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银杏提取物。
背景技术:2.骨关节炎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一种严重的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增加,骨关节炎造成的巨大危害变得日趋严重。对于早期的关节炎病人,干预手段多限于口服镇痛药缓解症状;而对于晚期严重的关节炎患者,为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能力,往往只能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干预。简而言之,目前临床治疗关节炎的手段仍存在明显局限性,亟需新的药物用于改善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3.银杏,做为速生珍贵的用材树种,边材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具有“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等功能。作为银杏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银杏内酯具有对抗氧化应激、缓解衰老损伤生物学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当前骨关节炎药物治疗方案的局限性,本发明创新性地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将传统中药家族中银杏作为潜在的治疗手段。通过体内外实验双向验证,初步表明银杏内酯可作为一种对抗骨关节炎的重要小分子药物。本发明提示银杏内酯是一种强大的抗关节炎药物,充分挖掘了中药单体的应用领域,为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5.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治疗骨关节炎药物,所述骨关节药物包括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6.优选的,所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包括银杏内酯。
7.更优选的,所述银杏内酯通过银杏叶中分离得到。
8.本发明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和/或抑制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银杏内酯。
9.本发明第三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减轻软骨下骨硬化和/或缓解关节软骨退变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银杏内酯。
10.优选的,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1.优选地,所述药物为丸剂、胶囊剂、片剂、粉剂、口服液或注射液。
12.本发明第四个方面公开了银杏内酯在用于制备治疗骨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13.本发明第五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向鼠关节炎模型的腹腔中注射上述的药物得到用于研究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14.优选的,所述药物包括银杏内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次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中药单体银杏内酯的保护关节的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提示银杏内酯在对抗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为今后临床开发高效策略治疗晚期骨关节炎提供了参考。
附图说明
16.图1显示了银杏内酯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图2显示了银杏内酯抑制软骨细胞基质降解;图3显示了银杏内酯减轻软骨下骨硬化;图4显示了银杏内酯缓解关节软骨退变。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8.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19.实施例1 银杏内酯提高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能力分离、培养得到胎鼠软骨细胞,使用dmem/f12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待密度达到80%~90%作用进行传代。将p1代软骨细胞按照3000个/cm2接种于6孔/12孔/24孔细胞培养板,使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利用rt-pcr,wb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银杏内酯对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影响。具体分组为:对照组、白介素组、白介素+银杏内酯组。培养5天后,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rt-pcr检测和蛋白凝胶电泳检测。主要观察指标为:ii型胶原和糖胺聚糖表达量。结果如图1所示,体外银杏内酯干预能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20.本实施例中银杏内酯购买于上海陶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型号t2808,cas 33570-04-6。
21.实施例2 银杏内酯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能力将p1代软骨细胞按照3000个/cm2接种于6孔/12孔/24孔细胞培养板,使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利用rt-pcr,wb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银杏内酯对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影响。具体分组为:对照组、白介素组、白介素+银杏内酯组。培养5天后,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rt-pcr检测和蛋白凝胶电泳检测。主要观察指标为: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和adamts5(蛋白多糖酶)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体外银杏内酯干预能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22.实施例3 体内应用银杏内酯提高延缓关节软骨退变(1) 实验动物选取c57/bl6小鼠,分组为:对照组、关节炎组、关节炎+银杏内酯组。小鼠关节炎模型采用经典的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mm)实现,术后一周开始进行腹腔注射治疗,频率为每周2次,于术后第8周收取膝关节标本进行后续检测。
23.(2)影像学评估银杏内酯对软骨下骨硬化的影响。具体实施步骤为,将小鼠膝关节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48 h。之后采用μct设备进行扫描,感兴趣区域为胫骨内侧平台。利用分析软件和三维重建平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银杏内酯在体内抑制软骨下骨的异常硬化。
24.(3)组织学评估银杏内酯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具体实施步骤为,将小鼠膝关节
置于10% edta溶液中进行脱钙处理。石蜡包埋并切片后,进行组织学(苏木素伊红、番红快绿、甲苯胺蓝)和免疫组织化学(ii型胶原,mmp13)染色。结果如图4所示,银杏内酯在体内缓解关节软骨退变。
25.综上所述,本次发明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1)本发明表明银杏内酯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2)本发明表明银杏内酯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3)本发明表明银杏内酯减轻软骨下骨硬化;(4)本发明表明银杏内酯缓解关节软骨退变。
26.本次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中药单体银杏内酯的保护关节的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提示银杏内酯在对抗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为今后临床开发高效策略治疗晚期骨关节炎提供了参考。
27.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关节药物包括倍半萜内酯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包括银杏内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内酯通过银杏叶中分离得到。4.一种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和/或抑制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银杏内酯。5.一种用于减轻软骨下骨硬化和/或缓解关节软骨退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银杏内酯。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丸剂、胶囊剂、片剂、粉剂、口服液或注射液。8.银杏内酯在用于制备治疗骨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9.一种用于研究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鼠关节炎模型的腹腔中注射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得到用于研究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银杏内酯。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银杏提取物。通过前期生物信息学筛选,预测中药银杏的提取物单体:银杏内酯具备潜在的抗关节炎功能。体外实验通过不同浓度银杏内酯干预关节炎环境下的人软骨细胞,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稳态的变化;体内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银杏内酯,观察银杏内酯治疗对创伤后小鼠软骨稳态的影响。本发明得到的银杏内酯对软骨代谢平衡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体内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银杏内酯能缓解损伤后关节软骨退变。本发明为当前中药单体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参考,填补了现有骨关节炎治疗作用不佳的缺陷,拓宽了中药单体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治疗前景。单体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治疗前景。单体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治疗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坚 张一健 朱雪松 何帆 刘滔 杨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1
技术公布日: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