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用套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3410发布日期:2022-10-25 19:0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内镜用套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内镜进行套扎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用套扎装置。


背景技术:

2.治疗痔疮的方法非常多,痔疮套扎器是使用于痔疮微创rph手术的,主要适用于ⅱ、ⅲ期以内痔为主的痔疮,使用时将套扎器头端对准需要处理的痔核,利用负压吸引将痔核吸入套扎器头端,击发套扎器,在痔核根部使用胶圈套扎,使痔核局部缺血、坏死、自然脱落,达到治疗目的。套扎器的主要优点有操作简便,术后患者无痛,术后并发症少。
3.目前痔疮套扎器在使用中,套扎器前端的透明套管是用于将待治疗组织对应位于透明套管内,然后再通过负压将对应的组织吸住,接着通过拉线操作,使透明管体的结扎圈将对应的组织进行套扎。但是由于套置于透明管体表面的结扎圈本身对透明管体具有较大的弹性收缩作用力,而且在负压作用下也会对透明管体有向内的作用力,如果透明管体的强度不够的话,就会导致透明管体收缩变形,进而导致透明管并未对好病变组织的时候,结扎圈就自动脱落而失效了,无法进行套扎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镜用套扎装置,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弧形凸起,从而使得便于拉线穿线后可以贴着透明管体内壁延伸、避免拉绳影响内镜的观察的;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弧形凸起,从而使弧形凸起成为了缓冲限位区域,当内镜向前移动至小径腔位置处的时候,为了避免内镜卡住于小径腔内而导内镜致取下分离的;通过导向槽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方便了拉线的穿设固定;通过小径腔的设置,使得小径腔对应位置处的透明管体的强度,从而能够保证在不使用的时候,比如透明管体不会因为强度问题而自动发生弯曲并导致结扎圈自动脱落。
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内镜用套扎装置,包括透明管体,所述透明管体的外侧壁一端为导入锥弧面,所述导入锥弧面的外径沿着面向透明管体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透明管体的内径包括沿着轴心同轴心设置的小径腔和大径腔,所述小径腔对应位于锥弧面的所在端,所述小径腔与大径腔的连接处形成与透明管体轴心垂直的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上位于大径腔的范围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与环形台阶面所围成的区域形成穿线孔腔,所述弧形凸起以透明管体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弧形凸起固定连接于环形台阶面上的内侧边沿位置处,并且弧形凸起与所在位置处的大径腔的内壁平行。
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弧形凸起的一端与环形台阶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凸起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与环形台阶面之间设有用于穿设拉线的缝隙。
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小径腔的内壁设有多条沿着平行于透明管
体轴心的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由透明管体对应于导入锥弧面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台阶位置处。
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每个弧形凸起与环形台阶面所围的范围内、分别有对应的导线槽延伸至贯穿环形台阶面。
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小径腔的腔壁、对应于导线槽的槽壁底部分别对称设有侧壁限位槽,所述侧壁限位槽与导线槽之间形成截面为“t”形结构的条形槽。
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相邻两个导线槽将小径腔的内壁分隔成多个内壁块。
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弧形凸起的弹性形变能力大于透明管体的弹性形变能力。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套扎装置,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弧形凸起,从而使得便于拉线穿线后可以贴着透明管体内壁延伸、避免拉绳影响内镜的观察的。
16.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套扎装置,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弧形凸起,从而使弧形凸起成为了缓冲限位区域,当内镜向前移动至小径腔位置处的时候,为了避免内镜卡住于小径腔内而导内镜致取下分离的。
17.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套扎装置,通过导向槽及其对应的限位槽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方便了拉线的穿设固定。
18.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套扎装置,通过小径腔的结构设置,使得小径腔对应位置处的透明管体的强度,从而能够保证在不使用的时候,透明管体不会因为强度问题而自动发生弯曲并导致结扎圈自动脱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结合图1~图2可知,内镜用套扎装置,包括透明管体1,所述透明管体1的外侧壁一端为导入锥弧面2,所述导入锥弧面2的外径沿着面向透明管体1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透明管体1的内径包括沿着轴心同轴心设置的小径腔3和大径腔4,所述小径腔3对应位于锥弧面2的所在端,所述小径腔3与大径腔4的连接处形成与透明管体1轴心垂直的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上位于大径腔4的范围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凸起5,所述弧形凸起5与环形台阶面所围成的区域形成穿线孔腔,所述弧形凸起5以透明管体1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弧形凸起5固定连接于环形台阶面上的内侧边沿位置处,并且弧形凸起5与所在位置处的大径腔4的内壁平行;所述弧形凸起5的一端与环形台阶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凸起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与环形台阶面之间设有用于穿设拉线的缝隙6;所述小径腔3的内壁设有多条沿着平行于透明管体1轴心的导线槽8,所述导线槽8由透明管体1对应于导入锥弧面2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台阶位置处;每个弧形凸起5与环形台阶面所围的范围内、分别有对应的导线槽8延伸至贯穿环形台阶面;所述小径腔3的腔壁、对应于导线槽8的槽壁底部分
别对称设有侧壁限位槽9,所述侧壁限位槽9与导线槽8之间形成截面为“t”形结构的条形槽;相邻两个导线槽8将小径腔3的内壁分隔成多个内壁块7;所述弧形凸起5的弹性形变能力大于透明管体1的弹性形变能力。
22.本申请在使用的时候,扎圈套置固定连接于导入锥弧面2上,并且扎圈上连接的拉线从透明管体1对应于导入锥弧面2一端的管口伸入透明管体1内,然后拉线分别沿着导向槽8进入弧形凸起5与环形台阶面所围成的穿线孔腔内,最后穿过穿线孔腔与套扎器的相关部件连接。


技术特征:
1.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管体(1),所述透明管体(1)的外侧壁一端为导入锥弧面(2),所述导入锥弧面(2)的外径沿着面向透明管体(1)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透明管体(1)的内径包括沿着轴心同轴心设置的小径腔(3)和大径腔(4),所述小径腔(3)对应位于锥弧面(2)的所在端,所述小径腔(3)与大径腔(4)的连接处形成与透明管体(1)轴心垂直的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上位于大径腔(4)的范围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凸起(5),所述弧形凸起(5)与环形台阶面所围成的区域形成穿线孔腔,所述弧形凸起(5)以透明管体(1)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5)固定连接于环形台阶面上的内侧边沿位置处,并且弧形凸起(5)与所在位置处的大径腔(4)的内壁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5)的一端与环形台阶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凸起(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与环形台阶面之间设有用于穿设拉线的缝隙(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腔(3)的内壁设有多条沿着平行于透明管体(1)轴心的导线槽(8),所述导线槽(8)由透明管体(1)对应于导入锥弧面(2)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台阶位置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弧形凸起(5)与环形台阶面所围的范围内、分别有对应的导线槽(8)延伸至贯穿环形台阶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腔(3)的腔壁、对应于导线槽(8)的槽壁底部分别对称设有侧壁限位槽(9),所述侧壁限位槽(9)与导线槽(8)之间形成截面为“t”形结构的条形槽。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线槽(8)将小径腔(3)的内壁分隔成多个内壁块(7)。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套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5)的弹性形变能力大于透明管体(1)的弹性形变能力。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用套扎装置,透明管体外侧壁一端为导入锥弧面,导入锥弧面外径沿着面向透明管体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加,透明管体内径包括沿着轴心同轴心设置小径腔和大径腔,小径腔对应位于锥弧面所在端,小径腔与大径腔的连接处形成与透明管体轴心垂直的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上位于大径腔的范围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环形台阶面所围成的区域形成穿线孔腔,弧形凸起以透明管体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套扎装置,通过在环形台阶面上设置弧形凸起,从而使得便于拉线穿线后可以贴着透明管体内壁延伸、避免拉绳影响内镜的观察的。察的。察的。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兵 宣佶 张敏芬 丁之昊 杨雅 翟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技术研发日:2022.04.26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