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3011发布日期:2022-11-22 23:3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2.急性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卒中的80%,尤其是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脑卒中,往往病情更加凶险,死亡率、致残率较高,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危险,一旦发生中风,给患者本身、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3.机械装置取栓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机械取栓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少。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的的取栓支架为单层结构的机械取栓支架,其在靠近或贴靠在血管壁上进行取栓时,对内部的血栓固定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血栓在回收过程中出现脱落,导致血栓外漏的问题。
4.中国专利:一种取栓器(授权公告号:cn 205697926 u),该专利方案公开了一种取栓器,该取栓器设有内网层和外网层的双层网管结构,利用多层网管结构,增加与血栓块的接触面积,多而提高在取栓过程中,对血栓的固定能力,减少血栓在回收过程中的脱落。但是,该方案的取栓器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血栓块在固定不稳定的问题,容易在回收过程发生脱落,导致远端的血管堵塞和取栓操作的失败。
5.本技术方案对现有的取栓器械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与完善,使其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取栓装置对血栓块的固定能力,同时,可以实现对脱离血栓块进行阻挡,使脱离或掉落的血栓块都被回收取出,实现血管的机械取栓和血管再通。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包括血管取栓支架,还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配合贯穿设置于所述血管取栓支架内,且该导管体的远端延伸出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由多个单元网格相互连接编制而成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所述导管体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和气囊腔,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远端腔壁上开设有若干负压吸引开口,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近端设置有负压连接头,该负压连接头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所述气囊腔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设有气囊腔开口和气囊腔进口,该气囊腔进口处配合设置有充放气连接头,所述气囊腔开口处设置有挡栓气囊体,所述挡栓气囊体位于所述导管体的远端。
9.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吸引开口配合布设在所述血管取栓支架内的位置区域。
10.更进一步,所述负压吸引开口沿着负压吸附气流腔的长度方向错开排列分布。
11.更进一步,所述挡栓气囊体呈波浪式的连接气囊体结构。
12.更进一步,所述挡栓气囊体的波峰处与血管壁相抵接,该波谷处形成脱落血栓的滞留区。
13.通过上述对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管体,在该导管体上开设负压吸附气流腔和负压吸引开口,利用负压源使该负压吸引开口具备负压吸附力,在取栓的过程中,当血管取栓支架膨胀展开后,该血管取栓支架内的导管体利用负压吸引开口具备的负压吸附力,将血栓块进行辅助吸附固定,提高了血管取栓支架对血栓的固定能力,进一步提高血栓取出的成功率。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管体上设置气囊腔和挡栓气囊体,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充气或充液,将挡栓气囊体展开,用于拦截和阻挡在取栓过程中脱离或脱落的血栓块,利用挡栓气囊体的波浪式气囊体结构,有效地实现血栓挡拦的效果;同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血管的管径大小,灵活地调整充气或充液量,使其可以适合于不同血管管径的环境操作使用,提高取栓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包括血管取栓支架1,还包括导管体2,所述导管体2配合贯穿设置于所述血管取栓支架1内,且该导管体2的远端延伸出所述血管取栓支架1的远端,所述血管取栓支架1由多个单元网格相互连接编制而成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
21.如图3所示,所述导管体2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21和气囊腔22,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21的远端腔壁上开设有若干负压吸引开口211,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21的近端设置有负压连接头212,该负压连接头212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所述负压吸引开口211配合布设在所述血管取栓支架1内的位置区域。所述负压吸引开口211沿着负压吸附气流腔21的长度方向错开排列分布。
22.使用时,当血管取栓支架1膨胀展开后,该血管取栓支架1嵌入血栓块中,完成对血栓的固定,这时,负压连接头212处的外部负压源开启,负压吸引开口211具有负压吸力力,该负压吸引开口211将血栓块进行负压吸附固定,进一步地提高了血管取栓支架1对血栓块的固定,提高固定能力,有利于后续的血栓回收取出。
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气囊腔22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设有气囊腔开口221和气囊腔进口222,该气囊腔进口222处配合设置有充放气连接头223,所述气囊腔开口221处设置有挡栓气囊体224,所述挡栓气囊体224位于所述导管体2的远端。所述挡栓气囊体224呈波浪式的连接气囊体结构,所述挡栓气囊体224的波峰处与血管壁相抵接,该波谷处形成脱落血栓的滞留区。
24.使用时,当血管取栓支架1膨胀展开后,对充放气连接头223进行充气或充液处理,
这时,挡栓气囊体224展开设置在导管体的远端处,即该挡栓气囊体挡设在血管取栓支架1的无端,由于挡栓气囊体呈波浪式的连接气囊体结构,通过操作人员的灵活调节充放流量,使每一节的气囊体的波峰处分别与血管壁相抵设,这样,在进行回收血栓块的时候,当出现血栓块掉落或脱离时,先是被挡栓气囊体的波峰处抵挡,冲破抵挡的血栓块会滞留在波谷处,通过多节气囊体的挡设,使脱离或掉落的血栓块尽可能的得到挡拦,使血栓块顺利地回收取出,提高机械取栓的成功率。
2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设计新颖独特,不仅可以更好地对血栓块进行吸附固定,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拦挡在回收过程中脱离或掉落的小血栓块,提高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的成功率。
26.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包括血管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配合贯穿设置于所述血管取栓支架内,且该导管体的远端延伸出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血管取栓支架由多个单元网格相互连接编制而成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所述导管体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和气囊腔,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远端腔壁上开设有若干负压吸引开口,所述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近端设置有负压连接头,该负压连接头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所述气囊腔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设有气囊腔开口和气囊腔进口,该气囊腔进口处配合设置有充放气连接头,所述气囊腔开口处设置有挡栓气囊体,所述挡栓气囊体位于所述导管体的远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开口配合布设在所述血管取栓支架内的位置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开口沿着负压吸附气流腔的长度方向错开排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栓气囊体呈波浪式的连接气囊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栓气囊体的波峰处与血管壁相抵接,该波谷处形成脱落血栓的滞留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吸引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包括血管取栓支架,还包括导管体,导管体配合贯穿设置于血管取栓支架内,且导管体的远端延伸出血管取栓支架的远端,血管取栓支架由多个单元网格相互连接编制而成的自膨胀式网管结构;导管体设有互不连通的负压吸附气流腔和气囊腔,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远端腔壁上开设有若干负压吸引开口,负压吸附气流腔的近端设置有负压连接头,负压连接头与外部负压源相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取栓装置对血栓块的固定能力,同时,可以实现对脱离血栓块进行阻挡,使脱离或掉落的血栓块都被回收取出,实现血管的机械取栓和血管再通。取栓和血管再通。取栓和血管再通。


技术研发人员:方嘉阳 张敏 张桂荣 余小妹 谢凌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嘉阳
技术研发日:2022.05.14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