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6619发布日期:2023-04-30 00:3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属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留置针导管,是一种导管套在穿刺针上,与穿刺针一起穿过皮肤、脂肪层等组织送入血管的装置,进入血管后撤出穿刺针,让导管前端留在血管内。

2、现领域导管pivc长度较短,通常为15mm-50mm,一般放置在手腕、前臂等活动位置的外周静脉,这些位置的导管脱位风险较高,同时手腕、前臂的活动也容易造成导管打折和回血,导致堵塞拔管。此外,同样由于长度短的原因,导管的出口位置只能位于外周细小的浅静脉中,药物从导管出口进入血管后,由于这些位置的血流量小,药物迟滞造成对血管的持续刺激,容易引起炎症反应。

3、现有技术的pivc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静脉炎、堵管、脱位等)发生率,造成其平均留置时间不超过96h,往往在发生并发症后需要拔管重新置入新的pivc,满足不了中长期(7-30天)血管通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导管长度可达60mm-120mm,操作简易、方便,可实现较深处血管插管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满足中长期血管通路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针管一端设有刃口,包括手柄、壳体、导管组件、针管和推送座,手柄预先设置在壳体一端,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针管,针管穿过手柄内部设置的通孔,壳体与针管之间活动设置导管组件,导管组件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推送座,导管组件在壳体内沿针管滑动;

3、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导管座,针管外部套装设置导管和导管座,导管一端固定设有导管座,当导管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针管一端刃口延伸出导管的最远端;当导管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导管座与手柄之间形成锚定连接;当手柄与壳体分离时,手柄带动导管组件沿针管滑动,直到导管组件与针管彻底分离。

4、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5、装配时,首先将针管固定在壳体中,然后导管组件插接到推送座上,再将针管依次穿过推送座、导管组件,再将推动座旋入壳体的卡槽中,最后将手柄套入壳体。

6、使用时,在确认外周静脉位置后,针管的针尖穿刺血管,然后推动推送座,导管组件沿滑槽移动到手柄位置时,手柄与导管座的配合。向外推出手柄,手柄连同导管组件和推送座一起移动,与壳体分离。再掰动手柄,手柄分开,从而实现手柄与推送座和导管组件的分离,最后取下推送座,保留导管组件,置管完成。

7、进一步地,导管座上设有卡板,手柄一端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卡钩,卡板与卡钩实现导管座与手柄之间的锚定连接。

8、进一步地,壳体一端两侧面设有夹持臂,手柄两侧设置有与夹持臂一端相适配的卡台。

9、进一步地,夹持臂包括配合端、支撑端和按压端,配合端与按压端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支撑端两端面连接壳体,配合端与卡台相配合,通过按压按压端支撑端支撑,配合端与卡台脱离配合,手柄与壳体分离。

10、进一步地,导管直径与通孔直径相适配,导管在通孔内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手柄上设有薄弱连接,薄弱连接可手动撕开使手柄分成两部分。

12、进一步地,导管座远离导管的一端设有圆锥孔,推送座一端设有与圆锥孔相适配的外圆锥柱。

13、进一步地,手柄两端设有止挡筋,壳体内部设有与止挡筋相适配的滑槽。

14、进一步地,当导管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针管刃口延伸出手柄部分长度为20mm-50mm。

15、进一步地,当导管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针管刃口伸出导管长度为0.25mm-0.65m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可减小穿刺力臂的手柄,可选择性分离的壳体与手柄,可相互选择性锚定连接的手柄与导管座,可沿针管滑动的导管组件,实现将长导管分段式插入到血管内。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管组件和手柄,导管长度可达60mm-120mm,操作简易、方便,可实现较深处血管插管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满足中长期血管通路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针管(1)一端设有刃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3)、壳体(4)、导管组件(2)、针管(1)和推送座(5),手柄(3)预先设置在壳体(4)一端,壳体(4)内部固定设置针管(1),针管(1)穿过手柄(3)内部设置的通孔(35),壳体(4)与针管(1)之间活动设置导管组件(2),导管组件(2)远离手柄(3)的一端设有推送座(5),导管组件(2)可在壳体(4)内沿针管(1)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管座(23)上设有卡板(22),手柄(3)一端设有与卡板(22)相适配的卡钩(31),卡板(22)与卡钩(31)可实现导管座(23)与手柄(3)之间的锚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壳体(4)一端两侧面设有夹持臂(401),手柄(3)两侧设置有与夹持臂(401)一端相适配的卡台(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夹持臂(401)包括配合端(42)、支撑端(43)和按压端(44),配合端(42)与按压端(44)与壳体(4)之间留有间隙,支撑端(43)两端面连接壳体(4),配合端(42)与卡台(32)相配合;可通过按压按压端(44),支撑端(43)支撑,配合端(42)与卡台(32)脱离配合,手柄(3)与壳体(4)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管(21)直径与通孔(35)直径相适配,导管(21)在通孔(35)内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手柄(3)上设有薄弱连接(34),薄弱连接(34)可手动撕开使手柄(3)分成两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管座(23)远离导管(21)的一端设有圆锥孔(25),推送座(5)一端设有与圆锥孔(25)相适配的外圆锥柱(5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手柄(3)两端设有止挡筋(33),壳体(4)内部设有与止挡筋相适配的滑槽(47)。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导管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时,针管(1)刃口延伸出手柄(3)部分长度为20mm-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导管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时,针管(1)刃口伸出导管(21)长度为0.25mm-0.6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属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针管一端设有刃口,包括手柄、壳体、导管组件、针管和推送座,手柄预先设置在壳体一端,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针管,针管穿过手柄内部设置的通孔,壳体与针管之间活动设置导管组件,导管组件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推送座,导管组件在壳体内沿针管滑动。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长期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导管长度可达60mm‑120mm,操作简易、方便,可实现较深处血管插管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满足中长期血管通路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付健,刘海沛,翟近涛,田晓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安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