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抽吸导管。
背景技术:
1、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系统血管内膜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包括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以及陷入的红细胞。目前,治疗血栓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抗血栓治疗法和物理恢复血管通畅的人工机械方法。
2、但是由于进入血管的溶栓抗凝药物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和毒害,同时由于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排出。因此,存在于血管中的抗栓药物的浓度都比较低,通过抗血栓药物进行抗栓具有作用效果缓慢等缺点,无法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梗塞、急性下肢深静脉栓塞等急性血栓性疾病,对于这类疾病,则只能采取物理取栓的方法。
3、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血栓抽吸导管,可以减缓血栓阻断血流,恢复血液供应。但是,现有抽吸导管在推送的过程中,遇到弯曲血管的部位难以保证良好的过弯性能,抽吸导管不仅难以通过弯曲血管并且抽吸导管在通过弯曲血管后,导管内腔容易塌陷影响抽吸速率。而且,现有的血栓抽吸导管在进行血栓抽吸时,难以完全清除附着于弯曲血管处的血栓,导致抽吸后仍存在血栓残留,存在再次栓塞的风险。
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血栓抽吸导管的抽吸速率低、抽吸腔容易堵塞的问题。
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抽吸导管,包括相连的导管座以及导管本体,其中,所述导管本体包括抽吸管以及导丝管,所述抽吸管的远端设置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开设于所述抽吸管的侧面;所述抽吸管包括支撑单元以及设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密封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和/或密封单元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
3、本发明中的抽吸导管,导管本体远端的硬度较小,因此导管本体在通过弯曲血管时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并且导管本体远端与血管内壁接触的部位更加柔软,从而在推送过程中对血管内壁的刺激性较小,不易对血管内壁造成二次伤害。
4、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抽吸导管,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抽吸口设置于所述抽吸管的远端部,所述抽吸口的端面相对于所述抽吸管轴向倾斜设置;所述抽吸口的端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抽吸管的管腔相连通。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通过编织丝螺旋缠绕形成的编织管,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设置在支撑单元内侧的密封内管以及设置在支撑单元外侧的密封外管。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编织管的编织密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或者所述编织管的丝径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所述密封内管和/或密封外管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或者密封内管和/或密封外管的材料厚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弹簧管,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所述编织管与所述弹簧管复合成型,所述弹簧管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抽吸管的支撑单元向内凹陷形成容纳部,所述导丝管设置在容纳部内。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导管座的远端设置有应力缓冲座,所述应力缓冲座套设在导管本体外侧;所述应力缓冲座的硬度大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硬度,且所述应力缓冲座的硬度小于所述导管座的硬度。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应力缓冲座上设置有应力缓冲环,所述应力缓冲环呈环形槽状设置或者呈螺旋凸环状设置。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用于指示导管本体的远端位置以及抽吸口的朝向方向;所述显影部包括设置在抽吸口近端部的第一显影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抽吸口远端部的第二显影件。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一显影件和所述第二显影件在所述导管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错位设置。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的硬度小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硬度。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导管座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抽吸管的抽吸座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导丝管的导丝座,所述抽吸座设置在所述导丝座的一侧,所述抽吸座与所述导丝座之间设置有握持部
1.一种抽吸导管,包括相连的导管座以及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抽吸管以及导丝管,所述抽吸管的远端设置有抽吸口,所述抽吸口开设于所述抽吸管的侧面;所述抽吸管包括支撑单元以及设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密封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和/或密封单元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口设置于所述抽吸管的远端部,所述抽吸口的端面相对于所述抽吸管轴向倾斜设置;所述抽吸口的端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抽吸管的管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通过编织丝螺旋缠绕形成的编织管,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设置在支撑单元内侧的密封内管以及设置在支撑单元外侧的密封外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管的编织密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或者所述编织管的丝径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所述密封内管和/或密封外管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或者密封内管和/或密封外管的材料厚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弹簧管,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所述编织管与所述弹簧管复合成型,所述弹簧管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依次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的支撑单元向内凹陷形成容纳部,所述导丝管设置在容纳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的远端设置有应力缓冲座,所述应力缓冲座套设在导管本体外侧;所述应力缓冲座的硬度大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硬度,且所述应力缓冲座的硬度小于所述导管座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座上设置有应力缓冲环,所述应力缓冲环呈环形槽状设置或者呈螺旋凸环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用于指示导管本体的远端位置以及抽吸口的朝向方向;所述显影部包括设置在抽吸口近端部的第一显影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抽吸口远端部的第二显影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影件和所述第二显影件在所述导管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错位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的硬度小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硬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抽吸管的抽吸座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导丝管的导丝座,所述抽吸座设置在所述导丝座的一侧,所述抽吸座与所述导丝座之间设置有握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