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0666发布日期:2023-05-17 08: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ct设备配合支撑架,具体涉及一种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


背景技术:

1、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ct诊断一般为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平扫ct一般为横断面扫描,多以听眦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或向下连续扫描,ct检查具有密度分辨力高等特点,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只需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患者接受,且随诊方便,尤其是对于急诊病人能较快做出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病人起到重要作用。在对病人头部、躯干及下肢等部位进行检测的时候,因为病人所躺的姿势不一样,ct所扫描图像显示的相对位置也会有细微的区别,所以对病灶的定位就不够准确,影响到后续的治疗和手术。

2、通常,在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时,需要使患者保持特定姿势,一般要求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下肢膝关节处拾高,尽可能保持胸椎、腰椎椎体、臀部和下肢生理弧度为自然弧度,头部则要求适当垫高,必要时需要特殊调整身体曲度以达到最佳扫描检查效果,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做出这些动作不难,但对于昏迷等失去意识的急诊患者来说,如何保证其ct检查时的姿势是一项难题,传统做法是通过医护人员进行人工扶持,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缺少针对ct设备配合使用的针对患者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式支撑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与ct设备床板配合的,同时或部分对头部、躯干及下肢进行分别调节或组合调节式的支撑架。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包括支架,还包括头部气囊组件和至少一组躯体气囊组件,所述的头部气囊组件和/或躯体气囊组件包括矩形框架,且在矩形框架底部固定有支撑底板,在该支撑底板上侧且在框架内并列套装有多个并列的弹簧气囊,同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与各弹簧气囊对应的旋转调节阀;所述旋转调节阀包括匹配且密封套装在一起的外环壳体和内圆柱体,在外环壳体的圆周侧壁上间隔度分布有三个气孔,各气孔分别对应安装有供气嘴、进气嘴和排气嘴,所述的内圆柱体内部有弧形导流通道,该通道的两个端口间隔度,在所述弧形导流通道的外壁上安装有旋钮;在支架的两侧壁板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内侧轨道槽,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外侧壁设置有燕尾插销,该燕尾插销匹配套装于所述内侧轨道槽内,在所述内侧轨道槽的中心套装有供气管,从供气管引出多个供气支管分别与相应的旋转调节阀的供气嘴连接,从各旋转调节阀进气嘴与相应的弹簧气囊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供气管与高压包的出气口连接。

3、其中,该支架可以是由四周型材通过端部螺栓或扣件固定组合而成,其包括左右两侧壁板和前后两侧壁板,支架至少在位于两侧壁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内侧轨道槽。

4、其中,躯体气囊组件的矩形框架可以包括型材框架侧壁和型材框架端壁,在一侧的型材框架侧壁的上部分别安装有一系列旋转调节阀。

5、其中,所述弹簧气囊可以是沿竖向折叠的密闭囊体,其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在支撑底板的相应的卡槽内,底座上安装有进排气嘴,进排气嘴连通于弹簧气囊内腔。

6、其中,在外环壳体上还可以设置一个定位柱,在内圆柱体的内部上间隔度设置三个定位槽。

7、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气囊组件包括矩形框架、头枕气囊和颈枕气囊,其中,头枕气囊的结构与所述弹簧气囊的结构相同但表面积更大以便适合支撑头部,颈枕气囊圆柱形气囊,头枕气囊和颈枕气囊分别配置有独立的旋转调节阀,或者头枕气囊和颈枕气囊共用一个旋转调节阀。

8、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的内侧轨道槽内,设置有冗余空间,同时将供气支管采用具有柔韧性的软管,将柔韧的供气支管迂回布置于所述冗余空间内。

9、进一步地,将多个弹簧气囊分别具有独立的矩形框架,多个弹簧气囊相邻侧壁之间设置衔接结构,以实现数量增加,以及各躯体气囊组件之间自由组合。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与ct设备床板配合,且能够对头部、躯干及下肢进行分别调节或组合调节。主要针对麻醉病人或者躯体自由度失控或者不能自理的患者,将该组合调节式支撑架置于ct设备床板上合适位置,将患者躺卧于该组合调节式支撑架上侧,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相应位置的旋转调节阀,最终使患者下侧被支撑形成复合其体型生理弧线的支撑形状,以达到最佳的照射效果。由于头部气囊组件和躯体气囊组件的各材质分别为不阻挡射线的非金属材质,不会影响透射效果。

11、本发明通过控制每个旋转调节阀能够分别控制每个弹簧气囊的独立升降至合适高度。根据不同弹簧气囊对应人体下方生理弧线对应的支撑部位,可以通过转动旋钮实现该部位的升降调节,通过向弹簧气囊内供气,使弹簧气囊升高,通过弹簧气囊向外排气,使弹簧气囊降低。操作非常方便,能够迅速灵活控制各弹簧气囊升降程度。

12、本发明还可以在支架的内侧轨道槽内设置有冗余空间且将供气支管采用具有柔韧性的软管后,允许所述燕尾插销在内侧轨道槽中滑动,即允许头部气囊组件和位气囊组件在支架内侧适度移动一段距离,从而达到适配于不同患者的效果。

13、本发明还可以将多个弹簧气囊分别具有独立的矩形框架,多个弹簧气囊相邻侧壁之间设置衔接结构,以实现数量增加,以及各躯体气囊组件之间自由组合,用以适配不同患者。



技术特征:

1.一种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气囊组件(4)和至少一组躯体气囊组件(5),所述的头部气囊组件(4)和/或躯体气囊组件(5)包括矩形框架,且在矩形框架底部固定有支撑底板(21),在该支撑底板(21)上侧且在框架内并列套装有多个并列的弹簧气囊(8),同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与各弹簧气囊(8)对应的旋转调节阀(14);所述旋转调节阀(14)包括匹配且密封套装在一起的外环壳体(17)和内圆柱体(18),在外环壳体(17)的圆周侧壁上间隔(120)度分布有三个气孔,各气孔分别对应安装有供气嘴、进气嘴和排气嘴,所述的内圆柱体(18)内部有弧形导流通道(19),该通道的两个端口间隔(120)度,在所述弧形导流通道(19)的外壁上安装有旋钮(15);在支架的两侧壁板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内侧轨道槽(2), 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外侧壁设置有燕尾插销(9),该燕尾插销(9)匹配套装于所述内侧轨道槽(2)内,在所述内侧轨道槽(2)的中心套装有供气管(11),从供气管(11)引出多个供气支管(12)分布与相应的旋转调节阀(14)的供气嘴连接,从各旋转调节阀(14)进气嘴与相应的弹簧气囊(8)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进气管(13),所述供气管(11)与高压包(52)的出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是由四周型钢通过端部螺栓或扣件固定组合而成,其包括左右两侧壁板和前后两侧壁板,支架(1)至少在位于两侧壁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内侧轨道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躯体气囊组件(5)的矩形框架包括型材框架侧壁(6)和型材框架端壁(7),在一侧的型材框架侧壁(6)的上部分别安装有一系列旋转调节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气囊(8)是沿竖向折叠的密闭囊体,其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在支撑底板(21)的相应的卡槽内,底座上安装有进排气嘴,进排气嘴连通于弹簧气囊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外环壳体(17)上设置一个定位柱,在内圆柱体(18)的内部上间隔(120)度设置三个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气囊组件(4)包括矩形框架、头枕气囊(22)和颈枕气囊(23),其中,头枕气囊(22)的结构与所述弹簧气囊(8)的结构相同但表面积更大以便适合支撑头部,颈枕气囊(23)圆柱形气囊,头枕气囊(22)和颈枕气囊(23)分别配置有独立的旋转调节阀(14),或者头枕气囊(22)和颈枕气囊(23)共用一个旋转调节阀(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的内侧轨道槽(2)内,设置有冗余空间(10),同时将供气支管(12)采用具有柔韧性的软管,将柔韧的供气支管(12)迂回布置于所述冗余空间(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弹簧气囊(8)分别具有独立的矩形框架,多个弹簧气囊(8)相邻侧壁之间设置衔接结构,以实现数量增加,以及各躯体气囊组件之间自由组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头部、躯干及下肢组合调节支撑架,包括支架,还包括头部气囊组件和至少一组躯体气囊组件,在矩形框架底部固定有支撑底板,在支撑底板上侧套装有多个弹簧气囊,在矩形框架侧壁安装有对应的旋转调节阀,在支架两侧壁板内侧面设置内侧轨道槽,在矩形框架的外侧壁设置有燕尾插销,该燕尾插销匹配套装于所述内侧轨道槽内,内侧轨道槽中心套装的供气管引出多个供气支管分别与相应的旋转调节阀的供气嘴连接,从各旋转调节阀进气嘴与相应的弹簧气囊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进气管,所述供气管与高压包的出气口连接。本发明能够与CT设备床板配合,且能够对头部、躯干及下肢进行分别调节或组合调节,操作非常方便,能够迅速灵活控制各弹簧气囊升降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礼,段前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治礼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