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湿润敷贴

文档序号:33145891发布日期:2023-02-03 21:3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湿润敷贴

1.本公开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湿润敷贴。


背景技术:

[0002]“湿润愈合理论”证实了伤口表面的湿润环境能促进伤口的愈合,而传统创面护理常使用的纱布、灭菌脱脂棉等敷料,仅能提供物理保护作用,且敷料与创面易粘连、伤口表面易滋生细菌。同时无菌操作过程较繁琐,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以保证创面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湿润敷贴,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4]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便携湿润敷贴,包括复合敷料,所述复合敷料包括软聚硅酮接触层、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和聚氨酯薄膜;软聚硅酮接触层,复合于所述软聚硅酮接触层上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负载于聚氨酯泡沫层孔洞结构中的抗菌液体,设置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上的聚氨酯薄膜;
[0006]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内攘嵌有手持部;
[0007]
所述手持部一端外露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的一侧。
[0008]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复合敷料并排设置多个,相邻所述复合敷料之间通过撕裂线进行连接。
[0009]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撕裂线的两侧分别与相邻所述复合敷料的所述软聚硅酮接触层、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和所述聚氨酯薄膜中的一种进行相连。
[0010]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抗菌液体中包含壳聚糖或者溶菌酶-抗菌肽。
[0011]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手持部呈长条状。
[0012]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手持部的材料为聚碳酸酯。
[0013]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敷贴包括消毒部,所述消毒部与所述复合敷料分离设置。
[0014]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消毒部包括三支灭菌碘伏棉签。
[0015]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消毒部和所述复合敷料通过外包装进行包装;所述外包装设置有敷料单元格和消毒单元格,所述消毒部置于所述消毒单元格内,所述复合敷料置于所述敷料单元格。
[0016]
在一些公开中,所述外包装设置有撕口部。
[0017]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0018]
1、为创面愈合提供无菌湿性微环境;
[0019]
2、可抽离式手持结构最大程度地保证换药过程的无菌性,为非住院患者提供一种可自行操作的便捷换药方式;
[0020]
3、消毒用具与复合敷料相结合的包装设计,为家庭或户外活动者提供创伤应急处
理的必要条件。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湿润敷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湿润敷贴的复合辅料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湿润敷贴的复合辅料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6]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携湿润敷贴,包括由软聚硅酮8、聚氨酯泡沫7、聚氨酯薄膜6及抗菌成分组成的复合敷料3、手持部5、消毒用具2和外包装1。软聚硅酮接触层8可温和附着于创面及周围皮肤,不与创面粘连,减少对于新生肉芽的损伤并促进毛细血管生长,起到降低疼痛并消除肿胀的作用;聚氨酯泡沫层7具有多孔性结构,能够负载抗菌药物,具有保温、保湿能力;
[0027]
聚氨酯薄膜6具有粘附性,有防水、隔菌作用;抗菌成分为含有壳聚糖及溶菌酶-抗菌肽的液体,能够为创面愈合提供无菌湿性环境;
[0028]
复合敷料3和手持部5可以通过嵌合的方式,形成一个可抽离的整体结构,利用手持部5能够将敷料贴合至已消毒创面,并在使用后抽离手持部,保持换药过程无菌且简便;
[0029]
密封包装1通过高温蒸汽灭菌,保证内部敷料的无菌性。
[0030]
本实用型的工作过程:通过豁口于手持部中下三分之一处打开外包装中消毒单元格,利用碘伏棉签2对创面进行消毒;继续沿撕裂部打开复合敷料单元格,握住手持部末端,将复合敷料3贴合至已消毒创面,过程中保证复合敷料不触碰手及其他物体即可;
[0031]
待复合敷料3贴合创面后,稍用力将手持部5从复合敷料3中抽离,即可完成换药操作。
[0032]
当然在一些案例中,设置为多个复合敷料3,复合敷料3并排设置多个,相邻所述复合敷料3之间通过撕裂线4进行连接;撕裂线4可以根据创面大小自行调节复合敷料3的尺寸,使得敷料达到更加贴合创面的效果。
[003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公开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公开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敷料,所述复合敷料包括软聚硅酮接触层、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和聚氨酯薄膜;软聚硅酮接触层,复合于所述软聚硅酮接触层上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负载于聚氨酯泡沫层孔洞结构中的抗菌液体,设置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上的聚氨酯薄膜;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内攘嵌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一端外露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敷料并排设置多个,相邻所述复合敷料之间通过撕裂线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的两侧分别与相邻所述复合敷料的所述软聚硅酮接触层、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和所述聚氨酯薄膜中的一种进行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液体中包含壳聚糖或者溶菌酶-抗菌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呈长条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材料为聚碳酸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包括消毒部,所述消毒部与所述复合敷料分离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部包括三支灭菌碘伏棉签。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部和所述复合敷料通过外包装进行包装;所述外包装设置有敷料单元格和消毒单元格,所述消毒部置于所述消毒单元格内,所述复合敷料置于所述敷料单元格。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湿润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设置有撕口部。

技术总结
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便携湿润敷贴,包括复合敷料,所述复合敷料包括软聚硅酮接触层、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和聚氨酯薄膜;软聚硅酮接触层,复合于所述软聚硅酮接触层上的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负载于聚氨酯泡沫层孔洞结构中的抗菌液体,设置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上的聚氨酯薄膜;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内攘嵌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一端外露于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层的一侧。本公开可抽离式手持结构最大程度地保证换药过程的无菌性,为非住院患者提供一种可自行操作的便捷换药方式;消毒用具与复合敷料相结合的包装设计,为家庭或户外活动者提供创伤应急处理的必要条件。条件。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欣 王潞 郭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