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05924发布日期:2023-03-31 21:3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养老服务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数量在逐年的递增,导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现行养老机构养老模式虽然可以缓解部分的养老压力,但存在养老机构发展缓慢、老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养老资源分配不均与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而居家养老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其通过居家方式较大程度缓解了我国现行养老模式对应的养老压力,同时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思想需要,无疑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养老模式。
3.而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中不能有效的确保居家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无法实时监测居家养老人员的健康数据和行为轨迹,以至于无法保证对居家养老人员安全、健康监测,监护人也无法有效的得到居家养老人员的健康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能够实现对居家养老人员安全、健康监测,并将安全健康信息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方便获取居家养老人员的各类安全健康信息,确保居家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获取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
7.s2、根据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模式选择,确定监测权限;
8.s3、基于所述监测权限,获取所述养老对象的体征数据、活动动态数据;
9.s4、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分析;
10.s5、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养老对象的健康状态,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
11.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具体为:对区域内居家养老人员的数量进行统计,进而获取该区域对应的居家养老人员对应的数量和基础信息,并对该区域对应的居家养老人员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
12.进一步的,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住户位置信息、亲属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方式。
13.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模式选择,确定监测权限具体为:对所述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对所述养老对象的基本监测权限,根据居家养老人员的年龄、性别和病史制定监测计划,通过居家养老人员佩戴的健康监测设备和对应安装的监测设备进行数据监测和传输;接收所述养老对象的服务模式选择,选择需要监控的范围,居家养老人员在基本监测基础上增加监测条件。
14.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监测权限,获取所述养老对象的体征数据、活动动态数据具体为:
15.在不同的监测时间内对居家养老人员的居家行为进行监测:预先在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楼道口安装监控摄像头,根据监测权限制定开启条件,得到居家养老人员的活动动态数据;
16.居家养老人员佩戴健康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权限制对居家养老人员的体征进行监测,得到体征数据。
17.进一步的,所述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具体为:对不同监测时间段的监测数据进行标记,通过训练模型生成居家养老人员的居家数据评估值;对不同时间段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并与当前时间段的评估值进行对比。
1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养老对象的健康状态具体为:当监测数据与评估值比较超过预设阈值,产生报警信号并发送至预留的亲属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方式中。
19.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居家养老人员安全、健康监测,并将安全健康信息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方便获取居家养老人员的各类安全健康信息,确保居家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2.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获取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
24.对区域内居家养老人员的数量进行统计,进而获取该区域对应的居家养老人员对应的数量和基础信息,并对该区域对应的居家养老人员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
25.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住户位置信息、亲属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方式。
26.s2、根据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模式选择,确定监测权限;
27.对所述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对所述养老对象的基本监测权限,根据居家养老人员的年龄、性别和病史制定监测计划,通过居家养老人员佩戴的健康监测设备和对应安装的监测设备进行数据监测和传输;接收所述养老对象的服务模式选择,选择需要监控的范围,居家养老人员在基本监测基础上增加监测条件。
28.s3、基于所述监测权限,获取所述养老对象的体征数据、活动动态数据;
29.在不同的监测时间内对居家养老人员的居家行为进行监测:预先在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楼道口安装监控摄像头,根据监测权限制定开启条件,得到居家养老人员的活动动态数据;
30.居家养老人员佩戴健康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权限制对居家养老人员的体征进行监测,得到体征数据。
31.s4、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分析;
32.对不同监测时间段的监测数据进行标记,通过训练模型生成居家养老人员的居家数据评估值;对不同时间段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并与当前时间段的评估值进行对比。
33.s5、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养老对象的健康状态,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
34.当监测数据与评估值比较超过预设阈值,产生报警信号并发送至预留的亲属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方式中。根据居家养老人员的具体定位范围内定位周围的服务人员进行派单进行上门居家服务老人和居家护理服务
3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居家养老人员安全、健康监测,并将安全健康信息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方便获取居家养老人员的各类安全健康信息,确保居家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s2、根据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模式选择,确定监测权限;s3、基于所述监测权限,获取所述养老对象的体征数据、活动动态数据;s4、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分析;s5、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养老对象的健康状态,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具体为:对区域内居家养老人员的数量进行统计,进而获取该区域对应的居家养老人员对应的数量和基础信息,并对该区域对应的居家养老人员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住户位置信息、亲属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模式选择,确定监测权限具体为:对所述基本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对所述养老对象的基本监测权限,根据居家养老人员的年龄、性别和病史制定监测计划,通过居家养老人员佩戴的健康监测设备和对应安装的监测设备进行数据监测和传输;接收所述养老对象的服务模式选择,选择需要监控的范围,居家养老人员在基本监测基础上增加监测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监测权限,获取所述养老对象的体征数据、活动动态数据具体为:在不同的监测时间内对居家养老人员的居家行为进行监测:预先在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楼道口安装监控摄像头,根据监测权限制定开启条件,得到居家养老人员的活动动态数据;居家养老人员佩戴健康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权限制对居家养老人员的体征进行监测,得到体征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具体为:对不同监测时间段的监测数据进行标记,通过训练模型生成居家养老人员的居家数据评估值;对不同时间段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并与当前时间段的评估值进行对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养老对象的健康状态具体为:当监测数据与评估值比较超过预设阈值,产生报警信号并发送至预留的亲属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方式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的居家养老智能管理方法,属于养老服务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S2、根据养老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模式选择,确定监测权限;S3、基于所述监测权限,获取所述养老对象的体征数据、活动动态数据;S4、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分析;S5、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养老对象的健康状态,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本发明能实现对居家养老人员安全、健康监测,并将安全健康信息传输至监护人移动端,方便获取居家养老人员的各类安全健康信息,确保居家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养老人员的安全监护。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 武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小橙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3/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