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0569发布日期:2023-07-28 02: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牵引支架,具体为一种牵引支架。


背景技术:

1、骨科临床用牵引支架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牵引支架辅助牵引术的实施,提高牵引效果,骨折以后,给于牵引治疗,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制动作用,减轻局部的疼痛,另外就是持续的牵引也有助于局部骨折的复位,局部肌肉软组织也更为松弛,减少肌肉挛缩等,方便后续的手术复位固定,现有的牵引支架不能患者的需求进行自主的调节,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实现自主调节的牵引支架,从而使患者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应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2、现有的牵引支架存在的缺陷是:

3、专利文件cn214181023u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颈部用骨牵引架,保护的权项“包括支撑杆、颈部固定板和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升降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的底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滑杆,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因固定不牢固对患者的颈部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可以很好的解决患者因久坐不适而出现想要调整姿势时无意识带动颈部移动,从而使得牵引效果差的问题”。

4、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骨科临床颈部用骨牵引架主要考虑因固定不牢固对患者的颈部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没有考虑到能否自主调控牵引力度的问题。

5、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自主调控牵引力度的结构,进而能够通过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自主的调整,使牵引支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使患者也能更加的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自主调控牵引力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引支架,包括牵引结构、杆体和固定结构,所述牵引结构的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牵引结构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端;

3、所述牵引结构的内壁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壁贯穿安装有内齿轮,所述转轮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结构的内壁嵌合安装有两组凹槽滑轮,且牵引绳环绕经过其外壁,所述牵引绳远离转轮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

4、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杆体。

5、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底部连接有悬吊带,悬吊带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保护层。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贯穿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端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与连接柱相连。

7、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轴承,且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轴承的内壁,第二连接端的内壁贯穿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接孔,连接柱的外壁安装有固定结构。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的外壁嵌合安装有两组滑槽,滑槽的内壁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壁安装有顶板,固定结构的外壁安装有底板,且底板与顶板与固定结构的外壁相对安装,顶板和底板的内壁均贯穿安装有多组螺纹槽。

9、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嵌合安装有齿轮轴,且齿轮轴与内齿轮相啮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电机和齿轮轴可以对牵引的力度进行自主调节,牵引绳通过连接块对悬吊带进行连接,从而对悬吊带产生牵引效果,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其输出端所安装的齿轮轴转动,齿轮轴转动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内齿轮转动,内齿轮带动转轮外壁环绕安装的牵引绳进行移动,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使牵引绳完成上升、下降的动作,牵引绳带动悬吊带上升和下降,从而使患者能够自主的对牵引支架的力度进行调整,使牵引支架的使用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也能通过病人伤情的不同自主调整到更符合其使用的状况,凹槽滑轮能够调整牵引绳的输出方向;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固定结构和轴承可以通过安装物体的不同进行调整后再进行安装,还可以对牵引支架的角度进行调节,连接柱能够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内壁安装的连接杆进行转动,在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对第一连接端内壁贯穿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端内壁贯穿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安装螺栓进行固定,使牵引结构能够进行转动,使患者在使用时能够调整到更适合的角度,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顶板通过其外壁所安装的限位块能够在滑槽的内壁进行上下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对顶板和底板内壁贯穿安装的螺纹槽安装螺柱来进行固定,使固定结构能够通过安装物体的不同进行调节后再进行固定,安装起来更加的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牵引支架,包括牵引结构(1)、杆体(2)和固定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1)的内壁安装有电机(6),所述牵引结构(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的底部连接有悬吊带(201),悬吊带(2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保护层(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的内壁贯穿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孔(301),第一连接端(3)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一轴承(302),第一轴承(302)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连接杆(303),且连接杆(303)远离第一轴承(302)的一端与连接柱(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端(401),第二连接端(401)的内壁贯穿安装有第二轴承(402),且连接杆(303)的一端贯穿安装于第二轴承(402)的内壁,第二连接端(401)的内壁贯穿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接孔(403),连接柱(4)的外壁安装有固定结构(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的外壁嵌合安装有两组滑槽(501),滑槽(501)的内壁安装有限位块(502),限位块(502)的外壁安装有顶板(503),固定结构(5)的外壁安装有底板(504),且底板(504)与顶板(503)与固定结构(5)的外壁相对安装,顶板(503)和底板(504)的内壁均贯穿安装有多组螺纹槽(5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嵌合安装有齿轮轴(601),且齿轮轴(601)与内齿轮(102)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支架,包括牵引结构、杆体和固定结构,所述牵引结构的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牵引结构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杆体。本技术通过安装有电机和齿轮轴可以对牵引的力度进行自主调节,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其输出端所安装的齿轮轴转动,齿轮轴转动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内齿轮转动,内齿轮带动转轮外壁环绕安装的牵引绳进行移动,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使牵引绳完成上升、下降的动作,牵引绳带动悬吊带上升和下降,从而使患者能够自主的对牵引支架的力度进行调整,使牵引支架的使用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也能通过病人伤情的不同自主调整到更符合其使用的状况。

技术研发人员:文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