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肠造瘘引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以及用于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顶杆。
背景技术:2.肠造瘘手术是指将肠管通过腹壁而开口于体外,从而起到减压、营养供给、肠道内容物转流等作用的一种手术方式。是很多种小儿外科疾病,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粪性腹膜炎、肠闭锁等急腹症类疾病的急救措施。行肠造瘘手术后的患儿容易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溃疡、造瘘口狭窄、造瘘口脱垂、暂时性短肠等问题,从而引起的造瘘液过度丢失或伤口感染等各种相关并发症发生,为临床及护理工作造成巨大挑战。现有的造口袋常常仅限于盛装造瘘液的作用,不利于防治患儿的各种并发症。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1382998u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造口肠管脱垂的出口管,包括管体,其一端膨胀形成可置于肠腔内的填充囊体,另一端膨胀形成位于腹腔外的集液囊体,填充囊体和集液囊体的内部均为中空状,填充囊体和集液囊体的外周均分布有若干个出液孔,管体内部设有流道,流道分别与填充囊体以及集液囊体的内部相通。通过将出口管设置成哑铃状,形成中间细两端膨大的结构,使用时将填充囊体塞入至肠腔内,为脱垂后复位的肠管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集液囊体位于腹腔外,同时可用来安装造口袋。上述专利不仅结构复杂,不利于造瘘液回输及容易导致造瘘液外流对皮肤造成刺激。上述专利虽然对造口处具有一定的狭窄支撑、防脱垂等作用,但其功能有限。首先,造瘘液过多等停留在造口袋内较易渗漏到周围皮肤,故其对造瘘口周围皮肤不具有保护作用而容易导致患者溃疡;其次,由于其出口管设置成哑铃状,形成中间细两端膨大的结构,因此该出口管置入肠腔时不方便,需依靠钳夹折叠蘑菇头等方式实现置管,折叠过程中易损伤患儿肠管;再次,不方便护士冲洗经出口管回流灌肠进行清洗,当出口管使用时间较长时,容易导致粪渣堆积,从而在哑铃状的膨大结构处造成肠梗阻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采用拼接结构能够选择性的将造瘘液定向引流至造瘘袋内或出口管中,当转流至出口管中时可减少造瘘液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设置出口管也利于清洗、回流灌肠、肠液回输等操作。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包括蘑菇管、出口管、用于连接所述蘑菇管与所述出口管的拼接接头以及造瘘袋,所述蘑菇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口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拼接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拼接接头位于所述造瘘袋内,所述蘑菇管所述蘑菇管的第一端设置有蘑菇头,其第二端穿过所述造瘘袋的一侧壁,所述出口管穿过所述造瘘袋的另一侧壁。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造瘘袋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盘,所述出口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盘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出口管与所述第一固定盘一体成型。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拼接接头包括管套及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固定在所述出口管的第一端端部,所述管套固定在所述蘑菇管的第二端端部,所述管套与所述插接头插接配合。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接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环纹,从所述插接头与所述出口管的第一端的连接处到所述插接头的自由端,所述环纹的直径逐渐变小。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贴设在造口处的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蘑菇管穿过的圆孔,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外围与所述造瘘袋的第一薄膜壁相连。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蘑菇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液孔。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蘑菇头的顶部设置有便于插入顶杆的中通孔。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通孔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环形挡壁,所述环形挡壁位于所述蘑菇头的内腔体内。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出口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管封头,所述管封头的端部通过连接带与所述出口管的侧壁相连。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造瘘袋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出口管穿过的插管口及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外围与所述造瘘袋的第二薄膜壁相连,所述插管口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上,所述插管口与出口管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柔性管塞。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顶杆,包括杆体、推柄以及圆插头,所述推柄固定在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圆插头固定在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所述圆插头与上述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蘑菇头的顶部设置的中通孔相适配。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设置有蘑菇管及出口管,蘑菇管的第一端设置有蘑菇头,当蘑菇头放入至肠造瘘口内后,能够使得肠造瘘口膨大并与腹壁的内侧相抵从而有效形成了对肠造瘘口的支撑及限位,防止肠远端从造造瘘袋接口处脱落,有效解决了肠远端容易出现的造口狭窄梗阻及易于脱垂等问题。蘑菇管与出口管通过拼接接头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将造瘘液引流至造瘘袋内或出口管中,当引流至出口管中时可减少造瘘液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当采用出口管也更加方便医护人员对蘑菇管及出口管进行清洗、方便便医护人员进行回流灌肠操作,当需要进行肠液回输时也可以作为肠液回输管道来使用。蘑菇头的顶部设置有便于插入顶杆的中通孔,通过与顶杆配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哑铃状的膨大结构难以放入至肠管内的问题。此外,当出口管管封头后,可依据治疗实际的需要对肠造瘘口进行临时性封堵,防止肠造瘘液过多流失,可一定程度延长短肠综合征患者肠液吸收时间。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造瘘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蘑菇管的安装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及三中提供的拼接接头的a局部图。
26.图中:
27.1、蘑菇管;2、出口管;3、拼接接头;4、造瘘袋;31、管套;32、插接头;321、环纹;41、插管口;42、第一固定盘;44、第二薄膜壁;45、柔性管塞;5、管封头;6、连接带;7、第二固定盘;71、圆孔;43、第一薄膜壁;12、蘑菇头;121、通液孔;122、中通孔;451、插接部;81、杆体;82、推柄;83、圆插头;9、腹壁;10、肠造瘘口;811、端壁;123、环形挡壁;124、内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2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包括蘑菇管1、出口管2、用于连接蘑菇管1与出口管2的拼接接头3以及造瘘袋4,其中,蘑菇管1的第一端设置有蘑菇头12,实际使用中于患儿的造口处穿过腹壁9置入至患儿的肠道中,蘑菇管1的第二端则穿过第二固定盘7中部的圆孔71后进入至造瘘袋4内,蘑菇管1的第二端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通过拼接接头3可拆卸连接,出口管2的第二端则通过插管口41延伸至造瘘袋4的外部,拼接接头3位于造瘘袋4内,蘑菇管1穿过造瘘袋4的一侧壁,出口管2穿过造瘘袋4的另一侧壁,其延伸至造瘘袋4的外侧,第一固定盘42及第二固定盘7则是为了满足上述结构被动设置的,原则上在不出现泄露的情况下,仅需要蘑菇管1及出口管2穿过造瘘袋4的两个侧壁即可实现上述功能,例如:蘑菇管1的管壁可直接与第一薄膜壁43连为一体,同样能够达到置入顶杆并插入至肠造瘘口10的效果,第一固定盘42及第二固定盘7优选由硅胶等柔性无菌材质制成,柔性材质使得圆孔71的孔径可伸缩,方便造瘘袋4套接在蘑菇管1上。具体使用时,当蘑菇管1的蘑菇头12通过顶杆顶成呈长圆柱体时,可经肠造瘘口10放入至位于腹壁9内侧的肠远端的肠腔内,此时拔出顶杆,蘑菇头12恢复形状呈蘑菇头状,从而将套接在蘑菇头12的肠远端卡接在腹壁9的内侧壁上,由于肠造瘘口10的自身蠕动具有外排造瘘液的外排力且蘑菇头12与肠远端的肠腔内壁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因此蘑菇头12会在外排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顶在腹壁9的内侧壁上,也即当蘑菇头12放入至肠造瘘口10内后,能够使得肠造瘘口10膨大并与腹壁9的内侧壁相抵从而有效形成了对肠造瘘口10的支撑及限位,防止肠远端从造造瘘袋接口处脱落,有效解决了肠远端容易出现的造口狭窄梗阻及易于脱垂等问题,完成蘑菇头12的固定后将造瘘袋4通过圆孔71从蘑菇管1的第二端端部套接在蘑菇管1及肠远端的肠管上以便于收集造瘘液。当蘑菇管1的第二端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相连通时,可通过出口管2向蘑菇管1将肠造瘘液通过出口管2进行外排至具有刻度的引流袋内进行计量,此时只需要通过拼接接头3将二者端部相连即可,也即蘑菇管1与出口管2通过拼接接头
3进行可拆卸连接,就能够实现依据医护人员的需要选择性地将造瘘液引流至造瘘袋4内或出口管2中,当转流至出口管2中时可降低造瘘液对造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在不拆卸蘑菇管1的情况下极大丰富及扩展了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功能,出口管2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对蘑菇管1及出口管2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也能够通过向出口管2内注射清洗液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回流灌肠操作,当然也更加方便医护人员外接其他医疗器具而进行造瘘液收集、计量及回输等操作,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具有多种扩展功能。进一步优选地,造瘘袋4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盘42,出口管2穿过第一固定盘42并与第一固定盘42固定连接,出口管2与第一固定盘42一体成型,也即出口管2与第一固定盘42可以采用同一种材料通过模具一体成型而制成,例如:二者均采用硅胶材质而通过模具生成制成。进一步优选地,蘑菇管1的第一端设置有蘑菇头12,蘑菇头1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液孔121,通液孔121能对造瘘液进行的引流使其进入造瘘袋4或出口管2。
31.为了实现蘑菇管1的第二端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通过拼接接头3快速的可拆卸连接,也即快速的拔插,进一步地,拼接接头3包括管套31及插接头32,插接头32固定在出口管2的第一端端部,管套31固定在蘑菇管1的第二端端部,管套31与插接头32插接配合,之所以将管套31固定在蘑菇管1的第二端端部的目的是由于管套31的开口通常较蘑菇管1的直径更大,从而具有导向作用,使得顶杆能够更好的从管套31插入至蘑菇管1内,出口管2的第一端端部的插接头32则与管套31的形状相适配。当插接头32插入至管套31内,就能够实现蘑菇管1与出口管2的导通,此时通过出口管2进行外排或者肠液回输等操作;当插接头32从管套31内拔出后,蘑菇管1就与出口管2则断开连接,也即不需要出口管2。进一步优选地,插接头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环纹321,从插接头32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的连接处到插接头32的自由端,环纹321的直径逐渐变小,由于蘑菇管1与出口管2用于针对人体的手术环境,故通常采用硅胶等柔性材质,这种材质进行拔插时,由于材料本身具备较好的弹性,故设置若干条环纹321直径之间增大的环纹321,有利于管套31套接在插接头32上能够迅速在环纹321的作用下被膨大而产生收缩力,从而保证管套31与插接头32的外表面处于过盈配合状态。插接头32的自由端的是指不与出口管2相连的一端,从插接头32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的连接处到插接头32的自由端,环纹321的直径逐渐变小的目的是使得管套31的大管径很容易从插接头32的自由端套接在插接头32上,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仅需要适当用暗劲将管套31推向插接头32上直径较大的一端,就能够使得管套31牢固的套接在插接头32上,而拆除则适当用力将插接头32从管套31拔出即可,由此可见这种拼接接头3能够实现蘑菇管1的第二端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的快速拔插,拆装十分方便。此外,除了上述拼接接头3的结构,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采用类似于洗衣机进水管与水龙头之间拔插接头的原理,也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32.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还包括贴设在造口处的第二固定盘7,第二固定盘7的中部设置有供蘑菇管1穿过的圆孔71,第二固定盘7的外围与造瘘袋4的第一薄膜壁43相连。具体使用时,在顶杆的作用下首先将蘑菇管1的蘑菇头12经过肠远端的肠造瘘口10放入至患儿的腹壁9内,然后拔出顶杆使得蘑菇头12恢复形状撑起肠远端而膨大并抵接于腹壁9的内侧壁上,然后通过圆孔71将造瘘袋4从蘑菇管1的第二端套接在蘑菇管1及肠远端的肠管上,再将第二固定盘7贴设在位于肠造瘘口10处的腹壁9外侧壁上。进一步优选地,蘑菇头12的顶部设置有便于插入顶杆的中通孔122,中通孔122使得蘑菇头12的端部,
也即蘑菇管1第一端的端部更加方便与顶杆相抵,中通孔122的孔径与顶杆的圆插头83的外径相适配,优选为二者相等,当圆插头83插入至中通孔122后,由于圆插头83的外径小于顶杆的杆体81直径,也就使得杆体81无法穿过中通孔122,当顶杆用力往蘑菇管1第一端推动蘑菇头12时,会使得呈长圆柱体,从而使得蘑菇头12能够方便的放入至肠造瘘口10内,由此可见,蘑菇头12顶部的中通孔122通过与顶杆配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哑铃状的膨大结构难以放入至肠管内的问题,节省了手术时间及操作风险。为了使得圆插头83与蘑菇头12的内壁更好地抵接,进一步优选地,中通孔122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环形挡壁123,环形挡壁123位于蘑菇头12的内腔体124内,环形挡壁123正好与圆插头83外围的杆体81的端壁811相抵,从而通过端壁811推动环形挡壁123使得蘑菇头12呈长圆柱体而利于其放入至肠造瘘口10内。
33.当需要肠造瘘口10进行临时性封堵,防止肠造瘘液过多流失时,进一步地,出口管2的第二端设置有管封头5,管封头5的端部通过连接带6与出口管2的侧壁相连。通过管封头5能够对出口管2的单端进行密封,防止灰尘等物质进入至造瘘袋4的同时,也能够对肠造瘘口10进行临时性封堵,防止肠造瘘液过多流失,可一定程度延长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肠液吸收时间。
34.实施例二
35.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顶杆,包括杆体81、推柄82以及圆插头83,推柄82固定在杆体81的一端,圆插头83固定杆体81的另一端,圆插头83与上述的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的蘑菇头12的顶部设置的中通孔122相适配。也即中通孔122的孔径与顶杆的圆插头83的外径相适配,当圆插头83插入至中通孔122后,由于圆插头83的外径小于顶杆的杆体81直径,也就使得杆体81无法穿过中通孔122,当顶杆用力往蘑菇管1第一端推动蘑菇头12时,会使得呈长圆柱体,从而使得蘑菇头12能够方便的放入至肠造瘘口10内。为了使得圆插头83与蘑菇头12的内壁更好地抵接,进一步优选地,中通孔122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环形挡壁123,环形挡壁123位于蘑菇头12的内腔体124内,环形挡壁123正好与圆插头83外围的杆体81的端壁811相抵,从而通过端壁811推动环形挡壁123使得蘑菇头12呈长圆柱体而利于其放入至肠造瘘口10内。
36.实施例三
37.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拼接式肠造瘘引流装置,包括蘑菇管1、出口管2、用于连接所述蘑菇管1与出口管2的拼接接头3以及造瘘袋4,蘑菇管1的第二端与出口管2的第一端通过拼接接头3可拆卸连接,拼接接头3位于造瘘袋4内,所述蘑菇管1的第一端设置有蘑菇头12,其第二端穿过造瘘袋4的一侧壁,出口管2穿过造瘘袋4的另一侧壁。
38.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39.为了方便跟换不同功能的出口管2,进一步地,造瘘袋4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供出口管2穿过的插管口41及第一固定盘42,第一固定盘42的外围与造瘘袋4的第二薄膜壁44相连,插管口41固定在第一固定盘42上,通过第一固定盘42能够增强插管口41的结构强度并固定插管口41。进一步优选地,插管口41与出口管2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柔性管塞45,柔性管塞45的插接部451的外径与插管口41的内径相适配,插接部451中部设置有供出口管2穿过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出口管2的外径相适配,出口管2与柔性管塞45过盈配合,柔性管塞45通常采用橡胶或者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具备良好的弹性,通过合理设置插管口41与出口管2之间的插接部451厚度,可以通过上述构件过盈配合的方式使得插管口41与出口管2
之间缝隙被完全堵死,这样当进行出口管2输送造瘘液时,造瘘袋4内的液体不会通过插管口41泄露。
4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