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2884发布日期:2022-08-17 11:2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


背景技术:

2.导航反光小球在医疗手术导航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目前国内手术使用的医用反光小球多数为加拿大生产,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小球整体结构较大,有时候不方便使用,此外一些生产厂家将反光小球分开制造,分为上下两个半球,制造时将上下两个半球体使用胶水粘接,但是在粘接过程中不能控制胶水用量,为保证粘接牢固,基本上都是过量使用胶水,当上下半球合体时,会将多余的胶水挤出,而且胶水干燥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导致后期清理十分麻烦,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是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包括上塑料半球体,下塑料半球体,上塑料半球体,下塑料半球体卡榫固定连接;所述上塑料半球体,下塑料半球体表面设有玻璃微珠层;
5.所述玻璃微珠层表面涂布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的设置可有效减少球体表面菌落数量,并且使用后的小球可进行消毒、干燥可再次使用。
6.所述上塑料半球体平面端设有定位柱,且定位柱远离上塑料半球体的一端设有定位杆;
7.所述下塑料半球体平面端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孔壁相对设有限位槽,所述下塑料半球体平面端还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置于限位槽旋转固定。
8.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定位槽连接端口径大于封闭端的口径,当定位杆进入限位槽后逐渐被锁进,这样设计也可使操作人员快速感知球体锁紧程度。
9.所述上塑料半球体平面端边缘还设有环形凸起,所述下塑料半球体平面端边缘还设有环形槽,两半球合体时,环形凸起置于环形槽内,使上下半球吻合密封。
10.所述抗菌层覆盖玻璃微珠的一侧表面。
11.所述玻璃微珠层选用直径250-400目,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此规格的玻璃微珠具有较好的反光性能。
12.所述抗菌层为改性抗菌型树脂层。
13.所述反光小球尺寸直径为10-15mm。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使用新型改变传统反光小球的固定连接方式,采用榫卯机构固定,此连接方式既能保证反光小球的连接强度,亦可快速安装、连接上下两个塑料半球,摆脱了传统制造加工后期需要处理胶水,且还需等待胶水干燥,此设计可快速组装产品,大大加快了生产效
率,同时减少了生产耗材。
16.2. 本使用新型中选用的反光层为直径250-400目,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其具有较高的反射性能,其优良的特性有助于手术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的追踪,反光层外部设置的抗菌层可有效抑制菌落数,且使用后的反光小球可清洗、消毒后继续使用,使反光小球能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8.图2为下塑料半球切面图。
19.图3为上塑料半球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玻璃微珠层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上塑料半球体、2、下塑料半球体、3定位孔、4抗菌层、5玻璃微珠层、6限位槽、7定位槽、8定位杆、9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包括上塑料半球体1,下塑料半球体2,上塑料半球体1,下塑料半球体2卡榫固定连接;所述上塑料半球体1,下塑料半球体2表面设有玻璃微珠层5,所述玻璃微珠层表面涂布设置有抗菌层4。
25.本实用新型中改变传统半球球的连接方式,能快速组装产品,卡榫固定连接可保证连接强度,同时连接连接过程也不需要外界粘连剂(胶水等物质)的帮助,减少了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污染,其中抗菌层4的设置使反光小球具有一定抗菌性能。
26.下面对装置中的细节具体说明:参考图1至图3,图中可看出上塑料半球体1平面端设有定位柱9,且定位柱9远离上塑料半球体1的一端设有定位杆8;下塑料半球体2平面端设有定位孔3,且定位孔3孔壁相对设有限位槽6,所述下塑料半球体2平面端还设有与限位槽6相通的定位槽7;所述定位杆8置于限位槽6,旋转上塑料半球体1,定位杆8卡接于限位槽6,此连接简单快捷,且需要拆分时只需相对扭动两半球即可,保证两半球连接紧密度,制造时,设计限位槽6与所述定位槽7连接端口径大于封闭端的口径,此外抗菌层4覆盖玻璃微珠层5的一侧表面。
27.此外进一步的保证上下塑料半球的吻合程度,在上塑料半球体1平面端边缘还设有环形凸边,所述下塑料半球体2平面端边缘还设有环形槽;将环形凸边置于环形槽,使整体结构更加吻合;玻璃微珠层5优选直径300-350目,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这种玻璃微珠具有可以较好的光线回归反射性能,所述抗菌层4为改性抗菌型树脂层,将反光小球尺寸
直径设计成10-15mm。
28.下面对制造过程进行简要说明,半球体使用聚碳酸酯制作,将聚碳酸酯的平板切割成方块后,放入预先预热好的聚碳酸酯上半球的模具上,然后模压成型上塑料半球1半成品,再将切割好的平板方块放入下半球的模具上,模压成型下塑料半球2半成品。在220℃~250℃之间通过加温使得反光热贴膜上的热熔胶熔融后与聚碳酸酯上塑料半球1粘接上,再将玻璃微珠层5热熔熔融后与聚碳酸酯上塑料半球1粘接上,用刀将沿着聚碳酸酯上塑料半球1的边缘将多余的反光热贴膜清理干净。在220℃~250℃之间通过加温使得反光热贴膜上的热熔胶熔融后与聚碳酸酯下塑料半球2粘接上,再将玻璃微珠层5热熔熔融后与聚碳酸酯下塑料半球2粘接上,用刀将沿着聚碳酸酯下塑料半球2的边缘将多余的反光热贴膜清理干净。将聚碳酸酯上塑料半球1沿定位孔3、定位槽7进入聚碳酸酯下塑料半球2,相互扭动上下两塑料半球,直至定位杆8固定于限位槽6,最终制得的成品反光小球的直径可以在10-15mm之间。
29.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包括上塑料半球体(1),下塑料半球体(2),上塑料半球体(1),下塑料半球体(2)卡榫固定连接;所述上塑料半球体(1),下塑料半球体(2)连接后外表面设有玻璃微珠层(5);所述玻璃微珠层表面涂布设置有抗菌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所述上塑料半球体(1)平面端设有定位柱(9),且定位柱(9)远离上塑料半球体(1)的一端设有定位杆(8);所述下塑料半球体(2)平面端设有定位孔(3),且定位孔(3)孔壁相对设有限位槽(6),所述下塑料半球体(2)平面端还设有与限位槽(6)相通的定位槽(7);所述定位杆(8)置于限位槽(6)旋转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6)与所述定位槽(7)连接端口径大于封闭端的口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所述上塑料半球体(1)平面端边缘还设有环形凸边,所述下塑料半球体(2)平面端边缘还设有环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抗菌层(4)覆盖玻璃微珠层(5)的一侧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所述玻璃微珠层(5)选用直径250-400目,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所述抗菌层(4)为改性抗菌型树脂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其特征是:所述反光小球尺寸直径为10-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医用导航反光小球,包括上塑料半球体,下塑料半球体,上塑料半球体,下塑料半球体卡榫固定连接;所述上塑料半球体,下塑料半球体连接后外表面设有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表面涂布设置有抗菌层,此装置改变传统反光小球的固定连接方式,采用榫卯机构固定,此连接方式既能保证反光小球的连接强度,亦可快速安装、连接上下两个塑料半球,摆脱了传统制造加工后期需要处理胶水,且还需等待胶水干燥,此设计可快速组装产品,大大加快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生产耗材。同时减少了生产耗材。同时减少了生产耗材。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元 冉科 朱昊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