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5139发布日期:2024-04-23 11:1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药丸生产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


背景技术:

1、在进行药丸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实心颗粒的药丸采用滴制的方法进行生产,将混合或炼制好的药料经过滴头进行滴制,但是在滴制的过程中会伴随颗粒不均匀的情况,比如将药粉混合加热成为液态后,通过滴丸机构滴入冷却柱时,由于进入滴丸机构的药液的液位压力原因,随着液位的下降,在滴丸机构滴制出来的颗粒就会出现不均匀。为控制药液进入滴丸机构中进行滴制形成的药丸颗粒大小的均匀度,需要对滴丸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能够使药液均匀滴出并且滴出的颗粒大小均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

4、包括滴盘1、导液盘2、固定在导液盘中心的导液柱,滴盘1内部形成腔体,在腔体中心为曲面状的凸起4,在凸起周围排列有多圈滴孔3,每圈滴孔之间的间距均等,每圈滴孔在滴盘上以圆周的方式排列;导液盘2与滴盘1配合使用,导液盘2上以导液柱为中心,外围也排列有多圈滴孔3,每圈滴孔之间的间距均等,每圈滴孔在导液盘上以圆周的方式排列;导液盘上的滴孔与滴盘上的滴孔错位排列;导液盘2置于腔体内,导液盘2与凸起4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导液盘的另一面中心位置为导液柱,导液柱底部与导液盘的表面相通。

5、进一步的,导液柱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凸台5、外层6与内层之间存在空隙,外层与导液盘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开口7。

6、进一步的,导液柱内层的高度低于外层上端的高度,且导液柱内层的高度高于外层底部开口的高度。

7、进一步的,导液盘的表面为容纳药液的盘状,位于导液盘内圈的滴孔与导液柱之间设置有缓冲圈8。

8、进一步的,滴盘1底部设置有多个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支撑腿。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之处在于:

1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滴丸机构,将药粉混合加热成为液态后,经滴丸机构滴入冷却柱时,即使进入滴丸机构的药液液位压力存在,随着液位的下降,在滴丸机构滴制出来的颗粒经过滴盘以及导液盘自身结构上的配合,本申请滴丸机构滴制出来的药丸颗粒大小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包括滴盘(1)、导液盘(2)、固定在导液盘中心的导液柱,滴盘(1)内部形成腔体,其特征在于:在腔体中心为曲面状的凸起(4),在凸起周围排列有多圈滴孔(3),每圈滴孔之间的间距均等,每圈滴孔在滴盘上以圆周的方式排列;导液盘(2)与滴盘(1)配合使用,导液盘(2)上以导液柱为中心,外围也排列有多圈滴孔(3),每圈滴孔之间的间距均等,每圈滴孔在导液盘上以圆周的方式排列;导液盘上的滴孔与滴盘上的滴孔错位排列;导液盘(2)置于腔体内,导液盘(2)与凸起(4)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导液盘的另一面中心位置为导液柱,导液柱底部与导液盘的表面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液柱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凸台(5)、外层(6)与内层之间存在空隙,外层与导液盘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开口(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液柱内层的高度低于外层上端的高度,且导液柱内层的高度高于外层底部开口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液盘的表面为容纳药液的盘状,位于导液盘内圈的滴孔与导液柱之间设置有缓冲圈(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滴盘(1)底部设置有多个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支撑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药丸生产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药物生产的滴丸机构,包括滴盘、导液盘、固定在导液盘中心的导液柱,滴盘内部形成腔体,在腔体中心为曲面状的凸起,在凸起周围排列有多圈滴孔,每圈滴孔之间的间距均等,每圈滴孔在滴盘上以圆周的方式排列;导液盘与滴盘配合使用,导液盘上以导液柱为中心,外围也排列有多圈滴孔,每圈滴孔之间的间距均等,每圈滴孔在导液盘上以圆周的方式排列;导液盘上的滴孔与滴盘上的滴孔错位排列;导液盘置于腔体内,导液盘与凸起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导液盘的另一面中心位置为导液柱,导液柱底部与导液盘的表面相通,通过本申请的滴丸机构,能够使药液均匀滴出并且滴出的颗粒大小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胜,陈默,米寿胜,王玉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博鑫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9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