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和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0829发布日期:2023-05-17 19:3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和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内窥镜,涉及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和内窥镜。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摄像模组,因此其具有可视化功能。置管镜属于内窥镜的另一种用途,其目的在于将一根需置入到人体内的置入管快速插入至目标的位置。

2、现有技术中,置入管为具有一定挠度的管体,两端具有开口,其中一端置入到人体的目标位置,另一端置于体外,方便医护人员直接从位于置管外侧的端口往人体内注入流体,或者通过连接负压设备对人体内部的目标位置进行抽吸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然而,对于复杂的人体内部环境,尤其是经人体的自然腔道进入到人体内较深入的目标位置过程中,由于置入管本身不具备主动弯曲和可视化功能,一方面需要依托操作者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需要在患者周围配备相应的成像设备,比如ct机,来辅助操作者进行置入管的置入操作,直至将置入管插入至目标位置,该过程漫长,通常需要1-2小时,同时置入管插入过程中是通过抵靠人体的腔道壁面而实现转向,因此容易划伤人体的内部组织。

3、对于不同规格的置入管,需要适配不同尺寸的置管镜,才能使得置入管的顺利置入;因此,医院需要购买多种规格的置管镜。对于使用频次较低的置入管规格,导致与之匹配的置管镜使用频率低,而造成闲置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包括:

2、挠性管体,所述挠性管体外围设置有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可沿所述挠性管体的径向方向被压缩;

3、所述挠性管用于安装在内窥镜插入部的主动弯曲段外围,并且所述弹性支撑体用于填充至所述主动弯曲段与置入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4、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至少设置在所述挠性管体的远端周向上,以及所述挠性管体的近端周向上;并且

5、设置在远端周向与近端周向上的两弹性支撑体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主动弯曲段的长度适配。

6、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外周设置有螺旋凸起。

7、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在其径向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和凹陷部,所述突出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凹陷部的外周尺寸。

8、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和凹陷部沿所述挠性管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9、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为环形,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挠性管体的外周。

10、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为硅胶或者橡胶。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中间适配件,所述中间适配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的外围。

12、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支撑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形变,该形变用于紧密填充至置管的内壁与插入部的外部,使得二者之间的间隙被消除;因此当操作者驱动主动弯曲段弯曲时,弹性支撑体支撑在主动弯曲段的近端和远端,弯曲过程中并不需要克服间隙所带来的弯曲角度损失,即主动弯曲段弯曲,则适配于置管镜主动弯曲段外侧的置管同步且相同角度弯曲,从而克服了置管的弯曲范围受限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支撑体外周设置有螺旋凸起,螺旋凸起的顶部与两个螺旋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底部之间的高度可适应于不同规格的置管镜插入部和置管之间的匹配。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11)外周设置有螺旋凸起(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11)为环形,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挠性管体(13)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11)为硅胶或者橡胶。

8.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间适配件,所述中间适配件(1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32)的外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内窥镜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窥镜的中间适配件和内窥镜,包括:挠性管体,所述挠性管体外围设置有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可沿所述挠性管体的径向方向被压缩;所述挠性管用于安装在所述内窥镜的主动弯曲段外围,并且所述弹性支撑体用于抵接至置入管的内壁。弹性支撑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形变,该形变用于紧密填充至置管的内壁与插入部的外部,使得二者之间的间隙被消除;因此当操作者驱动主动弯曲段弯曲时,弹性支撑体支撑在主动弯曲段的近端和远端,弯曲过程中并不需要克服间隙所带来的弯曲角度损失,即主动弯曲段弯曲,则适配于置管镜主动弯曲段外侧的置管同步且相同角度弯曲,从而克服了置管的弯曲范围受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