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9900发布日期:2023-12-14 12:4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荧光成像,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


背景技术:

1、荧光内窥镜能够使不易观察的病变或病变前部位可视化的设备,获得成像的方法包括使用注射外源染料(感光剂)和探测细胞自身发射荧光。外源染料可以有选择性地标记癌症病变部位,并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效应。荧光内窥镜工作光谱在400-900nm的范围,除了能够提供人体组织表层的图像外,还能同时实现表层以下组织的荧光显影(如胆囊管、淋巴管和血管显影),对术中精准定位和降低手术风险起到关键的作用。

2、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核心功能为同时采集可见光图像和荧光图像。现有的分光棱镜只能将1路光分为2路,并不能过滤所需的荧光波段。而由于荧光波段和激发光波段相近,如果无法滤掉反射的激发光将严重影响荧光成像的准确性,导致医生无法对精确定位病患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三个分光棱镜对分光面的角度进行设计,增加高反膜和增透膜,使得可见光波段分离为红光、蓝光、绿光三种波段。新的分光棱镜设计既可以增加荧光的进光量,又能滤掉反射的激发光,同时可以更加准确的捕捉三种可见光波段图像和一种荧光图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包括:入射面、蓝光分光面、绿光分光面、蓝光相机胶合面、绿光相机胶合面、红光荧光相机胶合面;所述入射面镀有红外增透膜,所述蓝光分光面镀有蓝光高反膜;所述绿光分光面镀有绿光高反膜;所述的红光荧光相机胶合面镀有带通滤光片。

3、优选的,红外增透膜的波长透射范围为380-1000nm。

4、优选的,蓝光高反膜的波长透射范围为380-500nm。

5、优选的,绿光高反膜的波长透射范围为500-600nm。

6、优选的,带通滤光片的波长透射范围为600-1000nm。

7、优选的,蓝光分光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5度。

8、优选的,绿光分光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

9、优选的,蓝光相机胶合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个分光棱镜对分光面的角度进行设计,增加高反膜和增透膜,使得可见光波段分离为红光、蓝光、绿光三种波段。新的分光棱镜设计既可以增加荧光的进光量,又能滤掉反射的激发光,同时可以更加准确的捕捉三种可见光波段图像和一种荧光图像,提高了可见光和荧光的图像质量和定位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射面(2)、蓝光分光面(4)、绿光分光面(7)、蓝光相机胶合面(3)、绿光相机胶合面(6)、红光荧光相机胶合面(9);所述入射面(2)镀有红外增透膜(1),所述蓝光分光面(4)镀有蓝光高反膜(5);所述绿光分光面(7)镀有绿光高反膜(8);所述的红光荧光相机胶合面(9)镀有带通滤光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红外增透膜(1)的波长透射范围为380-10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蓝光高反膜(5)的波长透射范围为38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绿光高反膜(8)的波长透射范围为50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带通滤光片(10)的波长透射范围为600-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蓝光分光面(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绿光分光面(7)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其特征在于,蓝光相机胶合面(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荧光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分光棱镜组,包括:入射面、蓝光分光面、绿光分光面、蓝光相机胶合面、绿光相机胶合面、红光荧光相机胶合面;所述入射面镀有红外增透膜,所述蓝光分光面镀有蓝光高反膜;所述绿光分光面镀有绿光高反膜;所述的红光荧光相机胶合面镀有带通滤光片。采用三个分光棱镜对分光面的角度进行设计,增加高反膜和增透膜,使得可见光波段分离为红光、蓝光、绿光三种波段。新的分光棱镜设计既可以增加荧光的进光量,又能滤掉反射的激发光,同时可以更加准确的捕捉三种可见光波段图像和一种荧光图像,提高了可见光和荧光的图像质量和定位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容娇,杨聪,许德冰,张则腾,蔡国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