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4948发布日期:2022-11-08 21:1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


背景技术:

2.医疗上使用的三通管是一种有三个通口的管道接头,是临床上患者输液常用的一个器件,即当患者病情需要而同时输注多路液体时,会使用三通管。特别在icu病人或是一些危重患者身上使用比较普遍,甚至有可能多个三通管连用。在同时需要输注、静推等用药情况下使用三通管时,会在三通管一端接病人留置针(picc、cvc)接口,另两端分别连接两路液体。如果需要更多路液体同时使用时,需要将三通管互相之间先连接,其他接口再连接输注液体接口。
3.目前临床上,使用三通管时仍存在以下不足:
4.1.输注液体过程中,由于三通管放置位置不固定,易随意偏移晃动,特别是多个三通管连用时,在偏移晃动时发生相互拉扯,导致三通管之间、导管与三通管之间易脱开,引起漏液、污染等情况;
5.2.三通管材质坚硬,由于三通管位置不固定,三通管偏移活动后易被压至患者身体某处皮肤下面,特别是多个三通管连用时,更易导致某一个或多个三通管被压在皮肤下,使得病人产生异物感、舒适度欠佳;
6.3.如果患者意识障碍或是交流困难,无法表达自身感受时,受压处皮肤容易长时间受压,而形成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7.目前,已经存在一种通过设置三通管放置盒来收纳三通管的方案,用以解决三通管易偏移、脱落的问题,但三通管放置盒为因体积较大、笨重的立体性盒子,盒子位置也容易因患者活动而随意改变,易导致三通管或导管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在输液过程中可以将三通管固定在患者合适部位的皮肤上,避免因患者肢体活动导致三通管被压在皮肤下而导致压力性损伤。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10.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管和用于固定所述三通管的固定机构。
11.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垫片,三通管设有连接座,三通管通过所述连接座与固定垫片连接,固定垫片背向三通管的表面为胶粘面,所述胶粘面覆盖粘贴有第一离型纸。
12.优选的,固定垫片为硅胶材质。
13.优选的,固定垫片朝向三通管的表面中部设有胶粘部,胶粘部覆盖粘贴有第二离型纸;连接座底部设有用于粘贴在所述胶粘部上的连接片。
14.优选的,三通管与连接座旋转连接。
15.优选的,固定垫片的厚度为2-4mm。
16.优选的,固定垫片内部设有支撑片,支撑片采用硬质塑料片或金属片,连接座连接在支撑片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一、通过可以黏贴在皮肤或衣物上的固定垫片,使得三通管与患者的某个部位保持相对的固定,可以避免三通管以及三通管所连接的导管随意移位和晃动,有效避免三通管及导管进入患者身体下方,从而避免患者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19.二、三通管通过连接座与固定垫片胶粘连接(连接座黏贴在固定垫片的胶粘部中),使得固定垫片相对三通管可拆卸和更换,在固定垫片失去黏性后可以直接更换固定垫片,以维持长时间对三通管的固定。
20.三、三通管与连接座可相对旋转,使得三通管可以伴随所连接导管的位置、角度进行自适应旋转,避免导管发生折管而阻碍通路,避免导管对三通管产生较大的侧向拉扯而导致三通管脱落。
21.四、固定垫片采用硅胶材料且具有一定的厚度(2-4mm),即使粘贴在皮肤上也具有足够的舒适性,减轻对皮肤产生的压迫感,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22.五、支撑片能够支持固定垫片维持一定的形状,方便用手操作固定,且连接座连接在支撑片上,可以避免连接座向四周倾斜、倒伏,保证三通管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施例中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底部视角)。
26.图4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垫片的结构示意图(顶部视角)。
27.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垫片的剖面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三通管;10、切换开关;11、连接座;110、连接片;2、固定垫片;20、胶粘面;21、第一离型纸;22、胶粘部;23、第二离型纸;24、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0.如图1至图5所示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管1和固定垫片2,固定垫片2用于将三通管1固定在患者的皮肤或衣物表面。
31.三通管1上端部设有切换开关10,三通管1下端部设有连接座11,三通管1与连接座11旋转连接,三通管1通过连接座11与固定垫片2连接。
32.固定垫片2为硅胶材质,固定垫片2的厚度为2mm,固定垫片2下表面为胶粘面20,胶粘面20采用医用级不干胶,胶粘面20覆盖粘贴有第一离型纸21,撕下第一离型纸21便可以将固定垫片2贴附固定在皮肤上。
33.固定垫片2上表面中部设有胶粘部22,胶粘部22为圆形,胶粘部22覆盖粘贴有圆形的第二离型纸23,连接座11底部设有连接片110,连接片110下表面为与胶粘部22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圆形平面,连接片110下表面可粘贴在胶粘部22中,以建立三通管1与固定垫片2的相对固定。
34.固定垫片2内部还设有支撑片24,支撑片24采用硬质塑料片,胶粘部22设于硬质塑料片的正中部上方,连接座11底部的连接片110即粘贴固定在支撑片24上方的胶粘部22中。
3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1)和用于固定所述三通管(1)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垫片(2),三通管(1)设有连接座(11),三通管(1)通过所述连接座(11)与固定垫片(2)连接,固定垫片(2)背向三通管(1)的表面为胶粘面(20),所述胶粘面(20)覆盖粘贴有第一离型纸(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垫片(2)为硅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片(2)朝向三通管(1)的表面中部设有胶粘部(22),胶粘部(22)覆盖粘贴有第二离型纸(23);连接座(11)底部设有用于粘贴在所述胶粘部(22)上的连接片(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三通管(1)与连接座(11)旋转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垫片(2)的厚度为2-4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垫片(2)内部设有支撑片(24),支撑片(24)采用硬质塑料片或金属片,连接座(11)连接在支撑片(24)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在输液过程中可以将三通管固定在患者合适部位的皮肤上,避免因患者肢体活动导致三通管被压在皮肤下而导致压力性损伤。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止皮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管和用于固定所述三通管的固定机构。通过可以黏贴在皮肤或衣物上的固定垫片,使得三通管与患者的某个部位保持相对的固定,可以避免三通管以及三通管所连接的导管随意移位和晃动,有效避免三通管及导管进入患者身体下方,从而避免患者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免患者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免患者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君 李益民 宁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