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4127发布日期:2023-05-11 09:4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b超探头防交叉感染领域,具体为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


背景技术:

1、超声探查是目前常规的一种辅助诊疗方式,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将耦合剂涂抹至b超探头处,再将b探头贴合于检查部位的皮肤表面为患者进行探查,使用结束时通常用纸巾简单擦拭探头,拭去残留的耦合剂后再重新涂抹耦合剂,为下一位患者进行探查,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目前,每日行超声探查的患者数量大,若为了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则探头用完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且耦合剂本身就比较粘稠,清洗较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既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包括柄部和感应部分的头部,所述柄部的左右两端靠近头部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壳体,且头部上套接有能够左右移动的透明的隔离膜。隔离膜为一次性,用过后移动走,保证每个患者用的都是新的一部分。

3、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隔离膜穿过的开口,还包括对隔离膜进行释放和卷绕的传动机构以及将收纳后的隔离膜上的耦合剂抽走的分离机构。传动机构,将用过的隔离膜卷绕,另一侧则释放,实现不断的更换。

4、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将隔离膜两端卷绕的卷筒,且卷筒的内腔截面呈方形,所述壳体的内腔后壁固定有向前的供卷筒套上的转轴,且左侧的转轴的后端穿出壳体后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开关连接到头部内的供电线路,且卷筒的前端开口后连接有方便更换隔离膜的盖体,所述开关安装在柄部上。盖体与壳体之间过盈配合,实现固定。

5、优选的,所述隔离膜的截面呈方便包裹头部的“c”型。这样前后侧也能防护,避免沾到耦合剂。

6、优选的,所述开关为常闭式开关。按压通电,松开口关闭,随着卷绕时间增加,左侧卷筒上的隔离膜越来越厚,电动结合手动控制,方便控制移动距离。

7、优选的,右侧卷筒的后端固定有抵在壳体内腔后壁上的弹性的橡胶圈。增加摩擦力,避免右侧的卷筒随意旋转,保证隔离膜贴合头部。

8、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安装在左侧壳体内的前后设置的转管,且转管上均匀开设有吸孔,所述转管抵在隔离膜上,且转管连接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负压机构。

9、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收集筒和安装在收集筒上的筒盖,所述导管穿过筒盖后插入到收集筒内,且筒盖上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电性连接开关,抽气泵使收集筒产生负压,从而通过导管和转管对,将用过的耦合剂吸走收集。

10、优选的,所述收集筒内设置有消毒液,且导管插入到消毒液内,可以为含氯消毒水。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后壁固定有供转管套上的支撑管,且支撑管穿过壳体后与导管连接,转管能够绕着支撑管旋转。转管的旋转,能够不断接触吸孔,去除耦合剂的效果更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打开盖体,将卷筒套在转轴上,隔离膜套在头部上,在隔离膜上涂抹耦合剂,这样避免了耦合剂接触头部,下一个患者使用时,按下开关,电机带动左侧的转轴旋转,从而使卷筒卷绕用过的隔离膜,新的隔离膜从右侧的卷筒上释放,这样避免了不同患者之间相互感染,接触的都是新的隔离膜,直接卷绕,无需更换,更省事;

14、2、开关通电时,抽气泵工作,通过转管,将耦合剂抽进收集筒内,进行收集;

15、3、转管能够在隔离膜的带动下旋转,耦合剂抽取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包括柄部(1)和感应部分的头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1)的左右两端靠近头部(11)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壳体(2),且头部(11)上套接有能够左右移动的透明的隔离膜(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将隔离膜(21)两端卷绕的卷筒(22),且卷筒(22)的内腔截面呈方形,所述壳体(2)的内腔后壁固定有向前的供卷筒(22)套上的转轴(23),且左侧的转轴(23)的后端穿出壳体(2)后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通过开关(25)连接到头部(11)内的供电线路,且卷筒(22)的前端开口后连接有方便更换隔离膜(21)的盖体(26),所述开关(25)安装在柄部(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21)的截面呈方便包裹头部(11)的“c”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25)为常闭式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右侧卷筒(22)的后端固定有抵在壳体(2)内腔后壁上的弹性的橡胶圈(2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安装在左侧壳体(2)内的前后设置的转管(3),且转管(3)上均匀开设有吸孔,所述转管(3)抵在隔离膜(21)上,且转管(3)连接导管(31),所述导管(31)连接有负压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收集筒(32)和安装在收集筒(32)上的筒盖(33),所述导管(31)穿过筒盖(33)后插入到收集筒(32)内,且筒盖(33)上连接有抽气泵(34),抽气泵(34)电性连接开关(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32)内设置有消毒液(35),且导管(31)插入到消毒液(35)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腔后壁固定有供转管(3)套上的支撑管(36),且支撑管(36)穿过壳体(2)后与导管(31)连接,转管(3)能够绕着支撑管(36)旋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自动换膜B超探头,包括柄部和感应部分的头部,所述柄部的左右两端靠近头部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壳体,且头部上套接有能够左右移动的透明的隔离膜。隔离膜为一次性,用过后移动走,保证每个患者用的都是新的一部分。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隔离膜穿过的开口,还包括对隔离膜进行释放和卷绕的传动机构以及将收纳后的隔离膜上的耦合剂抽走的分离机构。传动机构,将用过的隔离膜卷绕,另一侧则释放,实现不断的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顾梦倩,黄怡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