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6986发布日期:2023-05-28 00:4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担架是最常见的伤员转运设备。担架在承载伤员后,可通过在其两端牵拉或提升进行伤员转运。常规的担架分为普通担架、铲式担架、篮式担架和卷式担架,其中,普通担架由两根担架杆和担架垫组合而成,为最常见的担架结构。普通担架在使用时,由于两根担架杆之间无支撑,在承载伤员后,伤员在担架垫中部受重力作用下沉,容易挤压伤口造成二次损伤;传统的担架杆为直杆状,在牵拉担架时,直接手持担架的端部,虽方便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但是在水平方向上牵引时,手部易滑脱;担架垫多为柔性垫且质地较薄,在户外条件下承载伤员后,由于无法与地面分离,导致伤员背部会直接与地面接触,若地面存在碎石、树枝等凸起物,容易引起伤员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拆装便捷、稳定性好且舒适性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包括担架垫和两根担架杆,两根所述担架杆分别穿接在所述担架垫的两侧,两根所述担架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对称分布在所述担架杆的两端,且均不与所述担架垫相接;

4、所述担架杆的两端对称式设置有两个把手,且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担架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5、所述担架杆上成型有配合所述支撑杆端部锁紧的锁定孔。

6、作为优选,所述锁定孔包括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担架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不相接,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的投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均为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头和第二螺纹头。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定孔为通孔。

8、作为优选,所述把手的高度为5-10cm。

9、作为优选,所述担架杆与所述支撑杆均为铝合金管。

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部。

11、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柔性套,所述柔性套为橡胶套、硅胶套或海绵套。

1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两根担架杆之间设置支撑杆,可固定两根担架杆的间距,从而在担架垫承载伤员后,避免担架垫中部受重力下陷导致边沿挤压伤员,避免二次损伤,提高伤员运输的安全性;

13、2、在担架杆的端部设置把手,可方便担架杆的水平方向牵拉,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区更方便运输伤员;

14、3、将把手翻转至担架垫的下方后,可作为四角的支撑,可在担架垫承载伤员后,将担架垫的底部撑离地面,提高舒适度;

15、4、安装便捷,且在拆卸支撑杆后,可大大减少收纳体积,方便携带和运输。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垫(1)和两根担架杆(2),两根所述担架杆(2)分别穿接在所述担架垫(1)的两侧,两根所述担架杆(2)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5),两根所述支撑杆(5)对称分布在所述担架杆(2)的两端,且均不与所述担架垫(1)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孔包括第一锁定孔(4)和第二锁定孔(8),所述第一锁定孔(4)与所述第二锁定孔(8)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担架杆(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锁定孔(4)与所述第二锁定孔(8)不相接,且所述第一锁定孔(4)与所述第二锁定孔(8)的投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锁定孔(4)与所述第二锁定孔(8)均为螺纹孔,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头(6)和第二螺纹头(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孔(4)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的高度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杆(2)与所述支撑杆(5)均为铝合金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上套设有柔性套,所述柔性套为橡胶套、硅胶套或海绵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转运装置,包括担架垫和两根担架杆,两根所述担架杆分别穿接在所述担架垫的两侧,两根所述担架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对称分布在所述担架杆的的两端,且均不与所述担架垫相接;所述担架杆的两端对称式设置有两个把手,且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担架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担架杆上成型有配合所述支撑杆端部锁紧的锁定孔。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伤员运输的安全性;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区更方便运输伤员;将把手翻转至担架垫的下方后,可作为四角的支撑,可在担架垫承载伤员后,将担架垫的底部撑离地面,提高舒适度;安装便捷,且在拆卸支撑杆后,可大大减少收纳体积,方便携带和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张韵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吉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