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7503发布日期:2023-09-14 23:1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角膜测量,具体涉及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1、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角膜交联技术(corneal cross-linking,简称cxl)是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其中精确可重复的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尤其重要。现有技术在测量角膜厚度中,将近红外低相干光照射到组织,根据光学相干原理,通过干涉仪选择性的接受和强化特定层次的反射光,然后获取不同深度组织的反向散射光强度及延迟时间,从而实现对浅层生物组织进行横断面成像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角膜厚度,但其精确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亟待提出一种更加精确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2、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包括:

3、获取待测量角膜在第一预设方向的第一杨氏模量和在第二预设方向的第二杨氏模量;

4、根据第一杨氏模型和第二杨氏模量,得到第一角膜厚度;

5、将待测量角膜划分为n个子区域;

6、分别测量每一个子区域对应区域角膜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其中,第一表面积和第二表面积为子区域的不同预设表面的面积;

7、根据所有的子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得到第二角膜厚度;

8、根据第一角膜厚度、第二角膜厚度和预获取的角膜影响因子,得到第三角膜厚度。

9、可选地,根据第一杨氏模型和第二杨氏模量,得到第一角膜厚度,具体包括:

10、将第一杨氏模型和第二杨氏模量输入至预设力学模型,得到第一角膜厚度。

11、可选地,第一预设方向为角膜的正交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为角膜的对角方向。

12、可选地,第一角膜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3、d1=f1(e1)+f2(e2)

14、其中d1为第一角膜厚度,e1为第一杨氏模量的,e2为第二杨氏模量,f1、f2为预设力学模型。

15、可选地,角膜影响因子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6、获取待测量角膜的特征参数;

17、将特征参数输入至预设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角膜影响因子。

18、可选地,第二角膜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9、

20、其中,d2为第二角膜厚度,表示第n个子区域的第一表面积,表示第n个子区域的第二表面积,dn表示第n个子区域的角膜的子厚度,s1表示n个子区域的第一表面积的和,s2表示n个子区域的第二表面积的和。

21、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角膜厚度测量装置,包括:

22、第一测量模块,用于获取待测量角膜在第一预设方向的第一杨氏模量和在第二预设方向的第二杨氏模量;

23、确定第一厚度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杨氏模量和第二杨氏模量,得到第一角膜厚度;

24、划分模块,用于将待测量角膜划分为n个子区域;

25、第二测量模块,用于分别测量每一个子区域对应区域角膜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其中,第一表面积和第二表面积为子区域的不同预设表面的面积;

26、确定第二厚度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的子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得到第二角膜厚度;

27、确定第三厚度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角膜厚度、第二角膜厚度和预获取的角膜影响因子,得到第三角膜厚度。

28、可选地,确定第一厚度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杨氏模量和第二杨氏模量输入至预设力学模型,得到第一角膜厚度。

29、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的步骤。

30、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的步骤。

31、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2、本发明提供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通过此方式,获取待测量角膜在第一预设方向的第一杨氏模量和第二预设方向的第二杨氏模量,随后根据第一杨氏模量和第二杨氏模量确定第一角膜厚度,在测量的过程中从两个预设方向进行杨氏模量的测量,可以较少待测量角膜中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的排布对角膜厚度的影响,从而确保了第一角膜厚度测量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将待测量角膜划分为n个子区域,分别测量每一个子区域对应的区域角膜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根据所有的子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得到待测量角膜的第二角膜厚度,将待测量角膜划分为n个子区域进行分别测量并确定第二角膜厚度,可以更加精确的测量角膜厚度;最后,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角膜厚度和第二角膜厚度,与预获取的角膜影响因子,得到第三角膜厚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杨氏模量和所述第二杨氏模量,得到第一角膜厚度,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所述角膜的正交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为所述角膜的对角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膜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影响因子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膜厚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7.一种角膜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厚度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杨氏模量和所述第二杨氏模量输入至预设力学模型,得到所述第一角膜厚度。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膜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包括:获取待测量角膜在第一预设方向的第一杨氏模型和在第二预设方向的第二杨氏模型;根据第一杨氏模型和第二杨氏模量,得到第一角膜厚度;将待测量角膜划分为n个子区域;分别测量每一个子区域对应区域角膜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其中,第一表面积和第二表面积为子区域的不同预设表面的面积;根据所有的子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表面积、第二表面积和厚度,得到第二角膜厚度;根据第一角膜厚度、第二角膜厚度和预获取的角膜影响因子,得到第三角膜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今,吉彦平,王天放,张旭斌,王雨琪,赵燕冉,王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