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用组合药物

文档序号:33934479发布日期:2023-04-22 14:2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用组合药物

本发明属于医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用组合药物。


背景技术:

1、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提高预期寿命的重要障碍。目前有多种方案治疗肿瘤,如化疗、光疗、离子干扰疗法等,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化疗是指利用细胞毒性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的毒性大,可导致癌症患者体重持续下降,降低治疗效果。光疗是癌症治疗的新手段,是通过近红外的光源照射病灶区,刺激光疗试剂产生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单线态氧或产生热量引起病灶部位局部升温杀死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光疗副作用小,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可产生协同治疗效果。离子干扰疗法则是通过调控生物活性离子与肿瘤细胞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代谢紊乱,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同时,在抗菌方面,金属离子带正电,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细胞膜上,导致细胞膜的破裂;金属离子也能发挥催化作用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最终致使细菌死亡。

2、近年来,细菌和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正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癌症类型中,这些细菌,尤其是肿瘤细胞内细菌,是促进癌症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菌可以触发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进而诱发炎症反应,持续产生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直接或间接促进肿瘤进展。细菌也可能通过代谢化疗药造成化疗药耐药,降低抗肿瘤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在实体瘤治疗中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对治疗肿瘤可产生积极影响,如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等。然而,受限于肿瘤复杂的生理环境以及胞内菌的特性,传统抗菌药无法彻底清除胞内细菌,致使促瘤细菌长期存活。

3、目前以清除肿瘤细胞为中心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受限于肿瘤的多药耐药和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通常疗效有限。在癌症治疗期间,给予抗菌药治疗,对于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改善肿瘤预后都有积极意义。因此,抗肿瘤活性物质结合抗菌药的组合疗法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的联用组合药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联用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4、所述抗肿瘤活性物质选自化疗药、光敏剂、具有抗癌活性的无机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化疗药选自阿霉素、柔红霉素、伊达比星、顺铂、奥沙利铂或米托蒽醌,所述光敏剂选自吲哚菁绿(ir-808)、新吲哚菁绿(ir-820)、二氢卟吩e6或替莫卟吩,所述具有抗癌活性的无机金属盐选自硫酸亚铁、氯化铁、硫酸铜、氯化锰或氯化镁;

5、所述抗菌药物选自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苄青霉素、头孢克罗、甲硝唑或磺胺甲噁唑。

6、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用量比w:w为1~10:1。

7、进一步地,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组合物,或者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自组装纳米粒。

8、一种肿瘤治疗药物,包括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9、所述抗肿瘤活性物质选自化疗药、光敏剂、具有抗癌活性的无机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化疗药选自阿霉素、柔红霉素、伊达比星、顺铂、奥沙利铂或米托蒽醌,所述光敏剂选自吲哚菁绿(ir-808)、新吲哚菁绿(ir-820)、二氢卟吩e6或替莫卟吩,所述具有抗癌活性的无机金属盐选自硫酸亚铁、氯化铁、硫酸铜、氯化锰或氯化镁;

10、所述抗菌药物选自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苄青霉素、头孢克罗、甲硝唑或磺胺甲噁唑。

11、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用量比w:w为1~10:1。

12、进一步地,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肿瘤活性物质与抗菌药物的组合物。

13、进一步地,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肿瘤活性物质与抗菌药物的自组装纳米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5、1、基于肿瘤内促瘤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生长、转移以及降低化疗药治疗效果,本发明发现在肿瘤治疗中引入抗菌药物清除促瘤细菌,可以消除促瘤细菌对肿瘤治疗的不利影响,提高抗肿瘤活性物质的肿瘤治疗效果,这具体体现在肿瘤抑制率的提高和远端转移的减少。因此,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优异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可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

16、2、本发明提供多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用于肿瘤治疗,包括化疗药、光敏剂和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无机金属盐,在抗肿瘤治疗中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可以减少耐药、降低毒性,从而改善癌症治疗。

17、3、本发明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无机金属盐同时也具有抗菌作用,在与抗菌药联合使用时,可提高对肿瘤胞内菌的杀伤作用,从而彻底清除促瘤细菌。

18、4、本发明采用抗肿瘤药和抗菌药物进行联用的药物组合,可以清除肿瘤瘤内菌,有效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改善癌症治疗预后。



技术特征:

1.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联用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用量比w:w为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组合物,或者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自组装纳米粒。

4.一种肿瘤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的用量比w:w为1~1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肿瘤活性物质与抗菌药物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肿瘤活性物质与抗菌药物的自组装纳米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用组合药物,所述联用组合药物包括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菌药物。鉴于肿瘤内细菌可通过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及使治疗药物失活等多种机制降低抗肿瘤治疗效果,本发明发现在肿瘤治疗药物中使用抗菌药物,可通过消除细菌的不利影响来改善抗肿瘤药物的癌症治疗效果,弥补仅使用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不足,提高抗肿瘤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或者生活质量,在肿瘤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姚静,熊慧,邱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药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