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药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3293发布日期:2023-06-01 18: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足底药敷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足底药敷袋。


背景技术:

1、中医理论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点,也是足三阳经的终点,足部受药后通过三阴三阳传入相应脏腑,因此自古有热敷足底治疗疾病的传统。

2、例如在临床上利用吴茱萸对足底热敷,现时通常是由护士或护工用布料简单缝制为长方形布袋,然后将吴茱萸和粗盐按照1比1的比例混合填充于布袋内,对布袋封口后,再放置于病人足底部。药效通过热力经足底传入脏腑,达到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3、然而,上述制作的吴茱萸足底热敷袋存在以下缺点:受限于护士与护工缝制技术,使得缝制出来的热敷袋美观度不够,并且质量较差、容易破损,经常会出现吴茱萸漏到床上、污染环境的问题,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如需要保持热敷袋相对固定于足底,则需要利用绑绳等工具将热敷袋绑紧固定于足底上,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容易出现热敷袋移位脱出的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足底药敷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足底药敷袋,包括:袋体,其顶部一侧设置有上开口,所述袋体的底侧设置有下开口,所述袋体内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可将所述袋体内部由上至下分隔成穿着腔与填充腔;收紧部,其连接于所述袋体顶侧,所述收紧部可扩大或缩小所述上开口;开关部,其连接于所述袋体的底侧,所述开关部可打开或关闭所述下开口。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前,利用开关部打开下开口,然后将药料填充于填充腔内,填充完成后再利用开关部关闭下开口,使用时,病患者将足部从袋体的上开口伸入至袋体内,隔层可避免药料直接接触病患者的足底,提供分隔保护作用,然后利用收紧部缩小收紧上开口,使得袋体相对固定于病患者足部,如此提供规整的结构以供入药并对足底热敷,可更好地保持药料对病患者的足底持续作用,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提高使用体验。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位于所述上开口的边缘围设形成有穿绳通道,所述穿绳通道环绕所述上开口的边缘延伸,所述收紧部包括位于所述穿绳通道内的收紧绳,所述收紧绳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穿绳通道的两端。收紧绳可在穿绳通道内沿着穿绳通道的延伸方向来回活动,当需要对上开口收紧时,将袋体位于穿绳通道的端部位置沿着收紧绳推向收紧绳的中部,使得上开口的尺寸收紧并贴合至病患者的体表位置,然后将收紧绳的两端相互系紧,以使得袋体的上开口相对固定于病患者的足部位置,当需要松开时,解开收紧绳,将袋体位于穿绳通道的端部位置沿着收紧绳推向收紧绳的端部,使得袋体的上开口位置展开即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紧绳为弹性材质。弹性的收紧绳绑紧于病患者的足部后,其产生的弹性形变使得袋体的上开口位置更贴紧固定于病患者的足部,提高固定效果。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部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开口边缘的拉链。通过对拉链的开关,可对袋体底侧的下开口打开或关闭,使用更加便捷。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着腔内位于所述隔层的顶侧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可对病患者的足底提供缓冲保护作用,降低了病患者的足底上产生压疮和烫伤的可能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垫上排列有多个气孔。药料的热量可穿过隔层后向上透过气孔,再作用于病患者的足底,有利于将药料的热量向上导向并释放,提高治疗效果。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开口相对位于所述袋体的后侧,所述袋体底部的左前侧与右前侧均连接有绑带。病患者将足部穿入穿着腔后,可将袋体底部左前侧的绑带与袋体底部右前侧的绑带向上提拉并相互靠近、绑紧,从而将袋体的前侧位置相对固定于病患者的足部前侧,进一步提高将袋体相对固定于病患者足部的效果。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绑带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条。位于袋体底部左前侧与位于袋体底部右前侧相互正对的两个绑带为一组,一组绑带可加紧将袋体固定于病患者的脚趾端位置,一组绑带可加紧将袋体固定于病患者的足背位置,进一步提高将袋体相对固定于病患者足部的效果。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绑带的宽度不少于3厘米。绑带具有较宽的尺寸,在对病患者的足部压紧时可增大其受力面积,减少绑带对皮肤的压力,从而降低病患者足部产生压疮的风险。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的顶部后侧向上延伸并形成筒形段,所述上开口位于所述筒形段的顶端。筒形段可增加对病患者足部脚踝位置的贴紧,此时可将上开口固定于病患者足部的脚踝上方,使得袋体不容易滑脱出病患者足部,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0)位于所述上开口(110)的边缘围设形成有穿绳通道,所述穿绳通道环绕所述上开口(110)的边缘延伸,所述收紧部包括位于所述穿绳通道内的收紧绳(200),所述收紧绳(200)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穿绳通道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绳(200)为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开口边缘的拉链(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着腔(130)内位于所述隔层(120)的顶侧设置有缓冲垫(4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400)上排列有多个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110)相对位于所述袋体(100)的后侧,所述袋体(100)底部的左前侧与右前侧均连接有绑带(5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00)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00)的宽度不少于3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药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0)的顶部后侧向上延伸并形成筒形段,所述上开口(110)位于所述筒形段的顶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足底药敷袋,包括:袋体,其顶部一侧设置有上开口,所述袋体的底侧设置有下开口,所述袋体内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可将所述袋体内部由上至下分隔成穿着腔与填充腔;收紧部,其连接于所述袋体顶侧,所述收紧部可扩大或缩小所述上开口;开关部,其连接于所述袋体的底侧,所述开关部可打开或关闭所述下开口,本技术提供规整的结构以供入药并对足底热敷,可更好地保持药料对病患者的足底持续作用,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鲁锦胜,李淑芳,周建仪,曾奕云,李嘉仪,李丹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