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管切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9727发布日期:2023-12-10 03:0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电动管切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管切针。


背景技术:

1、穿刺活检是骨与软组织肿瘤获取组织病理诊断的主要方法,穿刺活检针一般是在超声引导下,配合穿刺架使用;超声影像作为可视化的引导,帮助医生将活检针刺入需要采样的肿瘤组织附近,然后激发活检针,从肿瘤上取下组织;穿刺架可以帮助医生将活检针保持在超声平面内,使得活检针始终在超声影像上成线状显示。穿刺活检手术分侧切和管切,管切是直接将外针内的组织切断取出来,相比侧切的活检针,管切针能够取到更加饱满的组织。

2、管切的穿刺活检针包括内针、外针、切断针,内针、外针、切断针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设。穿刺活检的管切原理如下:1、内针的针尖刺入组织;2、激发外针和切断针,外针针端在前,切断针针端在后,外针伸出内针针尖,通过刃口切入组织,此时组织进入外针内;3、外针停止后,切断针继续向前,切断针的尖端上的一个具有弹性的切断片从外针靠近尖端的部位的一个通孔伸入外针内,将外针内的组织切断;4、最后将管切的内针、外针、切断针拔出体外,退下切断针,再通过内针将外针内的组织推出。

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4、1、手动上弦费力,因此需要在活检针内增加一些省力结构,这导致了活检针的稳定性下降。

5、2、医生在操作前列腺活检手术时,需要激发6-12次,当连续做多台活检手术时候,不断的上弦会消耗医生体力,使手部疲劳,影响手术操作。

6、3、同时,由于管切的方式需要三根针,现有技术中的三个针座结构复杂,进一步带来了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电动管切针,通过电机驱动上弦,从而操作更为省力。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动管切针,包括穿刺活检针组件和壳体,所述穿刺活检针组件包括内针、外针、切断针,所述内针、外针、切断针分别与设于壳体内的内针座、外针座、切断针座连接,所述电动管切针还包括上弦滑块和调档块;所述壳体上设有平行于进针方向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上弦滑块位于第一轨道上;所述切断针座、外针座、内针座按距离出针端由近到远依次设于第二轨道上;所述内针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针座和外针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调档块阻挡在切断针座、外针座激发后的行进路线上;在激发后,所述外针座、切断针座先后与所述调档块触碰而停止;所述上弦滑块能够在电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轨道移动,从而带动切断针座、外针座向进针方向的反向移动到上弦位置。

3、可选地,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控制器、位置感应元件、触发元件,其中:所述上弦滑块上远离切断针座一侧设有圆管状结构,所述圆管状结构内表面设有丝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电机与丝杆相连;所述上弦滑块的行进路线的附近设有位置感应元件,所述位置感应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触发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4、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电路板,所述位置感应元件包括前接触开关和后接触开关,所述触发元件为设于壳体的上弦按钮,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在壳体上,所述电路板与上弦滑块平行;电路板上靠近上弦滑块的一侧设有前接触开关和后接触开关;所述圆管状结构上第一凸起;所述上弦滑块在第一轨道上移动到行程的两端时,第一凸起分别触碰前接触开关的后面和后接触开关的前面。

5、可选地,所述电机与设于壳体内的电池相连,或连接外部低压直流电源。

6、可选地,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指示灯用于显示电池的工作状态或与电源的连接状态;所述壳体上指示灯所在的位置设有显示孔。

7、可选地,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位于固定于壳体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

8、可选地,所述切断针座与上弦滑块连接面上设有第二凸起,上弦滑块设有相应的连接孔;上弦时,上弦滑块上的连接孔勾住切断针座上的第二凸起向进针方向的反向运动。

9、可选地,所述第二凸起的进针方向一侧的侧面为立面,进针方向的反向一侧的侧面为解锁斜面,解锁斜面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触发连杆位于上弦滑块与切断针座之间,位于解锁斜面远离进针方向一侧。

10、可选地,所述触发连杆后端设有触发按钮,触发连杆与设于壳体中部的第一推钮相连。

11、可选地,所述调档块前端设有挡钩,所述上弦滑块前端设有下压斜面;上弦滑块向进针方向移动经过挡钩时,下压斜面向远离上弦滑块的方向压挡钩,从而使调档块前端向远离上弦滑块的方向移动;所述调档块前端设有调档块锁钩,切断针座上相应位置设有切断针座锁钩;挡钩被压下前,切断针座锁钩和调档块锁钩位于一条平行于进针方向的直线上。

12、可选地,所述调档块锁钩的进针方向一侧的侧面为立面,相对侧的侧面为向外倾斜的倾斜面;切断针座锁钩的进针方向一侧的侧面为向外倾斜的倾斜面,相对侧的侧面为立面。

13、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动管切针还包括上弦滑块和调档块;上弦滑块位于第一轨道上,切断针座、外针座、内针座按距离出针端由近到远依次设于第二轨道上;调档块阻挡在切断针座、外针座激发后的行进路线上,在激发后,所述外针座、切断针座先后与调档块触碰而停止;上弦滑块能够在电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轨道上移动,从而带动切断针座、外针座向进针方向的反向移动到上弦位置。本发明电动管切针能够由电机驱动上弦,操作更为省力;在手术中多次激发的情况下,保障手术正常进行;同时结构的稳定性高,方便了医生手术操作。



技术特征:

1.电动管切针,包括穿刺活检针组件和壳体,所述穿刺活检针组件包括内针、外针、切断针,所述内针、外针、切断针分别与设于壳体内的内针座(90)、外针座(4)、切断针座(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管切针还包括上弦滑块(1)和调档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丝杆(6)、控制器、位置感应元件、触发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电路板(10),所述位置感应元件包括前接触开关(91)和后接触开关(92),所述触发元件为设于壳体的上弦按钮(8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与设于壳体内的电池(81)相连,或连接外部低压直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指示灯(82),所述指示灯(82)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指示灯(82)用于显示电池(81)的工作状态或与电源的连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两端分别位于固定于壳体的第一轴承(88)和第二轴承(8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针座(2)与上弦滑块(1)连接面上设有第二凸起(21),上弦滑块(1)设有相应的连接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21)的进针方向一侧的侧面为立面,进针方向的反向一侧的侧面为解锁斜面(211),解锁斜面(211)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连杆(5)后端设有触发按钮(51),触发连杆(5)与设于壳体中部的第一推钮(5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档块(3)前端设有挡钩(33),所述上弦滑块(1)前端设有下压斜面(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管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档块锁钩(311)的进针方向一侧的侧面为立面,相对侧的侧面为向外倾斜的倾斜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管切针,该电动管切针包括穿刺活检针组件、壳体、上弦滑块和调档块;电动管切针的壳体上设有分别平行于进针方向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弦滑块位于第一轨道上,切断针座、外针座、内针座按距离出针端由近到远依次设于第二轨道上;内针座与壳体固定连接,内针座和外针座之间设有弹簧;调档块阻挡在切断针座、外针座激发后的行进路线上,在激发后,外针座、切断针座先后与调档块触碰而停止;上弦滑块能够在电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第一轨道移动,从而带动切断针座、外针座向进针方向的反向移动到上弦位置。本发明能够由电机驱动上弦,操作更为省力;在多次激发的情况下,保障手术正常进行;同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姜新华,王沁,王宝中,朱瑜,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立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