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8434发布日期:2023-06-08 15:4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双腔管。


背景技术:

1、双腔管是胸科麻醉中的常用工具,有两个管腔,可在气管隆突水平将左右两侧支气管和肺分隔开,以实现隔离和单肺通气的功能。

2、目前临床使用的双腔支气管一侧管腔需要置入同侧支气管内,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如遇解剖变异,或者支气管开口狭窄时,会出现置管困难;临床操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操作难度较高,一次插管成功率低,尤其对一些非胸科专业的麻醉医师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练习才能掌握,学习周期长;如反复置入或者调整管腔位置的操作,会造成气管内粘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包括双腔管本体,所述双腔管本体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侧腔管以及右侧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气囊套管,两个气囊套管分别为第一气囊套管以及第二气囊套管;

3、所述第一气囊套管套设在所述双腔管本体的管体部的外围,且位于左侧腔管以及所述右侧腔管的外围;

4、所述第二气囊套管位于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外围,所述第二气囊套管设有伸入右支气管的限位部,所述第二气囊套管用于抵靠隆突上封堵左支气管;

5、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出气方向倾斜向左,所述右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出气方向倾斜向右;

6、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摄像头以及信号传输线,所述摄像头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相连,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信号传输线位于所述左侧腔管内。

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套囊充气可满足双肺通气,左侧腔管以及右侧腔管同时通气。第二气囊套管充气后环绕左侧管腔开口,还有限位部可放入右侧管腔,主要有2个作用,其一可以固定管腔位置,第二更好密闭左支气管,实现隔离和单肺通气的功能。通过第二气囊套管的结构,无需伸入左支气管,避免了对敏感部位隆突的刺激,便于置管,大大的减少了气管内粘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降低置入双腔管的难度。

8、通过增设有图像采集机构,保证很好视野,保证了置管的操作可时时观察气管内部情况,也可减少被气管内分泌物污染。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信号传输线并排设置的冲洗管。当摄像头被分泌物遮挡或污染是可以通过冲洗管冲洗,保证视野清晰。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右侧腔管的出气端口呈圆管斜切导致的椭圆形。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右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右侧腔管的轴向夹角为20°。

12、便于迎合支气管右支解剖结构与气管的纵轴延长线约成20°-30°角的特点相呼应。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左侧腔管的轴向夹角为45°。

14、迎合支气管左支解剖结构与气管纵轴延长线约成40°-55°角的特点相配合。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呈外扩的喇叭状。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呈圆管斜切导致的椭圆形。

17、增大了开口面积,优势在于如右上叶开口在隆突上方时,也不会堵塞右上叶开口;长椭圆形开口使引流、通气更加通畅,同时减少管腔尖端整体管径,使得置管过程更加顺畅。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套管通过第一导流通道与延伸出双腔管本体的气口导通;

19、所述第二气囊套管通过第二导流通道与延伸出双腔管本体的气口导通。

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线延伸出双腔管本体与接头相连;

21、所述冲洗管延伸出双腔管本体与接头相连。

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接头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接头用于导入生理盐水,所述接头与生理盐水注射器对接导通。

23、有益效果:

24、该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操作简便,置入过程方便可视,降低操作难度。

25、导管置入隆突上方,通过第二气囊套管完成双肺隔离和单肺通气,较传统的双腔管,对隆突和支气管内刺激较小,减少气道粘膜损伤的风险。同时在左侧腔管安装有摄像头,使得管腔置入过程全程可视化,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包括双腔管本体,所述双腔管本体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侧腔管以及右侧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气囊套管,两个气囊套管分别为第一气囊套管以及第二气囊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信号传输线并排设置的冲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右侧腔管的轴向夹角为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左侧腔管的轴向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呈外扩的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呈圆管斜切导致的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套管通过第一导流通道与延伸出双腔管本体的气口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延伸出双腔管本体与接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延伸出双腔管本体与接头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隆突上可视双腔管,包括双腔管本体,双腔管本体包括左侧腔管以及右侧腔管,还包括两个气囊套管,两个气囊套管为第一气囊套管以及第二气囊套管;第一气囊套管套设在双腔管本体的管体部的外围,且位于左侧腔管以及右侧腔管的外围;第二气囊套管位于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外围,第二气囊套管设有伸入右支气管的限位部,第二气囊套管用于抵靠隆突上封堵左支气管;左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出气方向倾斜向左,右侧腔管的出气端口的出气方向倾斜向右;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图像采集机构包括摄像头以及信号传输线,摄像头以及信号传输线相连,且摄像头与信号传输线位于左侧腔管内。置入过程方便可视,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吴镜湘,张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胸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