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5508发布日期:2023-06-15 13: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美容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对自身形体外在美有了更多的追求,而医学科技的发展,为实现这些需求奠定了基础。用纳米微针打开皮肤通道,将药物或美容液注射进入人体内部,用于局部除皱、塑形、疤痕修复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美容方法。纳米微针的最大特点,是其针头类似一块小小的晶片方块,上面布满了密密的、细到看不出来的小针,将这个小方块按在皮肤上,就能让药物进入表皮,起到美容效果,而人几乎没有感觉。

2、现有的微针仪器通常只具备一种单一功能,而对于微针这种越来越普及,可以在家中自行使用的产品来说,多功能仪器更加适合家庭化的使用环境,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的微针控制系统,对多功能微针进行控制,满足使用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通过该控制系统,能够分别针对与微针上的光化治疗、加热循环、以及振动按摩等功能进行调控,从而满足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下,可以对该模式的使用力度、强度进行自由调节,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包括光化模块、加热模块、感应模块和振动模块,所述光化模块、加热模块、感应模块和振动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

3、所述光化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产生不同波长的治疗光;

4、所述加热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产生热量;

5、所述感应模块向控制模块传递是否已接触到人体皮肤的信号;

6、所述振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产生不同幅值的振动。

7、优选地,所述光化模块包括光化led灯,所述光化led灯分别为红光灯、蓝光灯和绿光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led灯档位调节器和led灯开关;所述led灯档位调节器分别为红光档位调节器、蓝光档位调节器和绿光档位调节器,所述红光档位调节器、蓝光档位调节器和绿光档位调节器分别与红光灯、蓝光灯和绿光灯电连;所述led灯开关分别为红光开关、蓝光开关和绿光开关,所述红光开关、蓝光开关和绿光开关分别串联在档位调节器和光化led灯的连接电路上,所述红光开关、蓝光开关和绿光开关分别控制红光灯、蓝光灯和绿光灯的启/闭。

8、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金属圈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金属圈的外表面与人体皮肤相接触,所述金属圈的内表面上设置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加热开关,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加热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9、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为压力传感器、红外测温测距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所述感应模块与控制器电连并传递感应信号。

10、优选地,所述振动模块包括微针组件,所述微针组件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述微针组件与振动机构连接,所述振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带动微针组件产生振动;所述振动机构与控制器的连接电路上串联振动档位调节器。

11、优选地,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为充电电池和type-c充电口,所述充电电池和type-c充电口电连,所述type-c充电口与充电座上的适配口导通充电。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分别针对与微针上的光化治疗、加热循环、以及振动按摩等功能进行调控,通过不同的控制模块满足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下,可以对该模式的使用力度、强度进行自由调节,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化模块、加热模块、感应模块和振动模块,所述光化模块、加热模块、感应模块和振动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化模块包括光化led灯(4),所述光化led灯(4)分别为红光灯、蓝光灯和绿光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1)、led灯档位调节器和led灯开关;所述led灯档位调节器分别为红光档位调节器(5)、蓝光档位调节器(6)和绿光档位调节器(7),所述红光档位调节器(5)、蓝光档位调节器(6)和绿光档位调节器(7)分别与红光灯、蓝光灯和绿光灯电连;所述led灯开关分别为红光开关(8)、蓝光开关(9)和绿光开关(10),所述红光开关(8)、蓝光开关(9)和绿光开关(10)分别串联在档位调节器和光化led灯(4)的连接电路上,所述红光开关(8)、蓝光开关(9)和绿光开关(10)分别控制红光灯、蓝光灯和绿光灯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金属圈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金属圈的外表面与人体皮肤相接触,所述金属圈的内表面上设置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加热开关(11),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加热开关(11)与控制器(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压力传感器、红外测温测距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所述感应模块与控制器(1)电连并传递感应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块包括微针组件(12),所述微针组件(12)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述微针组件(12)与振动机构连接,所述振动机构与控制器(1)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带动微针组件(12)产生振动;所述振动机构与控制器(1)的连接电路上串联振动档位调节器(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为充电电池和type-c充电口,所述充电电池和type-c充电口电连,所述type-c充电口与充电座(18)上的适配口(17)导通充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微针的控制系统,包括光化模块、加热模块、感应模块和振动模块,所述光化模块、加热模块、感应模块和振动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所述光化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产生不同波长的治疗光;所述加热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产生热量;所述感应模块向控制模块传递是否已接触到人体皮肤的信号;所述振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产生不同幅值的振动。目的在于通过该控制系统,能够分别针对与微针上的光化治疗、加热循环、以及振动按摩等功能进行调控,从而满足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下,可以对该模式的使用力度、强度进行自由调节,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艺,张志玲,李敏,陈陆,郝明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俪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