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3257发布日期:2023-05-14 23:2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


背景技术:

1、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在进行医用灌肠时,需要借助灌肠装置将灌肠液注入结肠内;目前,灌肠装置主要由用于盛装灌肠液的灌肠袋、注射器、灌肠桶或灌肠机等连接导管形成;在灌肠时,导管的一端与灌肠袋、注射器、灌肠桶或灌肠机连接,另一端经肛门插入结肠内,通过导管将灌肠袋、注射器、灌肠桶或灌肠机内的灌肠液注入结肠内。

2、目前的灌肠用导管较细,其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在导管推入过程中,开设在导管前端的开口容易因大便太硬而堵塞,从而影响灌肠液的注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该导管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孔,另一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包括主出液孔和侧出液孔,所述主出液孔开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前端,所述侧出液孔开设在靠近所述导管本体前端的侧壁。

4、进一步,所述侧出液孔为斜孔。

5、进一步,所述侧出液孔的出口端沿远离所述导管本体轴线方向逐渐向前端倾斜。

6、进一步,所述主出液孔的头部为半球头结构。

7、进一步,所述导管本体采用tpu或tpe材质制成。

8、进一步,沿所述导管本体长度方向、且位于导管本体的内壁设有加强肋条,该加强肋条的前端在靠近所述导管本体的前端位置截止。

9、进一步,所述加强肋条为多条,多条加强肋条沿所述导管本体内壁周向间隔设置。

10、进一步,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厚度自其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

11、进一步,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设有环标,该环标沿所述导管本体外周周向设置成环状。

12、进一步,所述环标距离所述导管本体前端5cm。

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该导管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孔,另一端设有出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包括主出液孔和侧出液孔,所述主出液孔开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前端,所述侧出液孔开设在靠近所述导管本体前端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液孔为斜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液孔的出口端沿远离所述导管本体轴线方向逐渐向前端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液孔的头部为半球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采用tpu或tpe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管本体长度方向、且位于导管本体的内壁设有加强肋条,该加强肋条的前端在靠近所述导管本体的前端位置截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条为多条,多条加强肋条沿所述导管本体内壁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厚度自其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设有环标,该环标沿所述导管本体外周周向设置成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标距离所述导管本体前端5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开孔式医用灌肠用出液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该导管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液孔,另一端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包括主出液孔和侧出液孔,所述主出液孔开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前端,所述侧出液孔开设在靠近所述导管本体前端的侧壁;本申请通过在导管本体的前端设置主出液孔,在导管本体的前端侧壁设置侧出液孔,使得灌肠液既可从主出液孔流出,又可由侧出液孔流出;在导管本体推入过程中,即使因大便太硬而堵塞主出液孔,灌肠液仍能由侧出液孔流出,保证了导管本体的通畅性,保证了灌肠液能够顺利进入结肠,确保灌肠水疗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景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