉套设在所述通气管的外侧,且卡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二凸沿之间;
6.所述通气管具有两个,且其一端部通过软条连接。
7.所述通气管和所述医用棉的纵向截面图均为长方形。
8.所述通气管和所述医用棉的纵向截面图均为等腰梯形,所述通气管的小端设置在鼻腔内部,所述通气管的大端朝向在所述鼻腔的外部,所述软条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大端位置。
9.所述通气管上且所述通孔位置设置有刺条,所述刺条沿着所述通气管的轴向方向设置。
10.所述软条的侧部垂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形成卡口,卡设在鼻中隔的外端。
11.所述第一凸沿朝向所述鼻腔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二凸沿设置在鼻腔的内部;
12.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通气管可分离式的连接,目的是方便医用棉的更换和使用,例如可以采用嵌入、过盈配合等可拆卸的机械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13.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4.(1)通过将医用棉套设在通气管上,医用棉上喷涂药水,通气管侧部设置通孔,将通气管设置在鼻腔中,医用棉紧紧贴在鼻腔粘膜上,药物能够长久稳定的渗入到鼻腔的毛细管内,同时,通气管还不影响到人们的呼吸;
15.(2)人们在呼吸时,气流在经过通气管时,还会作用在医用棉的内壁,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医用棉与鼻腔粘膜更加密切的贴近,加快鼻腔粘膜对药液的吸收作用;
16.(3)所述通气管和所述医用棉的纵向截面图均为等腰梯形,实际上,所述通气管和所述医用棉的外侧面均为锥形面,这样将通气管的小端伸入到鼻腔深处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医用棉在受到鼻腔内部的摩擦力时,由于其小端在鼻腔内,更不容易脱落;
17.(4)在通孔的位置设置刺条,当医用棉受到鼻腔粘膜的摩擦力,有脱落的倾向时,医用棉的内侧刚好钩挂在刺条上,被刺条阻挡,刺条的作用使得医用棉的定位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药液能够稳定的发挥疗效,人们也不会因为医用棉位置发生变动而感觉到不舒服;
18.(5)本方案尤其适用于夜晚睡觉时,人们将其塞入鼻腔内,得药物能够长久的停留在鼻腔粘膜上,并稳定的发挥效益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输送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输送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输送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输送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其中,附图标记为:1、通气管;1-1、通孔;1-2、刺条;2、第一凸沿;3、医用棉;4、第二凸沿;5、软条;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和图2,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包括两端开口且连通的通气管1、筒状的医用棉3、分别设置在通气管1两端的第一凸沿2和第二凸沿4,通气管1的侧部设置有若干的通孔1-1,医用棉3套设在通气管1的外侧,且卡设置在第一凸沿2和第二凸沿4之间;
27.通气管1具有两个,且其一端部通过软条5连接。
28.通气管1和医用棉3的纵向截面图均为长方形。
29.软条5的侧部垂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6,两个固定杆6形成卡口,卡设在鼻中隔的外端。
30.第一凸沿2朝向鼻腔的外部设置,第二凸沿4设置在鼻腔的内部;
31.第二凸沿4与通气管1可分离式的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
33.将医用棉3套设在通气管1上,然后在上面喷洒药水,随后将两个通气管1分别慢慢放入到鼻腔内,将两个固定杆6形成的卡口,卡设在鼻中隔的外端即可。
34.实施例2
35.参见图3和图4,通气管1和医用棉3的纵向截面图均为等腰梯形,通气管1的小端设置在鼻腔内部,通气管1的大端朝向在鼻腔的外部,软条5设置在通气管1的大端位置。
36.通气管1上且通孔1-1位置设置有刺条1-2,刺条1-2沿着通气管1的轴向方向设置。
37.刺条1-2的布置,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医用棉3的滑动,医用棉3的材料特点更容易被刺状物限位挡住。
38.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且连通的通气管、筒状的医用棉、分别设置在所述通气管两端的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通气管的侧部设置有若干的通孔,所述医用棉套设在所述通气管的外侧,且卡设置在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二凸沿之间;所述通气管具有两个,且其一端部通过软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药物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医用棉的纵向截面图均为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药物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医用棉的纵向截面图均为等腰梯形,所述通气管的小端设置在鼻腔内部,所述通气管的大端朝向在所述鼻腔的外部,所述软条设置在所述通气管的大端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鼻腔药物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且所述通孔位置设置有刺条,所述刺条沿着所述通气管的轴向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药物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条的侧部垂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形成卡口,卡设在鼻中隔的外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腔药物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沿朝向所述鼻腔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二凸沿设置在鼻腔的内部;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通气管可分离式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药物输送器,包括两端开口且连通的通气管、筒状的医用棉、分别设置在通气管两端的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通气管的侧部设置有若干的通孔,医用棉套设在通气管的外侧,且卡设置在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之间;通气管具有两个,且其一端部通过软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药物输送器,使得药物能够长久的停留在鼻腔粘膜上,同时通过通气管特定的结构,使得医用棉不会从通气管上轻易地脱落下来,加大了鼻腔粘膜对药物的吸收量,使得疗效更加稳定高效。疗效更加稳定高效。疗效更加稳定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群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5/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