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急诊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3315发布日期:2023-05-14 15: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急诊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急诊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急诊箱。


背景技术:

1、急诊箱是一种急诊时需要使用到急诊工具,随着医疗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急诊箱的作用和功能,其在急诊中必不可少,而现有的急诊箱,其通常为一个简单的箱体,通过箱盖翻开和合拢的方式进行急诊箱的开闭,以此来将急诊时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器械工具等分类的放置在箱体内,方便在急救时取放使用,但是目前的急诊箱在设计时,其内部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多种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器械工具,通常会将箱体内通过多个固定的竖隔板分隔为多个置物腔,以此来分别将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器械工具放入不同的置物腔内进行分类存放,这就造成了急诊箱内部的空间布局固定且无法调整,而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时急救需要的药物和器械工具是有所区别的,导致急救箱无法准备不同的类型分别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急诊箱,通过竖隔板与置物槽横向滑动配合和配合杆与配合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竖隔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的置物槽内,由于置物槽内对应的配合孔数量为多个,如此通过配合杆分别与不同位置的配合孔同轴配合的方式能够对竖隔板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来将置物槽分隔为不同大小的空间来放置药物和器械工具,从而实现了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丰富了急诊箱本体的使用功能,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包括急诊箱本体和箱盖,所述急诊箱本体为顶部敞开的箱体结构,所述急诊箱本体的后面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能够通过翻转控制所述急诊箱本体顶部开闭的所述箱盖;

4、所述急诊箱本体内部填充固定有底内衬,所述底内衬开设有多个沿横向竖直设置的置物槽,且每个所述置物槽内均可拆卸连接有分隔组件,用以通过所述分隔组件来将对应的所述置物槽空间分隔为不同大小。

5、作为优选,所述急诊箱本体和所述箱盖的前部均安装有能够相互配合及拆分的扣具。

6、作为优选,所述箱盖的内部填充固定有顶内衬。

7、作为优选,所述顶内衬表面缝制有多个置物袋。

8、作为优选,所述置物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置物槽规格一致且在同一纵向上均布设置。

9、作为优选,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竖隔板和配合孔,每个所述置物槽均沿横向滑动配合有若干个沿纵向竖直设置的所述竖隔板,且所述竖隔板均竖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同轴配合有配合杆,每个所述置物槽的底面均竖向开设有多个所述配合孔,每个所述置物槽的所述配合孔均位于同一横向,且所述配合杆均与其中一个所述配合孔同轴可拆卸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杆为橡胶光杆,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配合杆同轴滑动配合,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配合杆同轴涨紧配合。

11、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杆为螺杆,所述安装孔为螺纹通孔,所述配合孔为螺纹盲孔,所述配合杆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配合孔均通过螺纹同轴配合。

12、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杆的顶端均同轴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孔的直径,且所述端板的底面与所述竖隔板顶面贴合接触。

13、作为优选,所述端板的顶面均固定有用以方便手捏的施力凸起。

14、采用上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具体在所述急诊箱本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初始时,通过所述竖隔板与所述置物槽横向滑动配合和所述配合杆与所述配合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将所述竖隔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置物槽内,同时由于所述置物槽内对应的所述配合孔数量为多个,如此通过所述配合杆分别与不同位置的所述配合孔同轴配合的方式能够对所述竖隔板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来将所述置物槽分隔为不同大小的空间来放置药物和器械工具,从而实现了所述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丰富了所述急诊箱本体的使用功能,便于通过改变所述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方式来准备不同配置类型的药物和器械工具来分别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后便可将不同配置类型的药物和器械工具分别放置在所述置物槽内不同的置物空间来进行药物和器械工具的分类放置,继而组合得到符合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急救所需的药物和器械工具组合,方便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直接拿取对应类型的所述急诊箱本体快速响应使用,且由于仅需使所述配合杆脱出所述配合孔后便可让所述竖隔板沿对应的所述置物槽竖向取出或者沿对应的所述置物槽横向滑移改变位置,从而能够快速的将所述竖隔板从所述置物槽内拆出,所述竖隔板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在所述置物槽内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所述竖隔板来丰富所述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样式,进一步的丰富了所述急诊箱本体的使用功能,而通过所述竖隔板沿所述置物槽滑移改变位置的方式使所述配合杆改变位置与不同的所述配合孔同轴对照并进行配合,继而能够改变所述竖隔板在所述置物槽内的位置而实现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

15、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竖隔板与置物槽横向滑动配合和配合杆与配合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竖隔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的置物槽内,由于置物槽内对应的配合孔数量为多个,如此通过配合杆分别与不同位置的配合孔同轴配合的方式能够对竖隔板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来将置物槽分隔为不同大小的空间来放置药物和器械工具,从而实现了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丰富了急诊箱本体的使用功能,便于通过改变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方式来准备不同配置类型的药物和器械工具来分别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

16、2、仅需使配合杆脱出配合孔后便可让竖隔板沿对应的置物槽竖向取出,竖隔板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在置物槽内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竖隔板来丰富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样式,进一步的丰富了急诊箱本体的使用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包括急诊箱本体(3)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急诊箱本体(3)为顶部敞开的箱体结构,所述急诊箱本体(3)的后面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能够通过翻转控制所述急诊箱本体(3)顶部开闭的所述箱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急诊箱本体(3)和所述箱盖(2)的前部均安装有能够相互配合及拆分的扣具(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内部填充固定有顶内衬(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内衬(4)表面缝制有多个置物袋(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槽(5)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置物槽(5)规格一致且在同一纵向上均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7)包括竖隔板(701)和配合孔(706),每个所述置物槽(5)均沿横向滑动配合有若干个沿纵向竖直设置的所述竖隔板(701),且所述竖隔板(701)均竖向开设有安装孔(704),所述安装孔(704)均同轴配合有配合杆(705),每个所述置物槽(5)的底面均竖向开设有多个所述配合孔(706),每个所述置物槽(5)的所述配合孔(706)均位于同一横向,且所述配合杆(705)均与其中一个所述配合孔(706)同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705)为橡胶光杆,所述安装孔(704)与所述配合杆(705)同轴滑动配合,所述配合孔(706)与所述配合杆(705)同轴涨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705)为螺杆,所述安装孔(704)为螺纹通孔,所述配合孔(706)为螺纹盲孔,所述配合杆(705)与所述安装孔(704)和所述配合孔(706)均通过螺纹同轴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705)的顶端均同轴固定有端板(703),所述端板(703)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孔(706)的直径,且所述端板(703)的底面与所述竖隔板(701)顶面贴合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703)的顶面均固定有用以方便手捏的施力凸起(7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急诊箱,包括急诊箱本体和箱盖,所述急诊箱本体为顶部敞开的箱体结构,所述急诊箱本体的后面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能够通过翻转控制所述急诊箱本体顶部开闭的所述箱盖。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竖隔板与置物槽横向滑动配合和配合杆与配合孔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竖隔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对应的置物槽内,由于置物槽内对应的配合孔数量为多个,如此通过配合杆分别与不同位置的配合孔同轴配合的方式能够对竖隔板的位置进行改变,继而来将置物槽分隔为不同大小的空间来放置药物和器械工具,从而实现了急诊箱本体内部空间布局的改变,丰富了急诊箱本体的使用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惠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