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及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0448发布日期:2023-04-20 01:3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及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射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及注射器。


背景技术:

1、脉络膜上腔是巩膜与脉络膜之间的潜在腔隙。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拥有长效的作用,在无需依赖缓释植入物平台的情况下,单次脉络膜上腔给药后,药液注射在眼底实现的有效浓度可持续长达3个月,同时脉络膜上腔给药创伤小,不进入眼球,可有效减少眼内感染的发生率,较其它局部给药方式有明显优势。

2、目前在实验动物的脉络膜上腔给药中,有两种给药方式;第一种是麻醉动物后,进行巩膜切开,暴露脉络膜上腔,然后通过注射器通过巩膜切口处向脉络膜上腔缓慢注入药液或者放入缓释剂;第二种是使用胰岛素针进行注射;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在脉络膜上腔注射中存在以下缺点:

3、动物麻醉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无法抑制的眼球转动和颤动,当注射器扎入脉络膜上腔后,眼动会导致注射器插入位点损伤,带来副损伤,同时注射器位点扩大会造成拔针后药液流出无法确保药量,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脉络膜上腔注射是需要解决的。

4、若采用胰岛素针进行注射,针头往往远远大于巩膜厚度,因此,操作者很难把握入针的深度,而且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入针过多,从而导致刺入眼底,注射位置出现偏差。同时脉络膜上腔间隙较小,使用胰岛素针注射完成后往往需要停留较长时间避免药液渗出,实验动物往往很难配合眼球不动,因此操作者很难维持针头在眼内的深度及原本的位置,从而造成眼内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及注射器,其能够调节针头长度以适应不同动物的眼球,同时能够快速的对脉络膜上腔进行注射,并且在快速注射的同时,还能增大药物在脉络膜上腔的分散程度,极大程度的增加药液与脉络膜的接触面积,确保药物更好的被吸收和利用。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包括针座、调节旋钮和针头组件;所述针头组件包括针头主体,所述针头主体上具有用于使药液散射的药液孔;

4、所述针座与所述针头主体固定连接,且二者内部相通;

5、所述调节旋钮套接在所述针座与所述针头组件的连接处,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调节旋钮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套接在所述针头组件上。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组件还包括阻液挡片和档杆;所述阻液挡片铰接在所述针头主体的出液口底部;

7、所述档杆两端固定在所述针头主体的出液口的侧壁上,所述档杆沿注射器的出液方向设置在所述阻液挡片的下游,所述档杆用于阻止所述注射器在出液时所述阻液挡片倾倒。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液挡片包括拨片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拨片的侧边;

9、所述针头主体的出液口底部设置有两个铰座;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铰座之间。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拨片的中心具有供药液流出的所述药液孔。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药液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于所述针头主体的出液方向对称分布。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采用304不锈钢格制作。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旋钮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系数的条纹。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主体上设置有刻度标。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座一端连接所述针头主体,另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锥头,所述针座连接所述针头主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针座用于连接注射器锥头的另一端的直径。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8、1.针头采用可调节旋钮,使针头能在0—1000um进行调节,在使用时,对应实验动物物种的巩膜厚度进行调节后使用,从而能够满足多种实验动物的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需要,应用范围广。

19、2.本实施例在针头主体上设置药液孔,将传统的针尖出液变化为针尖及针头壁多点出液,从而由传统的单一垂直出液变为多点多向出液,实现了更大的药液流量及覆盖面积,提高了注射速度,节约注射时间,从而缩短了针头在脉络膜上腔停留时间,减少因脉络膜上腔注射造成的副损伤和药液流出的可能性,确保动物的安全及给保障了给药的药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调节旋钮和针头组件;所述针头组件包括针头主体,所述针头主体上具有用于使药液散射的药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组件还包括阻液挡片和档杆;所述阻液挡片铰接在所述针头主体的出液口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液挡片包括拨片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拨片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中心具有供药液流出的所述药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于所述针头主体的出液方向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采用304不锈钢格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系数的条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主体上设置有刻度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一端连接所述针头主体,另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锥头,所述针座连接所述针头主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针座用于连接注射器锥头的另一端的直径。

10.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


技术总结
一种脉络膜上腔注射器锥头连接件及注射器,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包括针座、调节旋钮和针头组件;针座与针头组件固定连接,且二者内部相通。调节旋钮套接在针座与针头组件的连接处,调节旋钮的一端与针座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旋钮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套接在针头组件上。针头组件包括针头主体、阻液挡片、档杆;针头主体上具有用于使药液散射的药液孔;阻液挡片铰接在针头主体的出液口底部;档杆两端固定在针头主体的出液口的侧壁上,档杆顺着出液方向设置在阻液挡片后面,用于阻止注射器在出液时阻液挡片倾倒。本技术能极大程度的增加药液与脉络膜的接触面积,确保药物更好的被吸收和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玥,罗峰,孙效容,苏丹,杨棣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合拓创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