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9650发布日期:2023-04-19 07:1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介入术后护理,特别是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


背景技术:

1、介入治疗常选取股动脉进行穿刺,为防止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情况发生,术后需要绝对卧床24小时,穿刺侧肢体严格制动,并使用砂袋压迫穿刺点6-8小时,因此在此阶段如何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未穿刺侧手、脚可正常活动;

2、穿刺侧肢体具体的预防措施一般为:1.患者卧床,穿刺侧做踝泵运动,尽最大努力背伸、跖屈及环转,背伸与跖屈患者容易做到,但是对于环转运动,患者不能长时间坚持循环做,且做几次后患者脚部出现发酸的感觉,导致患者后续环转运动不易做到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的效果;

3、2.需要护理人员从脚踝到膝盖方向按摩患者的小腿肌肉,以促进血液回流,人工按摩存在增加护理人员护理负担及占用人力资源的问题,且按摩时间长了,护理人员手臂容易出现发酸无力的现象,影响对小腿肌肉的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 ,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很难长时间坚持做环转运动及护理人员为患者按摩小腿增加护理负担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开口朝下且左右方向的u型壳,u型壳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往复丝杠,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u型架,u型架上侧与u型壳滑动连接,u型架前后两侧分别经左右轴向的支撑轴铰接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弧口相对且可产生相对或相背摆动,两个弧形板从左向右摆动的幅度逐渐减小;

3、所述的u型壳左端球铰接有倒l型杆,倒l型杆上端远离u型壳的一侧固定有开口朝下的罩体,倒l型杆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灯泡型的滑槽,u型壳上端固定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左右贯通的矩形框,矩形框内滑动连接有横杆,u型壳上端固定有圆环框,圆环框内滑动连接有圆柱,横杆右端与圆柱转动连接且其左端固定有灯泡型的滑杆,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往复丝杠随圆柱在圆形框内逆时针或顺时针滑动而产生单向转动。

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5、1.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倒l型杆与u型壳为球铰接,滑杆与滑槽的配合处为灯泡型的形状,且设置圆形框、横杆、矩形框与圆柱,能够使得罩体带动患者脚部产生从跖屈状态先转向内侧再转向外侧的环转运动,环转运动能够促进淋巴回流与下肢血液循环;

6、2.设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中间锥齿轮、第二棘爪与内棘齿槽,能够使往复丝杠无论在双轴电机为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时均能保持单向转动,进而使得u型架产生先从左向右再从右向左方向的往复移动;

7、3.设置弧形板,直齿轮、齿条、凸轮、第一棘爪与卷簧,能够使得凸轮在随u型架向右移动时,间歇性的对弧形板进行挤压,两个弧形板带动按摩垫的相对摆动实现对小腿的挤压按摩,在u型架向左移动时,弧形板不会挤压小腿,确保血液从远心端回流至近心端;

8、4.设置多个齿条的齿数从左向右依次递减,能够满足小腿靠近脚踝处细且靠近膝盖处粗的生理特点,且设置压簧片与按摩垫,以适应于不同粗细腿型的患者,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预防血栓的效果;

9、5.本发明根据患者穿刺后肢体不能动的特性设计,将u型壳罩在患者小腿上,将罩体罩在患者脚上对患者进行腿部按摩,辅助患者进行环转运动,保证了按摩力度与环转运动的正确性,有利于腿部的血液循环,且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包括开口朝下且左右方向的u型壳(1),其特征在于,u型壳(1)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往复丝杠(2),往复丝杠(2)上螺纹连接有u型架(3),u型架(3)上侧与u型壳(1)滑动连接,u型架(3)前后两侧分别经左右轴向的支撑轴铰接有弧形板(4),两个弧形板(4)弧口相对且可产生相对或相背摆动,两个弧形板(4)从左向右摆动的幅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壳(1)内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齿条(14),u型架(3)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竖轴(15),竖轴(15)与u型架(3)之间经卷簧(16)连接,竖轴(15)上套装有可与齿条(14)啮合的直齿轮(17),竖轴(15)下端固定有凸轮(18),支撑轴与弧形板(4)之间设有扭簧(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齿条(14)的齿数从左向右依次递减,竖轴(15)上开设有第一缺槽且直齿轮(17)上开设有第二缺槽,第二缺槽内铰接有第一棘爪(20),第一棘爪(20)自由端插入第一缺槽内且其后侧经弹性片与第二缺槽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壳(1)内固定有与圆形框同轴的双轴电机(21),双轴电机机(21)上侧输出端固定有摇杆(22),圆柱(12)与摇杆(22)自由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丝杠(2)左端固定有中间锥齿轮(23),双轴电机(21)下侧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位于第一锥齿轮(24)的下方,双轴电机(21)下侧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圆盘(26)与第二圆盘(27),第二圆盘(27)位于第一圆盘(26)的下方,:第一圆盘(26)与第二圆盘(27)位于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之间,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内棘齿槽(28),两个内棘齿槽(28)的齿槽方向相反,上侧的的内棘齿槽(28)的齿槽方向沿逆时针方向分布,第一圆盘(26)与第二圆盘(27)上分别铰接有第二棘爪(29),两个第二棘爪(29)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第二棘爪(29)的自由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内棘齿槽(28)内,第二棘爪(29)一侧经弹簧与第一圆盘(26)或第二圆盘(2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簧(16)的弹力大于弹性片的弹力,卷簧(16)的初始状态为蓄力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弧形板(4)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空槽,空槽底部经多个压簧片连接有按摩垫(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其特征在于,最左侧的所述齿条(14)的齿数等于直齿轮(17)齿数的四分之一。


技术总结
一种肢体防血栓用具,有效的解决了患者很难长时间坚持做环转运动及护理人员为患者按摩小腿增加护理负担的问题;包括U型壳,U型壳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U型架,U型架前后两侧分别经左右轴向的支撑轴铰接有弧形板;U型壳左端球铰接有倒L型杆,倒L型杆上端固定有罩体,倒L型杆上开设有滑槽,U型壳上端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矩形框,矩形框内滑动连接有横杆,U型壳上端固定有圆环框,圆环框内滑动连接有圆柱,横杆右端与圆柱转动连接且其左端固定有滑杆,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保证了按摩力度与环转运动的正确性,有利于腿部的血液循环,且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宋晶,张海燕,贺晓宁,张景云,王梦娇,李艳,蔡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