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177发布日期:2022-11-25 16:4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针。


背景技术:

2.针灸疗法(acupuncture),即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治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针灸针最早的雏形是针石。针砭治病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像一个人手持尖锐器具,治疗病人腹病疾病,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多为银质或不锈钢,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
3.现有的针灸针在未使用时插放在布袋或盒子内,单个针灸针缺少保护措施,容易被污染,在取放等操作下会损坏,且针灸针的针柄与针体多是固定式的结构,不可拆卸,在针灸针的消毒过程中针柄部分容易存在消毒死角,降低针灸针整体洁净度,且针灸针上的防护套结构固定,仅能实现一种尺寸针灸针的收纳,使用灵活性较差,不便于针灸针安全收纳携带,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针灸针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灸针,可对针体和针柄分别进行消毒,对针头进行保护,有效避免针灸针受到污染,针头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针灸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的顶端设有插合部,所述针体和所述针柄通过所述插合部进行搭接,所述插合部顶端设有插头,所述针柄底端对应所述插合部顶端的部位设有插槽,所述针柄顶端成型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保护套;所述插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针柄的外径,所述插头为椭圆形柱体。
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上端设有内螺纹。
8.进一步地,所述插合部下端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插合部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保护套内螺纹进行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针体的下端固定设有针头,所述针头为倒锥形。
10.进一步地,所述针头的锥角为30度。
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具有一空腔,用于保护针体。
12.进一步地,所述针柄外围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点。
13.进一步地,所述针柄和所述针头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采用塑料制成。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针,通过设置插合部、连接部和保护套,可以使针体和针柄进行便捷的拆分,保护套可以保护在未使用的时候为针体进行保护,防止针体被污染或损坏,十分有效,拆分后的针体和针柄可分别进行全面消毒,完成实现无死角的消毒,保证了针灸针的无菌性,连接部可在使用的时候放置保护套,减少存放空间,也可避免保护套的遗失,针柄上的防滑凸点,让使用者可以方便的进行提插捻转,使用起来更加顺手。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柄与针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柄与保护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2的主剖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24.针体1;针柄2;插合部3;插头4;连接部5;保护套6;防滑凸点7;插槽8;针头9。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参考图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灸针,包括针体1和针柄2;所述针体1的顶端设有插合部3,所述针体1和所述针柄2通过所述插合部3进行搭接,所述插合部3顶端设有插头4,所述针柄2底端对应所述插合部3顶端的部位设有插槽8,所述针柄2顶端成型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5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保护套6;所述插合部3的外径小于所述针柄2的外径,所述插头4为椭圆形柱体。
27.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保护套6上端设有内螺纹。
28.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插合部3下端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插合部3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保护套6内螺纹进行连接。
29.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针体1的下端固定设有针头9,所述针头9为倒锥形。
30.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针头9的锥角为30度。
31.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保护套6具有一空腔,用于保护针体1,防止针灸针受到污染或损坏。
32.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针柄2外围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点7。
33.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针柄2和所述针头9均采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的针灸针,硬度好,且不易断。
34.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保护套6采用塑料制成。
3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将保护套6从针体1上取下,然后放置于针柄2顶端的连接部5上,随后对针体1和针头9进行消毒后,便可进行针灸操作,在针灸过程当
中需要转动针体1时,可通过手捏针柄2来进行操作,针柄2上的防滑凸点7确保转动过程的顺利,当使用结束之后,通过插合部3使针体1和针柄2进行分离,对针灸针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没有细菌的残留,消毒完成后,由插合部3进行连接,再将保护套6旋至插合部3上,从而实现对针体1和针头9的保护,避免外露在外对人造成安全隐患,以及针头9容易被损坏或污染。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和针柄(2);所述针体(1)的顶端设有插合部(3),所述针体(1)和所述针柄(2)通过所述插合部(3)进行搭接,所述插合部(3)顶端设有插头(4),所述针柄(2)底端对应所述插合部(3)顶端的部位设有插槽(8),所述针柄(2)顶端成型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5)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保护套(6);所述插合部(3)的外径小于所述针柄(2)的外径,所述插头(4)为椭圆形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6)上端设有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部(3)下端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插合部(3)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保护套(6)内螺纹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的下端固定设有针头(9),所述针头(9)为倒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9)的锥角为3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为封闭的圆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6)具有一空腔,用于保护针体(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2)外围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点(7)。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2)和所述针头(9)均采用不锈钢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6)采用塑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的顶端设有插合部,所述针体和所述针柄通过所述插合部进行搭接,所述插合部顶端设有插头,所述针柄底端对应所述插合部顶端的部位设有插槽,所述针柄顶端成型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外螺纹连接有保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针,通过设置插合部、连接部和保护套,可以使针体和针柄进行便捷的拆分,保护套可以保护在未使用的时候为针体进行保护,防止针体被污染或损坏,拆分后的针体和针柄可分别进行全面消毒,完全实现无死角的消毒,保证了针灸针的无菌性,连接部可在使用的时候放置保护套,减少存放空间。少存放空间。少存放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周吉平 林宇仪 潘巍一 司徒杏仙 张捷洪 柯秀君 王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1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