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垫高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6532发布日期:2022-06-07 21:0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下肢垫高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具体为一种下肢垫高枕。


背景技术:

2.静脉血栓是指血栓形成为首发现象,静脉壁的炎症过程是继发的,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老年人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易产生致命性肺栓塞,静脉血栓患者需要将下肢抬高,使血液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心脏,从而加大血液流速,防止血液瘀滞,减轻下肢肿胀。
3.现有对患者下肢抬高往往使用三角形枕头对患者下肢进行支撑,起到抬高的目的。但三角形枕头容易使患者下肢下滑,不容易使下肢达到较好的抬高高度。
4.因此设计一款下肢垫高枕,防止下肢下滑,保持抬高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垫高枕,防止下肢下滑,保持抬高的高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下肢垫高枕,包括垫体,垫体呈两端低中部高的形状且由提高部、连接部和下降部一体成型,提高部设有沿连接部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斜面,下降部设有沿连接部另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二斜面,下降部设有底座,底座设有放置脚踝的凹槽。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底座设有由凹槽一侧边缘向下倾斜形成倾斜面,底座的较低一侧与下降部的较低一侧连接且连接处圆弧过渡。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脚套。脚套套于患者脚掌部,有效防止患者下肢下滑。
11.所述垫体底部设有调节垫体高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盒体和多个调节枕,盒体包括底板、顶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围合形成,两块侧板均为波纹板,多个调节枕可伸缩的插入盒体内;顶板与垫体固定连接。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壁凸起有多个波峰和内凹有多个波谷,多个波峰和多个波谷间隔设置于侧板上,两个侧板均为弹性薄板。
13.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枕两侧设有卡槽,调节枕插入盒体后,波峰卡入卡槽内。使调节枕固定在盒体内,避免调节枕脱离盒体内部。
14.更进一步的,所述波峰和波谷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使侧板具有更高的形变灵敏度,当脚抬起时,可以更快恢复波纹状,方便插入调节枕。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部将患者下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下降部放置小腿肚子,使患者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腘窝垫于凸起的连接部,有效防止患者下肢下滑。同时,底座设有放置脚踝的凹槽,限制脚掌移动,更有效的
防止患者下肢下滑。
附图说明
17.图1是下肢垫高枕的结构图。
18.图2是盒体的结构图。
19.图3是调节枕的结构图。
20.图4是下肢垫高枕的使用状态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垫体;2、底座;3、调节装置;11、提高部;12、连接部;13、下降部;21、凹槽;22、脚套;31、盒体;32、调节枕;33、底板;34、顶板;35、侧板;36、波谷;37、波峰;3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下肢垫高枕,包括垫体1,垫体1呈两端低中部高的形状且由提高部11、连接部12和下降部13一体成型,提高部11设有沿连接部12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斜面,下降部13设有沿连接部12另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二斜面,下降部13设有底座2,底座2设有放置脚踝的凹槽21。底座2设有由凹槽21一侧边缘向下倾斜形成倾斜面,底座2的较低一侧与下降部13的较低一侧连接且连接处圆弧过渡。底座2与下降部13形成圆弧凹槽,与患者小腿肚子形状相似,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底座2将患者脚掌抬高,更有效的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底座2设有脚套22。底座2设有由凹槽21另一侧边缘向上延伸而出形成的挡板。挡板用于放置患者脚掌,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底部的定位,避免整个垫枕滑出、造成麻烦。
25.垫体1底部设有调节垫体1高度的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盒体31和多个调节枕32,盒体31包括底板33、顶板34和设置在底板33两侧的侧板35围合形成,两块侧板35均为波纹板,多个调节枕32可伸缩的插入盒体31内;顶板34与垫体1固定连接。盒体31内壁凸起有多个波峰37和内凹有多个波谷36,多个波峰37和多个波谷36间隔设置于侧板35上,两个侧板35均为弹性薄板。调节枕32两侧设有卡槽38,调节枕32插入盒体31后,波峰37卡入卡槽38内。波峰37和波谷36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根据患者的情况在盒体31内放置多个调节枕32,当下肢垫于垫体1上时,两个侧板35被压缩成多个调节枕32叠加的厚度,实现将患者抬高到适合的高度,加快血液回流,防止下肢水肿。侧板35均为弹性薄板,有弹力使垫体1顶于患者下肢,更有效的避免患者下肢下滑。
26.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27.使用下肢垫高枕时,首先,将下肢垫高枕放置在病床上,根据患者需要垫高的高度,增减盒体31内的调节枕32。然后,患者平躺在病床上,患侧下肢放于垫体1上,垫体1的下降部13可以对患者大腿进行支撑,垫体1的提高部11可以对患者小腿肚子进行支撑,垫体1的连接部12可以对患者腘窝进行支撑,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有效防止患者下肢下滑。最后,将患者脚踝放置于底座2的凹槽21内,将脚套22套于患者脚掌上。


技术特征:
1.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1),垫体(1)呈两端低中部高的形状且由提高部(11)、连接部(12)和下降部(13)一体成型,提高部(11)设有沿连接部(12)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斜面,下降部(13)设有沿连接部(12)另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二斜面,下降部(13)设有底座(2),底座(2)设有放置脚踝的凹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有由凹槽(21)一侧边缘向下倾斜形成倾斜面,底座(2)的较低一侧与下降部(13)的较低一侧连接且连接处圆弧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有脚套(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底部设有调节垫体(1)高度的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盒体(31)和多个调节枕(32),盒体(31)包括底板(33)、顶板(34)和设置在底板(33)两侧的侧板(35)围合形成,两块侧板(35)均为波纹板,多个调节枕(32)可伸缩的插入盒体(31)内;顶板(34)与垫体(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1)内壁凸起有多个波峰(37)和内凹有多个波谷(36),多个波峰(37)和多个波谷(36)间隔设置于侧板(35)上,两个侧板(35)均为弹性薄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枕(32)两侧设有卡槽(38),调节枕(32)插入盒体(31)后,波峰(37)卡入卡槽(38)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垫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37)和波谷(36)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垫高枕,包括垫体,垫体呈两端低中部高的形状且由提高部、连接部和下降部一体成型,提高部设有沿连接部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斜面,下降部设有沿连接部另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二斜面,下降部底部设有底座,底座设有放置脚踝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部将患者下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下降部放置小腿肚子,使患者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腘窝垫于凸起的连接部,有效防止患者下肢下滑。同时,底座设有放置脚踝的凹槽,限制脚掌移动,更有效的防止患者下肢下滑。有效的防止患者下肢下滑。有效的防止患者下肢下滑。


技术研发人员:唐承环 赵子瑜 林玉凤 周丽全 罗梅芬 黄天凤 梁艳 丘岳兰 赵春连 吴丽群 黄志芳 罗贵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