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3334发布日期:2022-10-22 09:3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工具,具体是一种轮椅。


背景技术:

2.轮椅是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轮椅不仅可以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需求,还可以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患者,使患者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3.目前使用的普通轮椅大多没有针对颈部的专门保护,对于一些颈部受伤或颈部不适的患者,由于长期需要依赖轮椅进行活动,使用轮椅时患者头部和颈部容易晃动,可能会引起颈部的疼痛或加重颈部的不适。因此,有必要提供有一种针对颈部进行专门保护的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椅,可以针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和保护。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其包括底座、支撑于底座两侧的侧轮、平放设置于底座之上的坐垫、设置于坐垫两侧的扶手以及设置于坐垫后侧的靠背,还包括有颈部护枕,其包括护枕本体、手拧螺丝和调节带;靠背的中部开有竖向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截面呈t形,护枕本体整体为u型,护枕本体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可上下滑动地插接于第一滑槽内,滑块的插入端设置有螺孔;手拧螺丝从靠背背面穿入第一滑槽并与滑块螺纹连接,手拧螺丝用于固定护枕本体;调节带设置在护枕本体的一端,调节带与护枕本体的另一端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中:
8.进一步地,靠背的两侧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固定在靠背的两侧中部,固定支座包括支承板、竖立固定于支承板两侧的两块连接板、竖立固定于支承板后侧的挡板,两块连接板之间间隔形成连接槽;扶手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主体部的一端,连接部为长条板状,连接部插入连接槽内并与两侧的连接板铰接。
9.进一步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扶手抬起状态的锁定件,锁定件设置在外侧的连接板上,其包括插销、拉伸弹簧和限位块,插销的一端垂直穿过连接板的侧壁上部,且进入连接槽内,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拉伸弹簧套在插销上,且拉伸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扶手的连接部中部设置有与插销适配的限位孔,连接部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插销可插入限位孔内。
10.更进一步地,插销的插入端朝向扶手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11.进一步地,靠背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坐垫后侧,靠背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侧杆,侧杆与靠背固定连接,侧杆的下端与底座后侧顶部铰接;靠背的后下方设置有用于调节
靠背转动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
12.更进一步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块角度调节板和一根支撑杆,两块角度调节板分别设置于靠背的下方两侧,角度调节板呈弧形,角度调节板上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远离靠背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u型卡口,u型卡口与第二滑槽连通,角度调节板上端与侧杆下部铰接;支撑杆横向设置在靠背的后下方,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第二滑槽并与底座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u型卡口与支撑杆适配,支撑杆可卡入u型卡口内。
13.更进一步地,侧杆的上端设置有把手。
14.进一步地,调节带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扣,护枕本体的另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排间隔的第二磁铁扣,第一磁铁扣与第二磁铁扣相互吸引。
15.进一步地,护枕本体内部填充有记忆海绵。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靠背中部开有第一滑槽,颈部护枕包括护枕本体、手拧螺丝和调节带,护枕本体的外侧壁中部设置有滑块,滑块可上下滑动地插接于第一滑槽内,手拧螺丝从靠背背面穿入第一滑槽并与滑块螺纹连接,上下滑动护枕本体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旋紧手拧螺丝,手拧螺丝与滑块之间的距离减小,滑块可紧紧固定在第一滑槽的上下某一位置,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灵活性高;
18.2、护枕本体整体为u型,与颈部更加适配,对颈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调节带设置在护枕本体的一端,调节带与护枕本体的另一端外侧壁可拆卸连接,调节带可调节护枕本体的松紧,颈部护枕在患者身体即使有轻微的晃动时,由于u型的设计可以为患者颈部提供支撑,使患者的头部颈部保持相对的固定,使得患者获得比较好的休息,避免加重颈部的不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护枕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2的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转动时的使用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抬起时的使用示意图。
27.图中标号为:1、轮椅本体;11、底座;12、侧轮;13、坐垫;14、扶手;141、主体部;142、连接部;15、靠背;151、第一滑槽;2、颈部护枕;21、护枕本体;211、滑块;22、调节带;23、手拧螺丝;3、固定支座;31、支承板;32、连接板;33、挡板;4、锁定件;41、插销;42、拉伸弹簧;43、限位块;5、角度调节机构;51、角度调节板;511、第二滑槽;512、u型卡口;52、支撑杆;6、连接槽;7、限位孔;8、侧杆;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其包括底座11、支撑于底座11两侧的侧轮12、平放设置于底座11之上的坐垫13、设置于坐垫13两侧的扶手14以及设置于坐垫13后侧的靠背15,还包括有颈部护枕2,颈部护枕2用于对患者的颈部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30.具体的,颈部护枕2包括护枕本体21、手拧螺丝22和调节带23;靠背15的中部开有竖向的第一滑槽151,第一滑槽151截面呈t形,护枕本体21整体为u型,护枕本体21的内部填充有记忆海绵,护枕本体21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11,滑块211可上下滑动地插接于第一滑槽151内,滑块211的插入端设置有螺孔;手拧螺丝23从靠背15背面穿入第一滑槽151并与滑块211螺纹连接,将护枕本体21上下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以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然后旋紧手拧螺丝23,手拧螺丝23与滑块211之间的距离变小,滑块211可固定在第一滑槽151的上下某一位置。此外,调节带22设置在护枕本体21的一端,调节带22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扣,护枕本体21的另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排间隔的第二磁铁扣,第一磁铁扣与第二磁铁扣可相互吸引,控制调节带22与护枕本体21另一端外侧壁的连接长度,从而调节护枕本体21的松紧。
31.靠背15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支座3,固定支座3固定在靠背15的两侧中部,固定支座3包括支承板31、竖立固定于支承板31两侧的两块连接板32、竖立固定于支承板31后侧的挡板33,两块连接板32之间间隔形成连接槽6;扶手14包括主体部141和连接部142,连接部142固定在主体部141的一端,连接部142为长条板状,连接部142插入连接槽6内并与两侧的连接板32铰接,使得扶手14可上下抬放。
32.其中,固定支座3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扶手14抬起状态的锁定件4,锁定件4设置在外侧的连接板32上,其包括插销41、拉伸弹簧42和限位块43,插销41的一端垂直穿过连接板32的侧壁上部,且进入连接槽6内,另一端与限位块43固定连接,拉伸弹簧42套在插销41上,且拉伸弹簧42的一端与连接板32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43固定连接;扶手14的连接部142中部设置有与插销41适配的限位孔7。扶手14通过连接部142绕连接槽6两侧侧壁上下转动,支承板31在扶手14放下时对其进行支承,使得扶手14处于水平状态;挡板33在扶手14抬起时对其进行限位,使得扶手14处于竖直状态,而且当连接部142向上转动时,由于插销41的插入端朝向扶手14的一侧设置有斜面,连接部142可推动插销41,拉伸弹簧42被拉伸,插销41向连接槽6外部移动;当连接部142处于竖直状态时,插销41与限位孔7对正,拉伸弹簧42由于弹力恢复原先状态,插销41可插入限位孔7内,从而对连接部142进行锁定。
33.靠背15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坐垫13的后侧,靠背15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侧杆8,侧杆8与靠背15固定连接,侧杆8的下端与底座11后侧顶部铰接,侧杆8的上端设置有把手9,把手9用于推动轮椅;靠背15的后下方设置有用于调节靠背15转动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5。
34.具体的,角度调节机构5包括两块角度调节板51和一根支撑杆52,两块角度调节板51分别设置于靠背15的下方两侧,角度调节板51呈弧形,角度调节板51上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二滑槽511,第二滑槽511远离靠背15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u型卡口512,u型卡口512与第二滑槽511连通,角度调节板51上端与侧杆8下部铰接;支撑杆52横向设置在靠
背15的后下方,且支撑杆5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第二滑槽511并与底座1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u型卡口512与支撑杆52适配。通过转动两块角度调节板51,使支撑杆52的两端分别卡入两块角度调节板51同一高度位置的u型卡口512内,支撑杆52为靠背15提供支撑,从而可根据患者的坐姿需求,实现对靠背15角度的调节,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6.首先,通过在靠背15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u型颈部护枕2,不仅可以为患者的颈部提供支撑作用,使患者获得比较好的休息,还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灵活性高,通过旋紧手拧螺丝23即可使颈部护枕2固定;其次,通过在靠背15的两侧的固定支座3上设置锁定件4,扶手14抬起后,锁定件4可以锁定扶手14的抬起状态,患者从轮椅的两侧也可入座,相比于传统轮椅只能正面入座的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更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更加人性化;最后,通过角度调节机构5,可以调节靠背15前后转动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板51与支撑杆52卡接,即可完成角度的调节,满足患者的坐姿需求,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