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714发布日期:2022-10-12 00:5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引流领域,具体是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胸腔引流管在使用时,通常是将胸腔引流管直接插入人体中,然后将型腔引流管与人体皮肤缝在一起,而该种固定方式虽可对引流管进行固定,而在进行胸腔引流作业的过程中引流管会容易以胸腔与引流管的额衔接端为支点进行摆动,从而通过缝合线对胸腔周围的肌肤进行拉扯,并且在拆掉丝线时,也会对肌肉形成拉扯以及针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旋钮、卡环以及插入管,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的侧面,所述卡环靠近所述插入管设置;所述插入管侧面还设有一弯折片,所述旋钮通过一拉绳与所述弯折片相连;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旋钮的上端相连,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由外至内贯穿过所述弯折片后与所述弯折片的上侧相连。
6.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插入管侧面设有一向内凹陷的台阶槽,所述弯折片设置于所述台阶槽处,所述弯折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台阶槽的内径至外径之间的间距。
7.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卡环具有延伸至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弯折片的下端设置,所述拉绳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弯折片相连。
8.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旋钮通过一转杆固定在所述引流管的侧面,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钮的表面中心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引流管的表面。
9.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拉绳的一端呈转折状由外至内贯穿过所述弯折片后与所述弯折片的上端相连。
10.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弯折片的弯折端对患者胸腔开口处进行卡合,避免引流管在工作过程中脱离与胸腔的固定,并且无需通过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在胸腔上,因此便不会出现引流管晃动或移动而通过丝线拉扯病患胸腔肌肉并且留下针线缝合的针眼。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5.图3为插入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弯折片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引流管1、旋钮11、拉绳111、卡环12、通孔121、插入管13、台阶槽131、弯折片132。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4所示,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包括旋钮11、卡环12以及插入管13,所述旋钮11设置于所述引流管1的侧面,所述卡环12 靠近所述插入管13设置;所述插入管13侧面还设有一弯折片132,所述旋钮11通过一拉绳 111与所述弯折片132相连;所述拉绳111的一端与所述旋钮11的上端相连,所述拉绳111 的另一端由外至内贯穿过所述弯折片132后与所述弯折片132的上侧相连;所述插入管13侧面设有一向内凹陷的台阶槽131,所述弯折片132设置于所述台阶槽131处,所述弯折片132 的厚度小于所述台阶槽131的内径至外径之间的间距,在使用时可通过拉动拉绳111的方式向下弯折弯折片132,使弯折片132向外扩展,并且弯折片132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因此当未拉动拉绳111时,弯折片132可随着自身的弹性回弹至与台阶槽131相贴合;所述卡环12 具有延伸至上下两端的通孔121,所述通孔121靠近所述弯折片132的下端设置,所述拉绳 111贯穿过所述通孔121后与所述弯折片132相连;所述旋钮11通过一转杆固定在所述引流管1的侧面,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钮11的表面中心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引流管1的表面,在将拉绳111固定值旋钮11一端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动旋钮11的方式,使旋钮11以旋钮11为支点进行转动,让拉绳111随着旋钮11的转动而被拉扯,从而向下拉动弯折片132,使其向外展开,卡住胸腔避免引流管1的脱落;并且所述拉绳111的一端是呈转折状由外至内贯穿过所述弯折片132后与所述弯折片132的上端相连。
19.为进一步说明,下面简单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
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患者胸腔处划出一个开口,在将引流管1插入病患胸腔内,进行引流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引流管1与胸腔开口的固定,可通过转动旋钮11的方式向下拉动拉绳111,让拉绳111的另一端拉动弯折片132的另一端,使弯折片132随着拉扯而向下弯折,从而通过弯折片132的弯折端对患者胸腔开口处进行卡合,避免引流管1在工作过程中脱离与胸腔的固定,并且无需通过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在胸腔上,因此便不会出现引流管1晃动或移动而通过丝线拉扯病患胸腔肌肉并且留下针线缝合的针眼。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包括旋钮(11)、卡环(12)以及插入管(13),所述旋钮(11)设置于所述引流管(1)的侧面,所述卡环(12)靠近所述插入管(13)设置;所述插入管(13)侧面还设有一弯折片(132),所述旋钮(11)通过一拉绳(111)与所述弯折片(132)相连;所述拉绳(111)的一端与所述旋钮(11)的上端相连,所述拉绳(111)的另一端由外至内贯穿过所述弯折片(132)后与所述弯折片(132)的上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13)侧面设有一向内凹陷的台阶槽(131),所述弯折片(132)设置于所述台阶槽(131)处,所述弯折片(132)的厚度小于所述台阶槽(131)的内径至外径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12)具有延伸至上下两端的通孔(121),所述通孔(121)靠近所述弯折片(132)的下端设置,所述拉绳(111)贯穿过所述通孔(121)后与所述弯折片(13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通过一转杆固定在所述引流管(1)的侧面,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钮(11)的表面中心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引流管(1)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11)的一端呈转折状由外至内贯穿过所述弯折片(132)后与所述弯折片(132)的上端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使用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包括旋钮、卡环以及插入管,旋钮设置于引流管的侧面,卡环靠近插入管设置;插入管侧面还设有一弯折片,旋钮通过一拉绳与弯折片相连;拉绳的一端与旋钮的上端相连,拉绳的另一端由外至内贯穿过弯折片后与弯折片的上侧相连;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弯折片的弯折端对患者胸腔开口处进行卡合,避免引流管在工作过程中脱离与胸腔的固定,并且无需通过针线缝合的方式固定在胸腔上,因此便不会出现引流管晃动或移动而通过丝线拉扯病患胸腔肌肉,也不会留下针线缝合的针眼。也不会留下针线缝合的针眼。也不会留下针线缝合的针眼。


技术研发人员:许秀丽 雷艳 郭喜龄 何志文 朱彩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21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