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5442发布日期:2023-07-18 17:1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对护理用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牢固、妥善、安全,是保证各项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中用绑带、胶布、别针、治疗巾包裹等都存在容易松脱、固定不牢、不美观的缺点。因此,研究和应用安全、规范的引流袋固定装置,是护理工作者当前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在使用绑带、胶布、别针、治疗巾包裹等对引流袋进行固定时,都存在容易松脱、固定不牢、不美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包括透明塑料袋,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透明塑料袋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引流袋主体,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前后两侧均贴合设置有弹簧夹,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位于第一u形板的左侧,所述第一u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内壁粘接有背带,所述第二u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背带的表面接触,所述盒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盒体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锁死块,所述锁死块的表面、第三通孔的内壁和盒体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卷绕支架,所述卷绕支架的上表面与背带的底部粘接。

4、优选的,所述卷绕支架包括方形筒,所述方形筒的背面与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方形筒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方形柱,所述方形柱的表面与第三通孔的表面接触,所述方形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盒体的外部,所述方形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死板,所述锁死板的正面与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锁死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锁死块的表面接触,所述锁死板的背面和方形筒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背带的底部与方形筒的上表面粘接。

5、优选的,所述锁死板与方形筒之间最小距离小于锁死块与方形筒之间距离。

6、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形孔,且第三通孔的中心与方形柱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7、优选的,所述透明塑料袋的背面粘接有柔性铁片,所述柔性铁片的背面贴合设置有柔性磁片。

8、优选的,所述柔性磁片对柔性铁片的吸力大于柔性磁片的重力。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塑料袋、第一通孔、弹簧夹和背带的配合,使患者在携带和固定引流袋主体时较为方便,并且,通过透明塑料袋使医护人员或患者能直接观察引流袋主体内的液体量,同时,通过盒体、第二通孔、第三通孔、锁死块和卷绕支架的配合,使盒体与空心块之间的背带长度可以自由调节,进而使不同身高的患者均能使用该固定装置。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柔性铁片和柔性磁片,其中,当患者身上的衣服片位于柔性铁片与柔性磁片之间时,通过柔性磁片对柔性铁片的吸力,将透明塑料袋固定在患者衣服上,进而使患者在进行行走时,引流袋主体不会发生摆动。



技术特征:

1.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包括透明塑料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袋(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壁和透明塑料袋(1)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引流袋主体(3),所述透明塑料袋(1)的前后两侧均贴合设置有弹簧夹(4),所述透明塑料袋(1)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第一u形板(5),所述透明塑料袋(1)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第二u形板(6),所述第二u形板(6)位于第一u形板(5)的左侧,所述第一u形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心块(7),所述空心块(7)的内壁粘接有背带(8),所述第二u形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盒体(9),所述盒体(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的内壁与背带(8)的表面接触,所述盒体(9)的正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1),所述盒体(9)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锁死块(12),所述锁死块(12)的表面、第三通孔(11)的内壁和盒体(9)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卷绕支架(13),所述卷绕支架(13)的上表面与背带(8)的底部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支架(13)包括方形筒(131),所述方形筒(131)的背面与盒体(9)的内壁接触,所述方形筒(131)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方形柱(132),所述方形柱(132)的表面与第三通孔(11)的表面接触,所述方形柱(1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133),所述转盘(133)位于盒体(9)的外部,所述方形柱(1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死板(134),所述锁死板(134)的正面与盒体(9)的内壁接触,所述锁死板(134)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35),所述卡槽(135)的内壁与锁死块(12)的表面接触,所述锁死板(134)的背面和方形筒(131)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6),所述背带(8)的底部与方形筒(131)的上表面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板(134)与方形筒(131)之间最小距离小于锁死块(12)与方形筒(131)之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1)为圆形孔,且第三通孔(11)的中心与方形柱(132)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袋(1)的背面粘接有柔性铁片(14),所述柔性铁片(14)的背面贴合设置有柔性磁片(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磁片(15)对柔性铁片(14)的吸力大于柔性磁片(15)的重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脊柱术后引流袋的固定装置,包括透明塑料袋,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透明塑料袋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引流袋主体,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前后两侧均贴合设置有弹簧夹,所述透明塑料袋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第一U形板。本技术通过透明塑料袋、第一通孔、弹簧夹和背带的配合,使患者在携带和固定引流袋主体时较为方便,并且,通过透明塑料袋使医护人员或患者能直接观察引流袋主体内的液体量,同时,通过盒体、第二通孔、第三通孔、锁死块和卷绕支架的配合,使盒体与空心块之间的背带长度可以自由调节,进而使不同身高的患者均能使用该固定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许美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