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342发布日期:2022-11-25 16:4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老年人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差,低能量损伤就容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部分老年患者因为骨量降低、骨折移位损伤重,无法有效复位、内固定早期下地活动。不但照护负担较重、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部分老年患者无法耐受长时间卧床。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是早期恢复行走功能的有效治疗方式,股骨大转子的坚强内固定是恢复髋关节稳定、满足早期下地行走的必需条件。
3.髋关节翻修手术中为了扩大显露、方便内置物的取出常选择股骨大转子截骨。股骨大转子截骨有三种方式:1、大转子标准截骨2、大转子滑移截骨3、大转子延长截骨。截骨后股骨大转子有效内固定是保证大转子骨性愈合、恢复髋关节外展肌功能的必要条件。
4.目前股骨大转子内固定方式有:1、钢丝环扎固定;2、线缆环扎固定;3、粗隆爪-线缆系统固定;4、锁定钢板半皮质螺钉固定;5、长粗隆“爪”钢板系统固定。
5.虽然股骨大转子骨折内固定的方式较多,文献报道现有的内固定方式的并发症发较多包括:1、内固定物断裂,移位;2、骨折不愈合、再移位;3、大粗隆滑囊炎4、外展肌无力;5、内固定失效等。
6.其并发症发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粗隆“钩”状钢板>锁定钢板固定>线缆-爪钢板固定系统>线缆固定>钢丝固定。分析其原因除了与股骨大转子骨量、骨折的类型、内固定的方式有关以外。还与内固定物放置的位置密切相关。目前股骨大转子骨折内固定方式除了单独环扎固定以外,其余内固定方式的器械均需要贴附放置于股骨外侧面,如内固定器械较长,还需要剥离股外侧肌与臀中肌股骨附着处之间连接的“腱膜”。放置在股骨大粗隆外侧的内固定器械必然会对臀中肌、股外侧肌、大转子滑囊、臀大肌产生刺激,影响治疗效果,这是造成并发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7.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与股骨髓腔内股骨柄假体长度同平面的骨折,因为髓腔内有股骨柄假体的支撑,均可以通过环扎固定;股骨大转子骨折,因为内外侧均无支撑,捆扎很难牢固固定,股骨外侧“钩”钢板固定需要剥离较广的软组织,并发症较高。总之:股骨大转子骨折内固定治疗困难的原因有两点:1、股骨大转子内侧无支撑;2、臀中肌对大转子向内上方的牵拉。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股骨大转子骨折,因为内外侧均无支撑,捆扎很难牢固固定,现有结构固定需要剥离较广的软组织,并发症较高。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l”形结构,且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勾状结构的固定件,固定件的开口朝向本体外侧折弯侧。
10.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件至少为两个且沿本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1.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本体远离固定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
12.进一步,上述结构中所述连接通孔为沉孔结构。
13.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本体远离固定件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定位凹口。
14.其中,上述结构中所述本体的折弯内侧壁均为外薄内厚的楔形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大转子内侧面无重要软组织附着,适当的清理均可以完全显露。本结构放置在大转子内侧的合适内固定器械与股骨柄假体联合使用。将本体可通过螺钉与股骨柄假体固定,而固定件的反向钩住股骨大转子顶端,实现固定,避免对臀中肌、大转子滑囊、臀大肌的刺激,避免剥离股外侧肌与臀中肌股骨附着处之间连接的“腱膜”。使得本结构实际可以减小手术切口,避免传统钢板固定对臀中肌、大转子滑囊、臀大肌的刺激,避免剥离股外侧肌与臀中肌股骨附着处之间连接的“腱膜”,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为:1是股骨大转子,2是本体,21是固定件,22是连接通孔,23是定位凹口,3是螺钉,4是股骨柄假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为“l”形结构,且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勾状结构的固定件21,固定件21的开口朝向本体2外侧折弯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结构优选本体2为“l”形结构,方便放置在大转子内侧并与股骨柄假体4联合使用,同时优选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勾状结构的固定件21,方便与股骨大转子1连接固定,同时进一步优选固定件21的开口朝向本体2外侧折弯侧,保证连接出的稳定。本体2可优选通过螺钉3与股骨柄假体4固定,而固定件21的反向钩住股骨大转子1顶端,实现整个本体2的固定,避免对臀中肌、大转子滑囊、臀大肌的刺激,避免剥离股外侧肌与臀中肌股骨附着处之间连接的“腱膜”。实际优选本体2通过3d打印及制的。
23.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件21至少为两个且沿本体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固定件21与股骨大转子1顶端的连接强度,本结构优选固定件21至少为两个,且沿本体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固定件21和股骨大转子1连接处的受力更加均匀,不易脱离。
24.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本体2远离固定件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2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方便本体2与股骨柄假体4的连接,本装置优选在本体2远离固定件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22,使得本体2直接了通过螺钉3的拧入实现本体2与股骨柄假体4的固定。
25.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孔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避免螺钉3拧入后与其他构件发生干涉,本结构优选连接通孔22为沉孔结构,使得螺钉3上端位于本体2内侧壁下。
26.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本体2远离固定件21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定位凹口2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本体2放置的下端面结构稳定,本装置优选本体2远离固定件21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定位凹口23,使得本体2通过定位凹口23可直接卡与股骨柄假体4上,实现本体2的定位。
27.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本体2的折弯内侧壁均为外薄内厚的楔形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增肌本体2的结构强度,本结构优选本体2的折弯内侧壁均为外薄内厚的楔形结构,使得本体2内部折弯出形成加强筋,进而增加本体2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包括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为“l”形结构,且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勾状结构的固定件(21),固定件(21)的开口朝向本体(2)外侧折弯侧;所述本体(2)远离固定件(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至少为两个且沿本体(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远离固定件(21)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定位凹口(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折弯内侧壁均为外薄内厚的楔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大粗隆骨折固定内置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结构包括本体(2),本体(2)为“L”形,且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勾状固定件(21),固定件(21)的开口朝向本体(2)外侧折弯侧。本体(2)可通过螺钉(3)与股骨柄假体(4)固定,而固定件(21)的反向钩住股骨大转子(1)顶端,实现固定,使得本结构实际可以减小手术切口,避免传统钢板固定对臀中肌、大转子滑囊、臀大肌的刺激,避免剥离股外侧肌与臀中肌股骨附着处之间连接的“腱膜”,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解决股骨大转子(1)骨折,因为内外侧均无支撑,捆扎很难牢固固定,现有结构固定需要剥离较广的软组织,并发症较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陶崎峰 兰玉平 王洪平 陈春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