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5302发布日期:2023-06-15 13:2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属于消融。


背景技术:

1、微波消融治疗是在b超或ct等医学影像的引导下,把微波消融针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针头发射出来的微波能量使得肿瘤内部迅速升温,当温度超过60℃时癌细胞就会产生不可逆性坏死,从而达到消融治疗的效果,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具有创伤小、疤痕细、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2、微波消融治疗单针一般可以有效灭活直径为0~5cm的小肿瘤,消融时间比较短,但针对直径大于5cm的大肿瘤,单针治疗时消融时间较长,导致手术时间较大,增加了手术风险。为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目前多采取“双针消融”的治疗方式,即两根消融针同时对肿瘤病灶进行消融,其消融范围更大,效率更高,可对直径≥5cm的肿瘤有效灭活。

3、但是,现有技术中双针消融手术都是采用单独的两根消融针在b超或ct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穿刺和消融,尤其在做第二根消融针穿刺时,需要用b超或ct重新扫描定位,很难控制双针之间的距离、位置,如双针之间距离过近,或双针无法平行、产生交叉接触,便会对消融针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负担,同时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尤其对于高龄患者及体弱患者,手术时间越长,意味着手术风险就越大。

4、申请人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0721292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肝切除手术的插入式双针微波凝固装置,与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该装置是为了解决肝切除时的出血凝固难题,采用了两个消融针完成微波凝固工作,但是,该装置中两个消融针是固定在一个辅助固定块上,消融针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设定为15mm)。因为肿瘤的大小、位置具有多样性,因此距离固定的两个消融针并不适合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工作,尤其不适合直径大于5cm的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够缩短大肿瘤的手术时间、减小手术风险的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该装置可在手术时保证两个消融针平行的基础上,控制调节两个消融针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所述壳体上设有滑槽以及与滑槽相配合的调距滑块,所述调距滑块上设有用于将调距滑块固定在壳体上的锁紧件;所述第一消融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二消融针固定在调距滑块上,所述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平行设置。

3、本实用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固定的第一消融针和活动的第二消融针,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调整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的距离,使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之间的间距与肿瘤大小相匹配,不但能够提高消融效率,减少直径大于5cm的大肿瘤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而且第二消融针通过调距滑块与滑槽的滑动配合,保证了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始终保持平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双针无法平行或产生交叉接触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所述壳体上设有滑槽以及与滑槽相配合的调距滑块,所述调距滑块上设有用于将调距滑块固定在壳体上的锁紧件;所述第一消融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二消融针固定在调距滑块上,所述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滑块上设有可拆卸式的安装连接件,所述第二消融针设置在安装连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滑块上设有与第一消融针平行设置的导槽,所述安装连接件上设有导块,所述导块、导槽相配合形成移动副;所述导槽靠近第一消融针针尖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使导块紧靠在限位块上的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消融针的延长线与长方体的两个侧面交叉,其中靠近第一消融针针头的交叉侧面定义为前侧面,远离第一消融针针头的交叉侧面定义为后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开设有与滑槽位置相对应的长圆孔,所述第二消融针从安装连接件经长圆孔伸出壳体外,所述长圆孔的宽度与第二消融针的直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滑槽设有刻度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针一体式消融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所述壳体上设有滑槽以及与滑槽相配合的调距滑块,所述调距滑块上设有用于将调距滑块固定在壳体上的锁紧件;所述第一消融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二消融针固定在调距滑块上,所述第一消融针和第二消融针平行设置。该装置可在手术时控制调节两个消融针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大肿瘤的手术时间、减小手术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王卫中,罗森,魏玲,张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