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7468发布日期:2023-09-14 23: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支架。


背景技术:

1、支架是目前介入医疗领域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可广泛用于心脏内、血管内、肝脏内等,但是现有的支架的外径通常是确定的,一旦规格确定后,植入后难于再次调整,然而,当前仍存在支架植入过程中或者术后需要二次调整支架尺寸的需求,这时现有的支架将无法满足。

2、例如,针对应用于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的支架,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球扩式支架,另一类是自膨式支架。当球扩支架植入后,对通道支撑性能较差,后续支架管腔塌陷发生的概率较大;另外受管腔外组织的限制,再次球扩效果不佳,直径尺寸很难进行调整。而当自膨支架植入后,若再次球扩,直径尺寸同样难于调整。目前,对于tips,临床上植入支架一段时间后,至少24小时后,需经心至少一次压力测量以确定是否有分流道引起的、门静脉和全身静脉循环之间的压力梯度,从而确定需要进行调节。门静脉压力有所降低但还没达到参考范围时,需要增大通道直径尺寸,以达到再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但现有支架植入后无法调整直径,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植入的支架无法再次调整直径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式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和设于主体上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其中,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环形波圈;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可塑性变形的调节部,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并分别与主体连接;主体配置于具有径向压缩状态、径向展开状态以及再扩张状态,调节部配置于在主体的径向压缩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下均处于塑性压缩状态、在主体的再扩张状态下处于塑性扩张状态。

3、在本申请的的支架相比于仅有主体的现有支架,可以通过再次扩张而增大直径,当该支架应用于植入后需要再次调节支架直径的领域,例如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在支架植入后进行压力测量时,若测得压力梯度需要进行调节,即门静脉压力有所降低但还没达到参考范围时,可通过再扩张由调节机构增大支架的通道直径尺寸,从而达到再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覆盖所述波圈的第一覆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与所述波圈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与所述第一覆膜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中的一个与所述波圈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覆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呈弧形弯曲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调节部的任意一处的截面面积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任意一处的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任意一处的截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调节部的弹性模量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弹性模量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弹性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至少一个弯折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多个交替且错位分布的所述弯折角、以及连接相邻所述弯折角的杆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调节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延伸率小于所述调节部的延伸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覆膜,所述第一覆膜与所述第二覆膜部分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覆膜与所述第二覆膜之间形成调节间隙,所述调节机构容纳于所述调节间隙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圈中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第一覆膜;所述调节机构通过穿出所述第一覆膜的所述波圈部分、并与所述主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调式支架,包括管状主体和设于主体上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环形波圈;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可塑性变形的调节部,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分别在同一周向上彼此间隔开与主体连接;主体配置于具有径向压缩状态、径向展开状态以及再扩张状态,调节部配置于在主体的径向压缩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下均处于塑性压缩状态、在主体的再扩张状态下处于塑性扩张状态。在支架可通过再次扩张而增大直径,当该支架应用于TIPS时,可通过再扩张由调节机构增大支架的通道直径尺寸,从而达到再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胡猛,刘世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迈迪健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