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1199发布日期:2022-07-01 19:3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发性颅内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危急重症,临床上可用立体定向仪定位、钻孔、脑内穿刺吸除脑内血肿。现有的立体定向仪功能单一,对颅内血凝块进行分解粉碎时无法同时引流吸出血肿,对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时也无法实现及时冲洗,以使血凝块颗粒引流更加流畅,因此彻底清除血肿的手术效果不理想,手术时间也较长。与此同时,现有装置冲洗和引流吸出时,无法控制冲洗流量大小和引流吸力大小,影响血肿精准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无法在粉碎血肿时冲洗或引流,且无法控制冲洗流量和引流吸力大小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弓形臂,所述弓形臂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插入颅内的圆形鞘壳,所述圆形鞘壳包括有顶部打通的内腔,所述圆形鞘壳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供血肿进入内腔的侧孔,所述圆形鞘壳上设有插入内腔对血肿进行粉碎的螺旋杆,所述圆形鞘壳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冲洗管和引流管,所述冲洗管连接供液瓶,所述引流管连接吸附泵,所述冲洗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门,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吸力控制阀门。
5.优选的,所述圆形鞘壳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的内腔直径大于下端的内腔直径。
6.优选的,所述螺旋杆与内腔的壁面间隔设置。
7.优选的,所述冲洗管和引流管设于上端。
8.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门通过第一旋钮开关控制流量。
9.优选的,所述吸力控制阀门通过第二旋钮开关控制吸力。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滑动设于弓形臂上。
11.优选的,所述弓形臂上设有指示固定座滑动角度的刻度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该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遇到较硬血凝块时,通过螺旋杆转动使得进入圆形鞘壳内腔的血凝块被粉碎成小颗粒,在粉碎时可开启流量控制阀门对血凝块进行冲洗,也可通过吸附泵吸附使粉碎后的血凝颗粒通过引流管排出,做到了同时粉碎冲洗或者同时粉碎吸出,方便省时,并且冲洗流量可调,引流吸出压力可调,血凝块颗粒清除更加准确可靠和有效。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其中,1、弓形臂;2、固定座;3、圆形鞘壳;4、内腔;5、侧孔;6、螺旋杆;7、冲洗管;8、引流管;9、流量控制阀门;10、吸力控制阀门;11、上端;12、下端;13、第一旋钮开关;14、第二旋钮开关;15、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固定在颅骨上的主框架,以及形成工作区的三向坐标轴(x、y、z轴),主框架以及三向坐标轴(x、y、z轴)可选用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4219048u,一种能精确引导留置引流管的脑立体定向仪”中的主框架和三向坐标轴,其主框架由两条弧形臂构成,三向坐标轴设于主框架上,三向坐标轴上设有弓形臂1,所述弓形臂1上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滑动设于弓形臂1上,所述弓形臂1上设有指示固定座2滑动角度的刻度线15。
17.所述固定座2上设有插入颅内的圆形鞘壳3,固定座2滑动可带动圆形鞘壳3滑动,从而定位至插入颅骨的位置。所述圆形鞘壳3包括有顶部打通的内腔4,内腔4为环形腔室,所述圆形鞘壳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供血肿进入内腔4的侧孔5,当圆形鞘壳3插入颅内血肿处时,血凝块通过侧孔5进入到内腔4。为方便血凝块排出清除,所述圆形鞘壳3上设有插入内腔4对血肿进行粉碎的螺旋杆6,螺旋杆6呈圆柱体结构,螺旋杆6的顶部具有旋转螺旋杆6转动的旋钮把手,螺旋杆6的底部螺旋设置,当血凝块进入内腔4时,转动旋钮把手,使螺旋杆6的螺旋部对较硬的血凝块进行粉碎。
18.为对粉碎的血凝块细块进行引流吸出,所述圆形鞘壳3上设有与内腔4连通的冲洗管7和引流管8,冲洗液在螺旋部对血凝块粉碎时进入内腔4,从而稀释血凝细块,然后液态血肿通过引流管8导出,如此循环直至血肿被清除干净。
19.当然,为对冲洗管提供冲洗液,所述冲洗管7连接供液瓶。为将液态血肿从内腔4内排出,所述引流管8连接吸附泵,吸附泵可选用微型型号即可。为控制流经冲洗管7的冲洗液流量,所述冲洗管7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门9,为控制引流管8吸出力,所述引流管8上设有吸力控制阀门10,流量控制阀门9和吸力控制阀门10均可选用手动的管路截止阀。
20.具体的,所述流量控制阀门9通过第一旋钮开关13控制流量。
21.具体的,所述吸力控制阀门10通过第二旋钮开关14控制吸力。
22.具体的,所述圆形鞘壳3包括上端11和下端12,所述上端11的内腔4直径大于下端12的内腔4直径,所述冲洗管7和引流管8设于上端11。方便流体流通。
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螺旋杆6与内腔4的壁面间隔设置,这样才能实现血凝块在粉碎的同时冲洗液可以进入下端12的内腔4里,同时也为血凝细块等混合物提供之后排出的空间。
24.与此同时,当颅内血凝块较为稀松时,也可取下螺旋杆6,盖上盖帽,直接启动冲洗或引流吸附功能,其血肿清理效率更高。
25.工作原理:该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先调整好固定座2在弓形臂1上的位置,将圆形鞘壳3插进颅内至血肿处,将螺旋杆6插进圆形鞘壳3的内腔4里,转动旋钮把手,将通过侧孔
5进入内腔4里血凝块进行粉碎,粉碎时转动第一旋钮开关13,冲洗液经过流量控制阀门9进入内腔4里,对分解的血凝块稀释,之后再转动第二旋钮开关14,吸附泵对血凝细块以及液体进行抽出,血凝细块以及液体通过引流管8排出,实现对血肿的清除,该装置方便实用,可提升临床手术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弓形臂(1),所述弓形臂(1)上设有固定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上设有插入颅内的圆形鞘壳(3),所述圆形鞘壳(3)包括有顶部打通的内腔(4),所述圆形鞘壳(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供血肿进入内腔(4)的侧孔(5),所述圆形鞘壳(3)上设有插入内腔(4)对血肿进行粉碎的螺旋杆(6),所述圆形鞘壳(3)上设有与内腔(4)连通的冲洗管(7)和引流管(8),所述冲洗管(7)连接供液瓶,所述引流管(8)连接吸附泵,所述冲洗管(7)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门(9),所述引流管(8)上设有吸力控制阀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鞘壳(3)包括上端(11)和下端(12),所述上端(11)的内腔(4)直径大于下端(12)的内腔(4)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6)与内腔(4)的壁面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7)和引流管(8)设于上端(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门(9)通过第一旋钮开关(13)控制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控制阀门(10)通过第二旋钮开关(14)控制吸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滑动设于弓形臂(1)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臂(1)上设有指示固定座(2)滑动角度的刻度线(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定向的可调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弓形臂,弓形臂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插入颅内的圆形鞘壳,圆形鞘壳包括有顶部打通的内腔,圆形鞘壳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有供血肿进入内腔的侧孔,圆形鞘壳上设有插入内腔对血肿进行粉碎的螺旋杆,圆形鞘壳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接供液瓶,引流管接吸附泵,冲洗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门,引流管上设有吸力控制阀门。通过螺旋杆对血凝块粉碎,开启流量控制阀门对血凝块进行冲洗,通过吸附泵吸附使粉碎后的血凝颗粒通过引流管排出,实现同时粉碎冲洗或者同时粉碎吸出,方便省时,并且冲洗流量和引流吸出压力可调,血肿清除更加准确可靠和有效。准确可靠和有效。准确可靠和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平 吴文友 宋志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泸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