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祛痰止咳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为痰多、咳嗽、喘息、呼吸不畅、咽痒或痛、哮鸣、鼻塞、流涕等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患者众多,该疾病影响患者的工作、休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2、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六淫邪气,尤其是寒、热、燥邪,多从皮毛、口鼻而入,使肺的宣发功能失常,气机郁滞,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胸闷气促、鼻塞流涕,邪气外束,津聚为痰,故咳嗽多有痰。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3、目前,西医止咳化痰的常用药有氯化铵、必消痰等药物,其对于抑制短期的痰多症状具有显著疗效,但并不能有效止咳祛痰,同时具有一定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痰止咳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通过各中药组分的选择,经各位中药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进而对咳嗽咳痰具有显著疗效且见效快。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祛痰止咳的中药复方制剂,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得:
4、板蓝根50~80份、紫萁贯众10~15份、党参20~80份、鱼腥草40~60份、甘遂30~50份、紫苏子10~30份、筋骨草20~40份、麦冬10~30份、百部10~20份、陈皮10~20份、黄芪20~40份和连翘20~30份。
5、优选地,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得:
6、板蓝根60份、紫萁贯众12份、党参40份、鱼腥草50份、甘遂40份、紫苏子20份、筋骨草30份、麦冬20份、百部15份、陈皮15份、黄芪30份和连翘25份。
7、优选地,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剂型为粉剂、片剂或颗粒剂。
8、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a)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并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10、(b)向混合物料中加入葡萄糖和水并混匀,得到混悬液;
11、(c)向灭菌后的混悬液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进行发酵处理,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长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12、(d)待发酵结束后,将发酵产物进行烘干、粉碎,得到发酵粉末,再将发酵粉末与辅料共混并加工成相应剂型的中药复方制剂。
13、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混合物料的目粒度不低于60目。
14、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葡萄糖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0.5%~1.5%;水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120%~160%。
15、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所述复合微生物的接种量为混悬液质量的0.8%~1.2%;所述酵母菌、长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0.4~0.6)∶(2~4)。
16、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酵母菌为产朊假丝酵母;长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atcc55813;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atcc 8014。
17、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发酵温度为20~45℃,发酵时间为50~80h。
18、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辅料包括蔗糖、淀粉、糊精和羟甲基纤维素钠。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0、本申请发明人根据中医理论,基于不同病因多方面治疗,以标本兼治为目的,筛选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泻水逐肿、降气消痰、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以及燥湿化痰等功效的天然植物药物,再按照特定配比将各天然药物制成中药复方制剂,能够快速改善咳嗽咳痰症状,治疗效果显著、疗效快,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21、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菌种进行发酵处理,能够充分促进各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析出以及提高有效成分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了制备复方制剂的整体功效。
1.一种祛痰止咳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剂型为粉剂、片剂或颗粒剂。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混合物料的目粒度不低于6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葡萄糖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0.5%~1.5%;水的添加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120%~1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复合微生物的接种量为混悬液质量的0.8%~1.2%;所述酵母菌、长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0.4~0.6)∶(2~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酵母菌为产朊假丝酵母;长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atcc55813;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atcc 801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发酵温度为20~45℃,发酵时间为50~80h。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辅料包括蔗糖、淀粉、糊精和羟甲基纤维素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