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及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6492发布日期:2023-08-09 19:3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及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及活检钳。


背景技术:

1、随着内窥镜及其他相关技术迅猛发展,内窥镜活检是诊断消化系统内病变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癌症疾病频发的今天,在内窥镜下利用活检钳对活体组织进行取样,并进行切片和病理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临床对活检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常规使用的活检钳结构比较相似,能实现基本的活组织咬取功能,但在临床使用时,对病灶组织的钳取定位完全依赖内窥镜本身的调节。常规活检钳因活检钳的钳头组件长度问题在内窥镜调节的极限弯曲角度下,对狭窄部位准确、有效的定位活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影响手术的精准性。

2、目前内窥镜下活组织取样领域中现有的活检钳,其结构主要以四连杆、五连杆结构或者其他结构为主,但四连杆、五连杆结构由于使用多连接杆相互铰接,都存在活检钳的钳头组件长度过长,在内窥镜调节的极限弯曲角度下难以将活检钳伸出内窥镜钳道的问题,这样就延长了手术时间和影响手术的精准性,为患者带来了痛苦。其他结构也有常规普通钳头组件和带有顶针钳头组件;常规普通钳头组件主要结构包括钳子杯、连接片、推拉杆、销钉和杯座,其组装方式为钳子杯的杯柄孔与连接片的第一圆柱铰接,连接片的第二个圆柱与推拉杆孔铰接,用销钉穿过钳子杯的中心孔将其固定在杯座上。带有顶针钳头组件主要结构包括钳子杯、连接片、推拉杆、销钉、小销钉、顶针和杯座;其组装方式为钳子杯的杯柄孔与连接片的第一圆柱铰接,连接片的第二个圆柱与推拉杆孔铰接,用销钉穿过钳子杯的中心孔将其固定在杯座上,用小销钉穿过顶针的中必孔将其固定在杯座上。

3、但上述的两种形式钳头组件的钳子杯张开过程中,径向推送推拉杆带动连接片和钳子杯做轴向旋转运动,为使钳子杯张开角度符合法规标准,径向移动的推拉杆就必须有较多径向位移空间,导致固定的杯座要有一定的长度才能满足需求;然而,钳子杯在达到法规标准张开角度时,钳子杯的杯柄会与连接片铰接传动角减小,形成碰触造成干涉,迫使钳子杯停止运动,张开角度无法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及活检钳,用来解决现有的活检钳及其钳头组件在内窥镜极限弯曲角度条件下,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因长度太长导致无法从内窥镜钳道中伸出精准定位,以及张开角度受限于连接片的干涉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第二钳子杯、推拉杆、销钉和杯座,所述推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所述第一钳子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钳子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销钉穿过杯座、推拉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销钉与杯座、推拉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钳子杯的一端与第一侧翼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钳子杯的一端与第二侧翼板传动连接。

4、进一步,所述第一侧翼板上设置有第一条齿,所述第二侧翼板上设置有第二条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钳子杯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钳子杯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条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条齿啮合。当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闭合或者张开时,第一齿轮在第一条齿上转动,第二齿轮在第二条齿上转动,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使得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转动过程更加的高效、精确。

5、进一步,所述杯座上设置有u型通槽,所述u型通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孔,所述u型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孔,所述推拉板位于u型通槽内,所述推拉杆滑动的穿设在滑孔内。推拉板设置于u型通槽内,u型通槽的两侧可以对推拉板进行限位,并且也使得整个钳头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紧凑;推拉杆滑动的设置在滑孔内,在推或拉动推拉杆时,推拉杆可以被限位,推拉起来更加的稳定。

6、进一步,所述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分别位于推拉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推拉板的两侧。如此,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推拉板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结构更加紧凑,也可以使得整个推拉板位于杯座的u型通槽内的中间位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钳子杯靠近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钳子杯靠近边缘的另一侧。因为第一连接板和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推拉板的两侧,如此,当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闭合的时候,两个钳子杯可以完全闭合,夹取更加的方便、稳定。

8、进一步,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条形的槽口,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转孔,所述销钉转动的穿过侧孔、槽口、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利用销钉穿过侧孔、槽口、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使得杯座、推拉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铰接在一起,推或拉动推拉板时,利用推拉板上的第一条齿和第二条齿运动,实现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张开或闭合。

9、进一步,所述推拉板远离的推拉杆的一侧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位于第一钳子杯与第二钳子杯之间。通过在在推拉板的端部设置顶针,可以实现连续多次取样,样本可以存储于整个顶针上。

10、进一步,所述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当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相互闭合时,两个凹槽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空腔容纳顶针。

11、进一步,所述推拉板与推拉杆一体成型。

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活检钳,所述活检钳包括上述的钳头组件。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在张开或闭合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时,通过推动或拉动推拉杆,利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与推拉板上第一条齿和第二条齿的双齿啮合结构,减少径向推送的位移空间,使推拉杆的径向移动可以直接作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轴向旋转;从而可以把杯座的长度在设计上改短,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张开角度也可有效地加大百分之二十,在减少整个钳头组件长度的同时,避免了连接片的干涉。

15、2、本实用新型带有顶针的钳头组件的零件数量与常规普通钳头组件零件数量,以及组装工艺保持一致,并且同步减少了连接片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第二钳子杯、推拉杆、销钉和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所述第一钳子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钳子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销钉穿过杯座、推拉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销钉与杯座、推拉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钳子杯的一端与第一侧翼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钳子杯的一端与第二侧翼板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板上设置有第一条齿,所述第二侧翼板上设置有第二条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钳子杯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钳子杯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条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条齿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上设置有u型通槽,所述u型通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孔,所述u型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孔,所述推拉板位于u型通槽内,所述推拉杆滑动的穿设在滑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分别位于推拉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推拉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钳子杯靠近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钳子杯靠近边缘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板上设置有条形的槽口,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转孔,所述销钉转动的穿过侧孔、槽口、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板远离的推拉杆的一侧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位于第一钳子杯与第二钳子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板与推拉杆之间一体成型。

10.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检钳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钳头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及活检钳,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第二钳子杯、推拉杆、销钉和杯座,推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拉板,推拉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第一钳子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二钳子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销钉转动连接的穿过杯座、推拉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钳子杯的一端与第一侧翼板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钳子杯的一端与第二侧翼板传动连接。本技术用来解决现有的活检钳及其钳头组件在内窥镜极限弯曲角度条件下,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因长度太长导致无法从内窥镜钳道中伸出精准定位,以及张开角度受限于连接片的干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雷达,张融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