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

文档序号:32727200发布日期:2022-12-28 09:1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妇用腹带,特别是一种剖宫产妇用添加中药包的加压腹带。


背景技术:

2.剖宫产术后不能直接进食,要先排气后才能进食,那么如何加速产后快速排气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影响产后排气的原因有多种。根据现有的临床经验,中药的联合应用可以加速产后快速康复,促进排气。术后常规使用收腹带压迫止血,可以在使用收腹带压迫止血的同时使用中药包促肠蠕动,加速排气。然而,目前的腹带佩戴时压腹效果不明显,使用不方便,更换慢,并且在压腹时有药物的辅助可以帮助产妇恢复,而目前的腹带无法添加药物。因此业界亟待设计一款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本实用新型能有良好的的压腹止血效果,并且能添加中药包,促肠蠕动,加速排气。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它包括腹带,腹带中部包括有压腹区,压腹区的左侧设有绒毛区,压腹区的右侧设有与绒毛区相粘黏的刺钩区;所述的压腹区上设有矩形的气囊,气囊包括内侧与压腹区相邻的第一面和位于外侧的第二面,所述的第一面与压腹区形成置药空间,置药空间内置设有中药包。
5.上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中,所述的置药空间的上端设有换药口。
6.前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中,所述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连接设有多条并列的肋条,肋条将气囊分成多个连通的气腔。
7.前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中,所述的第二面的外侧设有与气囊连通的充气口。
8.前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中,所述的气囊四边设有胶合区,位于气囊左边、右边和下边的胶合区与压腹区粘结固定。
9.前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中,所述的绒毛区和刺钩区均为多块矩形区域自下而上依次与压腹区连接。
10.前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中,所述的腹带采用弹性透气材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区与刺钩区相粘黏使得本实用新型牢牢固定在腹部,并采用气囊给压腹区增压,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好地贴合腹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有良好的的压腹止血的效果,实用方便、更换快捷并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置药空间,能够放置剖宫产妇术后专门配置的中药,促肠蠕动,加速排气,帮助产妇更好的恢复。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连接设有多条并列的肋条,肋条将气囊分成多个连通的气腔,多个气腔可以使气囊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并且可以减少气囊内的储气
量,缩短充放气时间。
14.2、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区和刺钩区均为多块矩形区域自下而上依次与压腹区连接,多区设置可以根据产妇腹部情况粘黏,能够更好地将本实用新型更好地贴合于产妇的腹部。
15.3、实用新型的腹带采用弹性透气材料,使得产妇与本实用新型接触的皮肤部位也能很好地透气,减少不适感,同时位于置药空间的中药包能很好地将药效传导至腹部,加快产妇的恢复。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压腹区的剖面示意图。
18.附图中的标记为:1-腹带,2-压腹区,3-绒毛区,4-刺钩区,5第一面,6-第二面,7-置药空间,8-药包,9-气囊,10-换药口,11-肋条,12-气腔,13-充气口,14-胶合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一种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结构如图1-2所示,它包括腹带1,腹带1中部包括有压腹区2,压腹区2的左侧设有绒毛区3,压腹区2的右侧设有与绒毛区3相粘黏的刺钩区4;所述的压腹区2上设有矩形的气囊9,气囊9包括内侧与压腹区2相邻的第一面5和位于外侧的第二面6,所述的第一面5与压腹区2形成置药空间7,置药空间7内置设有中药包8。所述的置药空间7的上端设有换药口10。所述的第一面5与第二面6之间连接设有多条并列的肋条11,肋条将气囊9分成多个连通的气腔12。所述的第二面6的外侧设有与气囊9连通的充气口13。所述的气囊9四边设有胶合区14,位于气囊9左边、右边和下边的胶合区14与压腹区2粘结固定。所述的绒毛区3和刺钩区4均为多块矩形区域自下而上依次与压腹区2连接。所述的腹带1采用弹性透气材料。
20.工作原理:
21.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区与刺钩区相粘黏使得本实用新型牢牢固定在腹部,并采用气囊给压腹区增压,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有良好的的压腹止血的效果,实用方便、更换快捷并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置药空间,能够存放剖宫产妇术后用中药包(中药包可以由大磺30g,芒硝120g混匀,用纱布包好,一般用1-2层,其中,大磺有解热镇痛、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光谱抗菌消炎的作用;芒硝有高渗吸水而起干燥消肿、清热止痛、润燥软坚的作用,二者连用可促进切口愈合。),促肠蠕动,加速排气,帮助产妇更好的恢复。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连接设有多条并列的肋条,肋条将气囊分成多个连通的气腔,多个气腔可以使气囊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并且可以减少气囊内的储气量,缩短充放气时间。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区和刺钩区均为多块矩形区域自下而上依次与压腹区连接,多区设置可以根据产妇腹部情况粘黏,能够更好地将本实用新型更好地贴合于产妇的腹部。腹带采用弹性透气材料,使得产妇与本实用新型接触的皮肤部位也能很好地透气,减少不适感,同时位于置药空间的药包能很好地将药效传导至腹部,加快产妇的恢复。使用时,将压腹区与产妇的腹部贴合,绒毛区和刺钩区粘黏装配完成,通过换药口,将药包放入置药空间,给充气口充气,气囊膨胀给压腹区增压,使药包与腹部更好地贴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带(1),腹带(1)中部包括有压腹区(2),压腹区(2)的左侧设有绒毛区(3),压腹区(2)的右侧设有与绒毛区(3)相粘黏的刺钩区(4);所述的压腹区(2)上设有矩形的气囊(9),气囊(9)包括内侧与压腹区(2)相邻的第一面(5)和位于外侧的第二面(6),所述的第一面(5)与压腹区(2)形成置药空间(7),置药空间(7)内置设有中药包(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药空间(7)的上端设有换药口(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面(5)与第二面(6)之间连接设有多条并列的肋条(11),肋条将气囊(9)分成多个连通的气腔(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面(6)的外侧设有与气囊(9)连通的充气口(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9)四边设有胶合区(14),位于气囊(9)左边、右边和下边的胶合区(14)与压腹区(2)粘结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毛区(3)和刺钩区(4)均为多块矩形区域自下而上依次与压腹区(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带(1)采用弹性透气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剖宫产妇用中药加压腹带,它包括腹带(1),腹带(1)中部包括有压腹区(2),压腹区(2)的左侧设有绒毛区(3),压腹区(2)的右侧设有与绒毛区(3)相粘黏的刺钩区(4);所述的压腹区(2)上设有矩形的气囊(9),气囊(9)包括内侧与压腹区(2)相邻的第一面(5)和位于外侧的第二面(6),所述的第一面(5)与压腹区(2)形成置药空间(7),置药空间(7)内置设有中药包(8)。本实用新型能有良好的的压腹止血效果,并且能添加中药包,促肠蠕动,加速排气。加速排气。加速排气。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琴 付慧 袁巧 谢凤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