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6841发布日期:2023-07-18 12: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是一种物理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1、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湿敷帮助降低体温,热的湿敷可退烧,湿敷可以用到酒精稀释液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2、公开号为cn209790150u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还包括转轴,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内部右端安装有蓄电池,固定底座顶端右侧安装有电机,电机右侧与装置本体内壁右侧面下部连接,电机包括电机轴,电机轴左端套接在主动轮轴心处,转轴右侧与装置本体内壁右侧面中部连接,转轴中部套接在从动轮轴心处,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转轴中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装置,转轴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左端中部并与套筒中部套接,套筒左侧设置有锁紧部件,套筒外壁表面安装有多组扇叶。

3、但是,该装置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发烧期间身体的体温会升高,所以毛孔为了散热,会出现张大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吹风,风寒气很容易顺着毛孔进入体内,导致受寒的现象发生,还容易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的后果,且在发烧进行物理降温时,水泵不能更好的实现间歇式喷雾进行物理降温,若利用水泵进行抽水喷雾会使患者长期处在湿润冰冷的环境中,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为此,提出一种物理降温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液管,所述储液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量组件,所述储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控量组件包括于储液箱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

3、优选的,所述控量组件还包括与储液箱内底壁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

4、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与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5、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贯穿斜板的上表面。

6、优选的,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表面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管,多个所述喷雾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多个所述喷雾管的表面套设有滑筒,多个所述滑筒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扣。

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物理降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9、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转盘,转盘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进而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独立控制,实现间歇式出水,并且可以根据更换圆筒的大小来控制一次性喷雾的量,通过设置的多个喷雾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对各个部位同时并精准的进行物理降温,通过滑筒、卡扣和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对雾化喷头进行固定,解决了在发烧进行物理降温时,水泵不能更好的实现间歇式喷雾进行物理降温,若利用水泵进行抽水喷雾会使患者长期处在湿润冰冷的环境中,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组件(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箱(4),所述储液箱(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液管(6),所述储液箱(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量组件(7),所述储液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8),所述控量组件(7)包括于储液箱(4)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减震座(701),所述减震座(7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02),所述电机(7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03),所述转盘(7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04),所述第一转动杆(7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7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量组件(7)还包括与储液箱(4)内底壁固定连接的支撑块(707),所述支撑块(70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708),所述第二转动杆(7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7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709),所述活塞(709)的一端与连接座(70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708)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11)和出水管(7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7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712),所述进水管(7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713),所述进水管(711)的顶端贯穿斜板(8)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3)包括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301),多个所述支撑杆(30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02)和第二连接杆(303),所述储液箱(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管(304),所述分流管(304)的表面与出水管(710)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管(305),多个所述喷雾管(30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306),多个所述喷雾管(305)的表面套设有滑筒(307),多个所述滑筒(30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扣(30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物理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喷雾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液管,所述储液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控量组件,所述储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转盘,转盘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进而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独立控制,实现间歇式出水,并且可以根据更换圆筒的大小来控制一次性喷雾的量,通过设置的多个喷雾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对各个部位同时并精准的进行物理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余翔,丁义斌,梁小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