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6973发布日期:2023-08-18 09:1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敷,具体是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


背景技术:

1、临床上,常用理疗热敷贴对患者进行消肿,也常用理疗热敷贴治疗静脉炎和炎症早期,而在热敷过程中,患者关节处需吸收药物中成分才可极大化的提高治疗效率,这就常常需要购买相关的热敷贴进行贴附治疗,而现在的热敷贴药液容量难以控制,不利于使用的效率提高。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包括防护外层、药物敷贴层、储液气囊和加热板;所述防护外层的下部贴合设置有药物敷贴层,防护外层的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带,弹性连接带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且连接片的内侧均设置有魔术贴;防护外层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的外侧均电连接有蓄电池,加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且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通热孔,且通热孔上均设置有电热丝,防护外层的内部下侧设有热敷液管,热敷液管的上部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有贯通管,且贯通管的上部贯穿延伸至防护外层的上部,且贯通管的贯穿端上相互贯通连接有储液气囊,药物敷贴层的内部上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大小的药物槽,药物槽与热敷液管之间均贯通连接有支管,药物槽的下部均设置有透气膜,且药物敷贴层的下部外侧面上贴附有黏性保护膜。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在药物敷贴层贴附患处的时候,撕开药物敷贴层上的黏性保护膜,蓄电池可对加热板持续供电,其发出的热量充斥在加热腔的内部,并经过通热孔发出,在按压储液气囊,其内部的药液经过贯通管流入热敷液管内,能够很好的控制药液流速和流量,加热中的加热板对热敷液管内的药液进行持续加热,还能同时加热药物敷贴层,加热后的药液在经过支管流入药物槽内,通过透气膜进行热气散发,对患者关节处进行热敷,使得患者患病处进行吸收进而极大化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活动以及在家自行敷贴治疗。



技术特征:

1.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包括防护外层(1)、药物敷贴层(2)、储液气囊(9)、贯通管(10)、通热孔(13)、药物槽(14)和加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层(1)的下部贴合设置有药物敷贴层(2),防护外层(1)的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带(6),弹性连接带(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7),且连接片(7)的内侧均设置有魔术贴(8);防护外层(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的外侧均电连接有蓄电池(17),加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11),且加热腔(1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通热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热孔(13)上均设置有电热丝(12),防护外层(1)的内部下侧设有热敷液管(5),热敷液管(5)的上部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有贯通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管(10)的上部贯穿延伸至防护外层(1)的上部,且贯通管(10)的贯穿端上相互贯通连接有储液气囊(9),药物敷贴层(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大小的药物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槽(14)与热敷液管(5)之间均贯通连接有支管(4),药物槽(14)的下部均设置有透气膜(15),且药物敷贴层(2)的下部外侧面上贴附有黏性保护膜(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理疗热敷贴结构,包括防护外层、药物敷贴层、储液气囊和加热板;在药物敷贴层贴附患处的时候,撕开药物敷贴层上的黏性保护膜,蓄电池可对加热板持续供电,其发出的热量充斥在加热腔的内部,并经过通热孔发出,在按压储液气囊,其内部的药液经过贯通管流入热敷液管内,能够很好的控制药液流速和流量,加热中的加热板对热敷液管内的药液进行持续加热,还能同时加热药物敷贴层,加热后的药液在经过支管流入药物槽内,通过透气膜进行热气散发,对患者关节处进行热敷,使得患者患病处进行吸收进而极大化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活动以及在家自行敷贴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张浩天,张茂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臻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