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7251发布日期:2023-06-18 02:2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引流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公知的临床用引流管是直线单腔引流管,其一端置于体腔内引流位置,一端置于体外用于引流,直线单腔引流管是临床上的常用医疗器械,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手术后病人,用以引流体内积液、积血、观察查体内渗出情况等,因其操作简便、生物相容性好、能有效引流体内液体,因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

2、然而临床上术后置入引流管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引流管在插入患者体内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脱落,而常采用的固定结构为胶布或者引流管固定线,采用胶布固定容易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撕拉,尤其是容易影响伤口的愈合;采用引流管固定线,皮肤上的引流管固定线在活动时产生拉扯,总是引起患者的疼痛不适。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在引流管上间隔设置两个气囊,插入患者体内后,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体内,一方面固定稳固不易脱落,另一方面不会由于患者的移动产生拉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体,所述引流管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气囊,所述引流管体穿过两个所述气囊的内部,两个所述气囊之间的间隔距离为机体组织厚度,以使所述引流管体插入机体内后其中一个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机体内部,另一个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机体外部;所述引流管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充气通道和第二充气通道,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穿过外部的所述气囊沿所述引流管壁向内延伸至内部的所述气囊并与其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通道设于所述引流管体外壁,并与外部的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的端部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处设有密封结构。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通道位于所述机体外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充气通道上设有不同的标志,所述标志用于区分两个所述气囊的内外部位置。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顶部为平缓的平滑曲线。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嘴和密封活塞,所述密封嘴设于所述充气口处,所述密封活塞设于所述密封嘴内,所述密封嘴的外侧壁通过一弹性绳与所述密封嘴的外底部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活塞呈圆台形。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活塞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体的末端连接引流瓶。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体采用医用硅胶材质制成。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为弹性橡胶材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厚度为1-2cm。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管体,所述引流管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气囊,所述引流管体穿过两个所述气囊的内部,两个所述气囊之间的间隔距离为机体组织厚度,以使所述引流管体插入机体内后其中一个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机体内部,另一个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机体外部;所述引流管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充气通道和第二充气通道,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穿过外部的所述气囊沿所述引流管壁向内延伸至内部的所述气囊并与其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通道设于所述引流管体外壁,并与外部的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的端部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处设有密封结构。通过在引流管体上设置两个气囊,两个气囊之间的距离等于机体组织的厚度,以使引流管插入体内后,一个气囊位于体内,充气后可以防止引流管脱落,另一个气囊位于体表,充气后可以防止引流管向腔内移动,依次将引流管固定,采用气囊固定不会因为患者的移动产生拉扯导致剧烈疼痛;两个气囊分别通过两个充气通道进行充放气,插入体内后充气,放气后轻易拔出,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申请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稳固,不会轻易脱落,且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体,所述引流管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气囊,所述引流管体穿过两个所述气囊的内部,两个所述气囊之间的间隔距离为机体组织厚度,以使所述引流管体插入机体内后其中一个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机体内部,另一个所述气囊位于所述机体外部;所述引流管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充气通道和第二充气通道,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穿过外部的所述气囊沿所述引流管壁向内延伸至内部的所述气囊并与其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通道设于所述引流管体外壁,并与外部的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的端部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处设有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位于所述机体外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充气通道上设有不同的标志,所述标志用于区分两个所述气囊的内外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顶部为平缓的平滑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嘴和密封活塞,所述密封嘴设于所述充气口处,所述密封活塞的大小与所述密封嘴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密封嘴的外侧壁通过一弹性绳与所述密封嘴的外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呈圆台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的末端连接引流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采用医用硅胶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弹性橡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厚度为1-2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气囊式引流管固定装置,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管体,引流管体上间隔设有两个气囊,引流管体穿过两个气囊的内部,两个气囊之间的间隔距离为机体组织厚度,以使引流管体插入机体内后其中一个气囊位于机体内部,另一个气囊位于机体外部;引流管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充气通道和第二充气通道,第一充气通道穿过外部的气囊沿引流管壁向内延伸至内部的气囊并与其连通,第二充气通道设于引流管体外壁,并与外部的气囊连通,第一充气通道和第二充气通道的端部设有充气口,充气口处设有密封结构。本申请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稳固,不会轻易脱落,且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静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9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