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29123发布日期:2022-01-26 14:36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冠心病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


背景技术:

2.cuu为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会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等症状,而冠心病患者出现水肿,则是因为心脏长期供血不足导致心力衰竭,水、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潴留体内,严重的水肿会加重心力衰竭,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3.在对冠心病重症患者进行下肢护理时,需要从患者脚踝从下至上按摩至患者大腿处,迫使下肢的血液从肢体末端流向心脏,从而减小心脏压力,但人工用手按摩时需要边按摩边移动,费时费力,无法长时间的持续按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有效的解决了对冠心病患者下肢护理费时费力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撑板,撑板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撑板下端设有位于两个矩形槽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回形框,回形框内滑动连接有连块,连块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上且可插入其对应侧的矩形槽内的u形块,u形块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前后轴向且可伸出矩形槽的按摩柱,撑板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板,矩形槽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两个导向板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为左右两边为倾斜边的平行四边形,两个u形块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导向槽内的插柱。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以实现对患者下肢从左至右的按摩,即从脚踝方向至心脏方向的按摩,迫使下肢血液向心脏流动,减小心脏负荷,从而起到加快康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1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柱的仰视轴测图。
12.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4.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撑板1,撑板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2,撑
板1下端设有位于两个矩形槽2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回形框3,回形框3内滑动连接有连块4,连块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上且可插入其对应侧的矩形槽2内的u形块5,u形块5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前后轴向且可伸出矩形槽2的按摩柱6,撑板1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板7,矩形槽2位于两个导向板7之间,两个导向板7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导向槽8,导向槽8为左右两边为倾斜边的平行四边形,两个u形块5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导向槽8内的插柱9。
15.为了使回形框3可以左右滑动,所述的回形框3与撑板1滑动连接,撑板1下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转柱10,转柱10上开设有左高右低的环形槽11,回形框3下端设有插入环形槽11内的滑柱12。
16.为了使转柱10转动,所述的转柱10与撑板1转动连接,撑板1下端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与转柱10同轴固定连接。
17.为了便于回形框3滑动,所述的撑板1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回形框3上端设有可在t形槽内滑动的t形块14。
18.为了增加按摩效果,所述的按摩柱6上设有多个橡胶球。
19.为了防止插柱9反向滑动,所述的导向板7上开设有与导向槽8连通的卡槽,卡槽内铰接有可与插柱9接触的挡板15,挡板15下端面可与卡槽下侧壁接触。
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患者面部朝上平躺在撑板1上,使患者两条腿分别放置在其对应侧的矩形槽2上,此时按摩柱6与患者下肢接触,此时开启电机13,电机13顺时针转动,带动转柱10顺时针转动,转柱10带动其上的环形槽11顺时针转动,经滑柱12带动回形框3向右滑动,回形框3经连块4带动两个u形块5向右滑动,两个u形块5带动按摩柱6向右滑动实现对患者下肢从脚踝向心脏方向的按摩,与此同时两个u形块5也带动其对应侧的插柱9在导向槽8内上侧向右滑动;
21.滑动一段距离后,此时插柱9位于导向槽8上侧的最右方,回形框3继续经u形块5带动插柱9向右滑动至导向槽8右侧,此时由于导向槽8右端倾斜的原因,插柱9带动u形块5向下滑动,u形块5向右滑动的同时向下滑动,同时带动连块4在回形框3内向下滑动,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后此时插柱9位于导向槽8的下侧最右端,且此时u形块5与按摩柱6与矩形槽2脱离接触,位于撑板1下方,同时此时滑柱12滑动至环形槽11的最右端;
22.电机13继续转动,此时转柱10带动滑柱12滑动至环形槽11后侧并带动滑柱12向左滑动,滑柱12带动回形框3向左滑动,回形框3经连块4带动两个u形块5向左滑动,u形块5带动按摩柱6向左滑动但此时按摩柱6不位于矩形槽2内,因此没有与患者下肢接触,无法对患者下肢实现按摩,同时u形块5带动插柱9在导向槽8下侧向左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插柱9滑动至导向槽8左侧,并在导向槽8内向上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插柱9与挡板15接触并带动挡板15左端向上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插柱9与挡板15脱离接触再次位于导向槽8上侧,此时挡板15由于重力原因回到初始位置,u形块5带动连块4在回形框3内向上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u形块5插入矩形槽2内且按摩柱6伸出矩形槽2再次与患者下肢接触;
23.此时滑柱12在环形槽11内滑动至初始位置,转柱10继续转动,经滑柱12带动回形框3再次向右滑动,此时挡板15挡住插柱9防止插柱9滑动至导向槽8下侧,插柱9在导向槽8内上侧向右滑动,再次实现对患者下肢的按摩,如此反复,当回形框3向右滑动时,插柱9位于导向槽8上侧,实现使按摩柱6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且按摩顺序为从左至右,即从脚踝
向心脏方向按摩,当回形框3向左滑动时,插柱9位于导向槽8下侧,使u形块5位于撑板1下方无法实现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如此反复,只能使按摩柱6对患者下肢从左至右的按摩。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设有的撑板、u形块、按摩柱、回形框等,可以实现对患者下肢从左至右的按摩,即从脚踝方向至心脏方向的按摩,迫使下肢血液向心脏流动,减小心脏负荷,从而起到加快康复的目的,设有的橡胶球,可以增加按摩力度,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包括撑板(1),其特征在于,撑板(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2),撑板(1)下端设有位于两个矩形槽(2)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回形框(3),回形框(3)内滑动连接有连块(4),连块(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上且可插入其对应侧的矩形槽(2)内的u形块(5),u形块(5)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前后轴向且可伸出矩形槽(2)的按摩柱(6),撑板(1)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板(7),矩形槽(2)位于两个导向板(7)之间,两个导向板(7)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导向槽(8),导向槽(8)为左右两边为倾斜边的平行四边形,两个u形块(5)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导向槽(8)内的插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形框(3)与撑板(1)滑动连接,撑板(1)下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转柱(10),转柱(10)上开设有左高右低的环形槽(11),回形框(3)下端设有插入环形槽(11)内的滑柱(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柱(10)与撑板(1)转动连接,撑板(1)下端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与转柱(10)同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板(1)下端开设有左右方向的t形槽,回形框(3)上端设有可在t形槽内滑动的t形块(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柱(6)上设有多个橡胶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板(7)上开设有与导向槽(8)连通的卡槽,卡槽内铰接有可与插柱(9)接触的挡板(15),挡板(15)下端面可与卡槽下侧壁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CUU患者下肢护理架,有效的解决了对冠心病患者下肢护理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撑板,撑板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撑板下端设有位于两个矩形槽之间且可左右滑动的回形框,回形框内滑动连接有连块,连块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朝上且可插入其对应侧的矩形槽内的U形块,U形块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前后轴向且可伸出矩形槽的按摩柱,撑板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板,矩形槽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两个导向板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为左右两边为倾斜边的平行四边形,两个U形块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导向槽内的插柱;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玉 魏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