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

文档序号:36221386发布日期:2023-11-30 10:5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


背景技术:

1、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心脏在搏动之前,心肌首先发生兴奋,在兴奋过程中产生微弱电流,该电流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由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不同,各部分与心脏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人体体表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这种人体心脏内电活动所产生的表面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称为心电图,心电图机则是记录这些生理电信号的仪器。

2、专利号为cn210843043u的一种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胸导联吸球包括弹性吸球、金属连接环和金属吸盘,金属连接环的顶端伸入弹性吸球内部,且在金属连接环的顶端设有若干根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水平架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弹性吸球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上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竖直向下延伸并穿过第一限位板上的通孔,当按压弹性吸球顶部时,活动杆在通孔内向下移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接触,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使用该胸导联吸球在进行胸导联时,按压程度能精确控制,不会出现按压过度或者按压不够的情况,且操作便捷,能有效提高胸导联工作的效率,为医疗救护节省出宝贵的时间,现有技术中对于胸导联吸球大多采用一体式设计,因此球囊无法进行单一的更换,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实用新型目的

2、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以实现根据需求对于胸导联吸球的球囊进行更换的目的。

3、(二)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

5、其包括负压吸囊和按压球囊,所述负压吸囊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规格不同的导联接头,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承接管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按压球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管套,所述按压球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壁通过第一空腔设置有用于对第一限位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壁底端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板相匹配的第三空腔,所述负压吸囊的底端开设有用于气体排放的第二开口。

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按压板,所述第一按压板的外壁与第一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端均与第一空腔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按压杆的底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楔形块,两个所述楔形块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外板,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相背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支撑内板,两个所述支撑内板远离滑动外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三空腔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内板的远离第三空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可供移动板左右滑动的第四空腔,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的顶端分别滑动连接有限位挡板,两个所述限位挡板的顶端分别与第三空腔顶端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限位挡板相抵住的限位块。

8、优选的,所述按压球囊采用猫型卡通图案设计,所述按压球囊的具体材质为硅胶。

9、优选的,所述第一按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杆,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端开设有可供第一按压杆上下滑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按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按压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按压杆的外壁分别滑动连接有限位管,两个所述限位管的顶端分别与第三空腔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供第二按压杆上下滑动的第二通孔。

10、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端开设有孔径大于第一限位板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防滑管套的内径,所述防滑管套的内螺纹与螺纹管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防滑管套的外壁刻有防滑纹。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支撑内板的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移动板的一侧与滑动外板内部第四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分别位于支撑内板的前后两侧。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按压球囊,可以通过按压球囊下方的防滑管套与负压吸囊上方的螺纹管进行拼接和拆卸,在第一限位板进入第三空腔内时滑动外板在支撑内板上滑动,并且第一缓冲弹簧受力压缩,从而可供第一限位板移动至第三空腔内,接着第一缓冲弹簧复位,通过滑动外板对第一限位板记性限位。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按压杆,可以通过按压弧形按压板和第一按压杆对第一按压板的纵向位置进行改变,从而第二按压杆挤压楔形块,此时第一缓冲弹簧受力压缩,继而可供第一限位板移动至第三空腔内,接着第一缓冲弹簧复位,通过滑动外板对第一限位板记性限位,此外通过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导联接头,可以通过导联接头进行线路连接,并通过按压按压球囊,将内部真空的负压吸囊与患者的胸腔相贴,继而进行检测。

15、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第一按压板和第一按压杆以及弧形按压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螺纹管和第二支撑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的支撑内板和移动板以及滑动外板和第一缓冲弹簧的部分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包括负压吸囊(1)和按压球囊(7),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囊(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规格不同的导联接头(19),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螺纹管(3),所述螺纹管(3)的内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承接管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4),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5),所述按压球囊(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管套(6),所述按压球囊(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20),所述弧形支撑板(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8),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内壁通过第一空腔设置有用于对第一限位板(5)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内壁底端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板(5)相匹配的第三空腔,所述负压吸囊(1)的底端开设有用于气体排放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按压板(11),所述第一按压板(11)的外壁与第一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缓冲弹簧(9),多个所述第二缓冲弹簧(9)的底端均与第一空腔底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压板(11)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按压杆(14)的底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楔形块(21),两个所述楔形块(2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外板(17),两个所述滑动外板(17)相背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支撑内板(15),两个所述支撑内板(15)远离滑动外板(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三空腔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内板(15)的远离第三空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两个所述滑动外板(17)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可供移动板(16)左右滑动的第四空腔,两个所述滑动外板(17)的顶端分别滑动连接有限位挡板(23),两个所述限位挡板(23)的顶端分别与第三空腔顶端的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外板(17)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限位挡板(23)相抵住的限位块(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球囊(7)采用猫型卡通图案设计,所述按压球囊(7)的具体材质为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杆(12),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顶端开设有可供第一按压杆(12)上下滑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按压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按压板(13),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按压杆(14)的外壁分别滑动连接有限位管(10),两个所述限位管(10)的顶端分别与第三空腔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8)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可供第二按压杆(14)上下滑动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20)的底端开设有孔径大于第一限位板(5)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防滑管套(6)的内径,所述防滑管套(6)的内螺纹与螺纹管(3)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防滑管套(6)的外壁刻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6)靠近支撑内板(15)的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18),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8)远离移动板(16)的一侧与滑动外板(17)内部第四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8)分别位于支撑内板(15)的前后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专用心电图机用胸导联吸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负压吸囊和按压球囊,负压吸囊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规格不同的导联接头,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内壁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承接管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按压球囊,可以通过按压球囊下方的防滑管套与负压吸囊上方的螺纹管进行拼接和拆卸,在第一限位板进入第三空腔内时滑动外板在支撑内板上滑动,并且第一缓冲弹簧受力压缩,从而可供第一限位板移动至第三空腔内,接着第一缓冲弹簧复位,通过滑动外板对第一限位板记性限位。

技术研发人员:孟红丽,陶四明,王艳书,潘丽华,苏洱鹰,李侠,张钦钦,李晓艳,普顺华,孙富艳,周娟,王银莲,李小兰,普永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