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

文档序号:36657098发布日期:2024-01-06 23:4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手术,尤其涉及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手术室中有不同的外科团队会同时进行不同类型的手术,而每项手术都需要一套对应的型号完整、全面消毒的洁净手术器械。每个手术包在每次手术之前由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cssd)组装,并与手术患者进行匹配,通常在手术前后由器械护士进行手术器械的计数清点,这确保了医生在开始手术前拥有他们所需要的器械,同时也确认手术后没有器械丢失或遗留在患者体内。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所有的上台器械进行跟踪和清点管理,以确保手术正常进行及患者安全。

2、通常术前、术后清点工作由手术室的器械班护士手工核对完成,存在人为差错及潜在风险。一方面,清点工作由于器械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每种规格型号都有所不同,人为差错难以避免。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器械记录的准确性,包括不准确及不标准的器械清单;不熟悉手术器械的医护人员;临时开展特殊类型的手术,需调配非常规的器械等。此外,一些较为精密的手术器械,如果出现部件磨损或者缺失,也会影响手术的效果,通常这类器械的核查由器械护士在术前肉眼检查,因此这类的器械磨损很难被及时发现。这就容易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通常涉及到内植物材料,例如由于骨科取钉器头端的磨损,会导致医生在取内置钢钉时器械发生滑牙,致使钢钉无法取出,而被迫遗留在患者体内的不良事件。这类手术器械,理论上手术室需要登记使用次数,当到达一定次数后,应摒弃使用。但目前的手术器械管理还缺乏可行的管理手段,有时靠记号笔在器械上面进行标注,但经过多次清洗消毒的过程,这些记号通常会模糊甚至消失,因此器械护士无法进行有效的计数及核对。除此之外,术后通常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需要占用一定手术室时间再次唱点手术器械,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室的周转效率,间接增加了手术间的时间成本。

3、在手术室物资管理方面,目前运用较多的是条码、二维码,及基于高频13.56mhz标签。这样的物品识别方式通常是通过扫描每件物品对应的唯一标识而进行的,它的读取距离较近,需要护理人员一对一扫描物资进行系统的识别,在管理效率上来说,还是有所欠缺。另外,就手术器械而言,目前的管理模式是将标签粘贴在灭菌的器械包上,通过扫描可以实现灭菌器械包的追溯以及过期提醒。这样的管理应用模式,主要针对的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流程管理。但目前器械包的消毒信息是相对独立的,它并不能直接关联到每个包内的实际手术器械信息。造成标签不能直接关联到手术器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市场上通用高频标签大小,传统的高频标签大小类似于ic卡,无法直接粘贴或嵌入体积较小及形状各异的手术器械中。基于iso15693协议的高频标签,它的大小为50mm×50mm和60mm×53mm,无法直接作用在手术器械上。因此目前大部分高频系统标签的应用都是基于手术包的层面,标签的应用也是针对在整个器械包而进行记录,主要记录的是消毒时间、消毒锅信息及相关人员信息。它并不能直接明确关联到手术包内每把具体的手术器械上。因此从管理角度上来说,它的主要作用是记录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的流程数据,而对于实际器械在手术室的使用情况记录,缺乏直接的数据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

2、无线射频技术rfid是一利用过电磁传递数据的识别技术。基于现阶段手术室器械管理现状,我们利用rfid的超高频电子识别装置,建立院内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的手术器械物联信息的互通。通过rfid的自动识别、读写技术,研究rfid读写的中间件,适合在特殊医疗环境及医疗器械上的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标准化手术器械单的自动核对和使用器械的全流程监管,在不同环节和不同需求下手术器械状态信息的快速获取技术。

3、通过该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专业手术器械的专业化管理,大大减轻护士的日常器械清点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记录保存电子化及实时查询相应手术器械的使用状况和历史追溯,实现手术器械的全流程使用信息管理。能为手术室器械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采购提供评价依据。通过该装置可以优化手术室的器械管理水平和运营机制,合理分配人工资源,提升患者安全和医疗安全。

4、另外在手术室物资管理中,手术器械通常是重复消毒使用的,因此标签一旦置入无需重复改写信息,它能记录器械全周期的使用信息。电子标签更适用于器械的实时和全流程监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包括超高频标签的选择、系统管理模块、建立器械与物资库、数据建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操作模块、统计模块;

7、所述超高频标签,选择具有防水性能好、耐高温高压、抗金属干扰、耐消毒液腐蚀、体积小、易嵌入的超高频标签;

8、所述系统管理模块由手术器械的数据库、rfid标签、手持pda读写器三部分组成,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将台账管理、器械管理与系统管理模块建立信息数据通讯链路,实现台账管理与器械管理两个部门的业务数据相对独立,且器械数据相互关联;

9、所述器械与物资库通过分类机构和分类模块将现有器械包的类别进行分类与编号,再通过数据建立模块,以“器械包标识+序号”的方式建立对应的手术器械数据库。

10、优选的,所述超高频标签的材质为防磁性的吸波材料制成。

11、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是基于rfid技术。

12、优选的,所述rfid标签信息与器械一一对应和关联,且每个rfid标签分别写入每样器械的具体型号信息。

13、优选的,所述手持pda读写器采用的集成多天线,能够实现较短时间的多品识别。

14、优选的,所述手术器械数据库包括每把器械的序列号、器械型号、品牌、器械状态、购入时间、所属器械包信息。

15、优选的,所述操作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中的器械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操作。

16、优选的,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出器械使用的频率、维修次数数据。

17、优选的,所述器械状态包括在用、维修、借用、报损。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各类精细手术器械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实时追踪及实时多品盘点,避免器械丢失或遗漏在病人体内的情况发生。

20、2、本发明使用时,通过集成天线pda读写器的扫描,实现手术器械使用消毒周期内各个关键节点的快速识别和记录,减轻护理人员手工清点器械的工作压力,降低人工清点失误率,提高手术室的整体工作效率。

21、3、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该装置,解决现阶段手术器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使用及消毒记录及后续查询等功能,帮助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实现器械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



技术特征:

1.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频标签的选择、系统管理模块、建立器械与物资库、数据建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操作模块、统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频标签的材质为防磁性的吸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是基于rfid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信息与器械一一对应和关联,且每个rfid标签分别写入每样器械的具体型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pda读写器采用的集成多天线,能够实现较短时间的多品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数据库包括每把器械的序列号、器械型号、品牌、器械状态、购入时间、所属器械包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中的器械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出器械使用的频率、维修次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状态包括在用、维修、借用、报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超高频电子标签实现手术器械自动清点的装置,包括超高频标签的选择、系统管理模块、建立器械与物资库、数据建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操作模块、统计模块;所述超高频标签,选择具有防水性能好、耐高温高压、抗金属干扰、耐消毒液腐蚀、体积小、易嵌入的超高频标签;所述系统管理模块由手术器械的数据库、RFID标签、手持PDA读写器三部分组成,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将台账管理、器械管理与系统管理模块建立信息数据通讯链路,本发明使用时,通过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各类精细手术器械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实时追踪及实时多品盘点,避免器械丢失或遗漏在病人体内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应悦,朱锋杰,项海燕,褚永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