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2.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初期抢救治疗需要迅速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进行给药、肠外营养、输血、采集血标本和动脉血压持续监测,脐静脉和脐动脉置管是高危新生儿早期救治的首选血管通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血素血症需要及时有效的控制高胆红素,而换血治疗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为了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采用脐血管导管置管技术进行换血治疗(包括脐静脉单通道、双通道换血等)。该技术操作简便、减少反复静脉穿刺,能保证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治疗,减少疼痛,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由于需要持续治疗和给药,为保证脐导管的通畅,导管尽量与脐部呈垂直角度,现状是使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采取的是“搭桥”固定方法,该方法是将导管用3根胶布固定在新生儿脐部周围的皮肤上。由于胶布有一定的柔软性,无法保证导管的竖直状态,易发生导管弯曲和折叠,从而容易发生堵管现象,影响治疗和抢救,而且“搭桥”固定法将脐部穿刺处暴露,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并易被奶液和大小便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带,橡胶垫的正中处开设有导管孔,橡胶垫的顶部位于导管孔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螺纹安装有防护壳,防护壳顶部螺纹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开设有与橡胶垫相同的操作孔,密封盖的顶部位于操作孔的外侧设置有两瓣夹具,两瓣夹具上螺纹安装有固定件,通过设置防护壳、两瓣夹具和固定件对脐导管进行固定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脐导管能够时刻处于竖直的状态,避免了导管出现弯曲和折叠时造成的堵管现象,同时防护壳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脐部穿刺处被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固定件上套设有脐导管。
6.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呈椭圆盘状结构设置且具有延展性,橡胶垫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呈圆环状结构设置且连接块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螺纹。
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空心圆柱状结构设置且防护壳为医用塑料材质。
9.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防护壳的闭合处设置有密封垫。
10.优选的,所述两瓣夹具的对应侧壁呈弧形状结构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壳、两瓣夹具和固定件对脐导管进行固定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脐导管能够时刻处于
竖直的状态,避免了导管出现弯曲和折叠时造成的堵管现象,同时防护壳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脐部穿刺处被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块位置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瓣夹具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脐导管、2固定件、3防护壳、4橡胶垫、5医用胶带、6密封盖、7安装块、8连接块、9两瓣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橡胶垫4,橡胶垫4呈椭圆盘状结构设置且具有延展性,橡胶垫4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橡胶垫4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带5,橡胶垫4的正中处开设有导管孔,橡胶垫4的顶部位于导管孔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8,连接块8呈圆环状结构设置且连接块8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螺纹,连接块8的上螺纹安装有防护壳3,防护壳3内空心圆柱状结构设置且防护壳3为医用塑料材质,防护壳3顶部螺纹安装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密封盖6与防护壳3的闭合处设置有密封垫,密封盖6上开设有与橡胶垫4相同的操作孔,密封盖6的顶部位于操作孔的外侧设置有两瓣夹具9,两瓣夹具9的对应侧壁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两瓣夹具9上螺纹安装有固定件2,通过设置防护壳3、两瓣夹具9和固定件2对脐导管1进行固定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脐导管1能够时刻处于竖直的状态,避免了导管出现弯曲和折叠时造成的堵管现象,同时防护壳6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脐部穿刺处被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固定件2上套设有脐导管1。
18.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优先的将其橡胶垫4上医用胶带5打开,将脐导管1穿入操作孔内,并将其幼儿的肚脐处对应橡胶垫4的操作孔处,将橡胶垫4粘贴与幼儿的肚皮上,此时依次将其防护壳3、密封盖6套设于脐导管1上,并依次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将其固定件2套于脐导管1上并致使固定件2与两瓣夹具9螺纹啮合,此时脐导管1即完成固定限位。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橡胶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带(5),橡胶垫(4)的正中处开设有导管孔,橡胶垫(4)的顶部位于导管孔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上螺纹安装有防护壳(3),防护壳(3)顶部螺纹安装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密封盖(6)上开设有与橡胶垫(4)相同的操作孔,密封盖(6)的顶部位于操作孔的外侧设置有两瓣夹具(9),两瓣夹具(9)上螺纹安装有固定件(2),固定件(2)上套设有脐导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呈椭圆盘状结构设置且具有延展性,橡胶垫(4)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呈圆环状结构设置且连接块(8)的外侧壁设置有安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内空心圆柱状结构设置且防护壳(3)为医用塑料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与防护壳(3)的闭合处设置有密封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瓣夹具(9)的对应侧壁呈弧形状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带,橡胶垫的正中处开设有导管孔,橡胶垫的顶部位于导管孔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螺纹安装有防护壳,防护壳顶部螺纹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开设有与橡胶垫相同的操作孔,密封盖的顶部位于操作孔的外侧设置有两瓣夹具。该医用脐血管置管辅助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壳、两瓣夹具和固定件对脐导管进行固定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脐导管能够时刻处于竖直的状态,避免了导管出现弯曲和折叠时造成的堵管现象,同时防护壳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脐部穿刺处被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 刘晓芳 王静 谭小林 吴翔 熊彬 唐先莉 李明忠 王彦 杨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1
技术公布日: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