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7545发布日期:2022-12-24 04:1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2.球囊导管是一种介入型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血管内狭窄病灶的扩张。现有的球囊导管一般包括导管和安装于导管远端的球囊。使用时,将球囊置于病变部位后,使球囊充盈以达到扩张目的。但是,由于球囊导管的远端为密封结构,即使从近端对球囊导管进行多次抽真空处理,球囊导管的内部还是会有空气残留。这种情况下,一旦球囊在人体内破裂,球囊或导管内的残留空气会进入血液并形成气栓,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囊导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的末端管、球囊、管身以及导管座;所述管身包括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导管座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内管穿过所述球囊,所述末端管的内腔、内管的内腔以及第一通路依次连通形成导丝腔;所述末端管内还设有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球囊、间隙以及第二通路依次连通形成排气腔。
5.较佳地,从所述第二通路向所述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所述排气通孔流出后,将所述排气通孔密封。
6.较佳地,所述管身与所述导管座之间还设有应力缓冲件。
7.较佳地,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的远端激光焊接固定。
8.较佳地,所述内管和外管分别通过胶水粘接于导管座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导管通过在末端管内设置排气通孔,使排气腔两端均为开放端,使用时,可从第二通路向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排气通孔中流出,说明整个排气腔中已经不存在空气残留,从而避免发生球囊破裂时导致的严重人体伤害。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球囊导管的远端的局部放大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管身与导管座连接示意图。
13.图中:10-末端管、11-排气通孔、20-球囊、30-管身、31-内管、32-外管、33-间隙、40-导管座、41-第一通路、42-第二通路、50-应力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
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在本申请中,将靠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球囊导管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导管,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的末端管10、球囊20、管身30以及导管座40;所述管身30包括套设的内管31和外管32,所述内管31与外管32之间形成有间隙33;所述导管座40包括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所述内管31穿过所述球囊20,所述末端管10的内腔、内管31的内腔以及第一通路41依次连通形成导丝腔,所述导丝腔可以用于插入并将导丝推进至球囊导管的远端,便于操作者将球囊导管推送至病变部位;所述末端管10内还设有排气通孔11,所述排气通孔11、球囊20、间隙33以及第二通路42依次连通形成排气腔,用于排出球囊20及间隙33中的空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导管通过在末端管10内设置排气通孔11,使排气腔两端均为开放端,使用时,可从第二通路42向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排气通孔11中流出,说明整个排气腔中已经不存在空气残留,从而避免发生球囊破裂时导致的严重人体伤害。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二通路42向所述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所述排气通孔11流出后,排气过程完成,此时可以将所述排气通孔11进行密封,便于后续直接使用该球囊导管。由于排气通孔11比较细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蒸汽熏蒸远端的方法对所述排气通孔11进行密封处理。
18.请重点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身30与所述导管座40之间还设有应力缓冲件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缓冲件50的一端活套于管身30近端处,其另一端与导管座40连接配合。所述应力缓冲件50可以对导管座40和管身30进行保护,避免导管座40与管身30的连接处发生弯折。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囊20的近端与所述外管32的远端激光焊接固定;所述内管31和外管32分别通过胶水粘接于导管座40内,确保排气腔和导丝腔分别导通且各自密封。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导管,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的末端管10、球囊20、管身30以及导管座40;所述管身30包括套设的内管31和外管32,所述内管31与外管32之间形成有间隙33;所述导管座40包括第一通路41和第二通路42;所述内管31穿过所述球囊20,所述末端管10的内腔、内管31的内腔以及第一通路41依次连通形成导丝腔;所述末端管10内还设有排气通孔11,所述排气通孔11、球囊20、间隙33以及第二通路42依次连通形成排气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导管通过在末端管10内设置排气通孔11,使排气腔两端均为开放端,使用时,可从第二通路42向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排气通孔11中流出,说明整个排气腔中已经不存在空气残留,从而避免发生球囊破裂时导致的严重人体伤害。
2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的末端管、球囊、管身以及导管座;所述管身包括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导管座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内管穿过所述球囊,所述末端管的内腔、内管的内腔以及第一通路依次连通形成导丝腔;所述末端管内还设有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球囊、间隙以及第二通路依次连通形成排气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通路向所述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所述排气通孔流出后,将所述排气通孔密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与所述导管座之间还设有应力缓冲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的远端激光焊接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分别通过胶水粘接于导管座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囊导管,包括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的末端管、球囊、管身以及导管座;所述管身包括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导管座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内管穿过所述球囊,所述末端管的内腔、内管的内腔以及第一通路依次连通形成导丝腔;所述末端管内还设有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球囊、间隙以及第二通路依次连通形成排气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末端管内设置排气通孔,使排气腔两端均为开放端,使用时,可从第二通路向排气腔中通入显影剂,当显影剂从排气通孔中流出,说明整个排气腔中已经不存在空气残留,从而避免发生球囊破裂时导致的严重人体伤害。体伤害。体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 宋杰 单亚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凯尼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