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

文档序号:34907680发布日期:2023-07-27 19: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

本技术属于跌倒监测,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当今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可以预想的到在不久后的将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而这其中一部分的老人,将因为家庭子女繁忙或自身不想麻烦子女等种种原因住进养老院中颐养天年。

2、跌倒是指出现突发的、不自主一级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老人在外活动时,由于没有进行看护,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于老人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对老人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老年人跌倒后,及时发现并处理非常重要,若发现不及时,很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老人日常活动进行监测并判断,并对老人跌倒进行监测,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3、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对老人进行跌到监测时,采用了监测拐杖,当拐杖偏移到一定的角度时,拐杖会自动发老人的家人传送信息和拐杖自动发出报警声音,由于开关是手动的,当使用完拐杖后,会忘记对该设备进行关闭的问题,从而发出错误警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用来解决忘记对该设备进行关闭,发出错误警报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包括拐杖主体、电路主板和电源,所述拐杖主体包括拐身和拐把,所述拐身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所述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电路主板和电源安装于拐把内,所述电路主板包括信号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gprs数据传输模块、gps定位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二拐身靠近拐把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关闭柱,所述拐把上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路主板和电源串联连接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一开关位于关闭柱正上方。

4、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簧和安装柱,所述第一拐身远离拐把一端的外壁径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外端螺接有丝圈,所述弹簧和安装柱位于安装槽内,所述弹簧一端顶靠在安装柱上,所述安装柱靠近弹簧的一端设有挡环,所述丝圈的内径尺寸小于挡环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拐身的外壁径向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这样的结构设计,弹簧紧顶安装柱,在弹簧的作用下,拐杖处于使用状态时,安装柱穿设在上方的第一通孔内形成固定,避免第一拐身滑动处出第二拐身外,拐杖使用完成后,拐杖处于收缩状态时,安装柱穿设在下方第一通孔内形成固定,关闭柱紧顶第一开关不易脱离。

5、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拐身的外壁轴向开设有长槽,所述第二拐身的外壁径向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螺接有螺钉,所述螺钉内端穿设在长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螺纹通孔与螺钉螺接固定,螺钉内端穿设在长槽内,使得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旋转限位,从而避免第一通孔与安装柱错位。

6、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拐身下端设有筒套,所述筒套的外壁径向设有若干支撑块。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拐杖的底部安装的若干支撑块,加大拐杖整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使用者跌倒的机率。

7、进一步限定,所述筒套外壁径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支撑块通过转动轴与筒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支撑块之间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拐身远离拐把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筒套的外壁径向开设若干通槽,所述通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之间连接有拉锁线,所述拉锁线绕设在滑轮上。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一拐身伸出第二拐身并被固定后,通过拉锁线对支撑块进行拉紧,克服弹性机构的弹力,使得支撑板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即可利用支撑块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减少使用者跌倒的机率的技术目的;使用完拐杖后,打开固定机构,推动第一拐身,第一拐身收缩在第二拐身内,再由固定机构对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再通过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之间连接有拉锁线,拉锁线对支撑块失去了拉力,再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对支撑块进行进行旋转,使得支撑块卡设在开口槽内,利用支撑块与筒套的转动连接,配合弹性机构,使得拐杖不使用时,可自动收入开口槽内,减少占地面积进行收纳,同时,还可以通过拉锁线对支撑块拉动的方式,使用状态将支撑块拉出来后,支撑块自动伸出,使用方便。

8、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机构为扭簧。这样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0、1、通过电路主板,使得家人或者老人现场周边的人,第一时间知道老人的危险,在停止使用拐杖后,再通过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的收缩,便于拐杖的收纳,同时,利用拐杖的收缩动作,关闭柱紧顶第一开关,使得电路回路断开,进而使得电路主板断电,避免忘记关闭开关发出错误警报。

11、2、第一拐身伸出第二拐身并被固定后,通过拉锁线对支撑块进行拉紧,克服弹性机构的弹力,使得支撑板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即可利用支撑块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减少使用者跌倒的机率的技术目的;使用完拐杖后,打开固定机构,推动第一拐身,第一拐身收缩在第二拐身内,再由固定机构对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再通过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之间连接有拉锁线,拉锁线对支撑块失去了拉力,再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对支撑块进行进行旋转,使得支撑块卡设在开口槽内,利用支撑块与筒套的转动连接,配合弹性机构,使得拐杖不使用时,可自动收入开口槽内,减少占地面积进行收纳,同时,还可以通过拉锁线对支撑块拉动的方式,使用状态将支撑块拉出来后,支撑块自动伸出,使用方便。

12、3、通过螺纹通孔与螺钉螺接固定,螺钉内端穿设在长槽内,使得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旋转限位,从而避免第一通孔与安装柱错位。



技术特征:

1.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拐杖主体、电路主板和电源,所述拐杖主体包括拐身和拐把(1),所述拐身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拐身(2)和第二拐身(20),所述第一拐身(2)和第二拐身(20)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电路主板和电源安装于拐把(1)内,所述电路主板包括信号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gprs数据传输模块、gps定位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二拐身(20)靠近拐把(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关闭柱(21),所述拐把(1)上设有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1),所述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1)、电路主板和电源串联连接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一开关(10)位于关闭柱(21)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簧(25)和安装柱(26),所述第一拐身(2)远离拐把(1)一端的外壁径向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安装槽(24)外端螺接有丝圈,所述弹簧(25)和安装柱(26)位于安装槽(24)内,所述弹簧(25)一端顶靠在安装柱(26)上,所述安装柱(26)靠近弹簧(25)的一端设有挡环(27),所述丝圈的内径尺寸小于挡环(27)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拐身(20)的外壁径向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拐身(2)的外壁轴向开设有长槽(22),所述第二拐身(20)的外壁径向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螺接有螺钉(23),所述螺钉(23)内端穿设在长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拐身(20)下端设有筒套(3),所述筒套(3)的外壁径向设有若干支撑块(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3)外壁径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槽(30),所述开口槽(30)内设有转动轴,所述支撑块(31)通过转动轴与筒套(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支撑块(31)之间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支撑块(31)上设有第一安装环(32),所述第一拐身(2)远离拐把(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环(33),所述筒套(3)的外壁径向开设若干通槽(34),所述通槽(34)内均转动安装有滑轮(35),所述第一安装环(32)和第二安装环(33)之间连接有拉锁线,所述拉锁线绕设在滑轮(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为扭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跌倒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跌倒监测拐杖,包括拐杖主体、电路主板和电源,所述拐杖主体包括拐身和拐把,所述拐身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所述第一拐身和第二拐身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电路主板和电源安装于拐把内,所述电路主板包括信号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GPRS数据传输模块、GPS定位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二拐身靠近拐把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关闭柱,所述拐把上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路主板和电源串联连接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一开关位于关闭柱正上方。其目的是:用来解决忘记对该设备进行关闭,发出错误警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